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自城市形成之日起就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只是那时城市发展速度十分缓慢。城市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 ,由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 ,由农业经济转变为城市经济的现象和过程。城市化进程有快有慢 ,城市化水平有高有低。自工业革命后 ,城市大规模扩展 ,城市化速度加快 ,开始了世界城市化浪潮。在对城市化的研究中 ,最常见的是“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化速度” ,二者是如何定义及量测的呢 ?一、城市化水平及其量测城市化水平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发展的高低程度。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城市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部开发中,城市已成为开发和建设的重点,城市化是西部开发的主要切入点。西部城市化发展主要存在城市化水平低,质量差;城市数目较少,密度较低;城市规模较小,职能单一;城市体系不够完整,中心城市辐射作用不强以及城市地域分布极不平衡。西部地区目前正处于城市化缓慢发展阶段的后期,即将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西部的城市化发展应采取合理发展大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走多元化、集群化、可持续性的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变革的重要过程,是一个世界的普遍现象,它主要表现在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或称非农业人口),由分散的乡村居住地向城市或城镇集中,并且伴随着城乡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方式改变的过程。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化发展的结果。无论社会发展阶段和政治制度如何,城市化总是客观存在,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明显加快的,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也应该研究和加快城市化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与居民社会公德的养成李庚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我国国民经济获得高速发展。一个明显标志是,我国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像许多发达国家所经历的那样,我国进入了城市化过程。但我国的城市化来势迅猛,发展很不均...  相似文献   

5.
1.城市化和工业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城市文明向农村扩散的过程。城市人口比重是衡量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而综合城市化水平还包括经济、社会、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十五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一系列战略性的重要举措“千方百计遏制日益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推进城市化战略。从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情况看,城市化决不是简单地把农村变成城市,把农民变成城市居民,而是在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同时,努力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使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物质文化生活以及农民的文化教育程度,达到城市的水平。因为人口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城市发展的空间和规模限度,因此,城市化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人口的聚集,还包括人口素质的不断提升,而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途径,因而无庸质疑,城市化和教育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诸多的教育形式之中,笔者认为社区教育是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中最适用、最需要的形式。  相似文献   

7.
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和基本国情来看,“点轴”开发模式是区域经济发展垢最佳选择。落后地区的开发是一个工业化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城市化过程,因此,走城市化道路,加速城市经济发展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新疆如何实施点轴开发战略:1、以新亚欧大陆桥及沿线的中心城市为依托,点轴结合形成城市经济带,重点是发展天山北坡城市经济;2、走特大型、大中小型城市和小城镇相结合的城市体系发展道路;3、要沿铁路线、输气管道线、边境线,分层次进行城市布局;4、城市作为国有资产,也必须保值增值,其生态环保投资也是经济投资,城市建设要有各自的独特形象和民族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8.
科学地估价标定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再深入地剖析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因素是制定区域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统计指标法是标定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从我国实际上看,由于统计口径的多次变更调整,致使城市化水平指标也存在着很大出人,并且缺乏连续性,可比性。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边境省份,它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其意义十分重大。为此目前我们姑且采用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对黑龙江省城市化水平进行一下估价分析,以期对黑龙江省城市化进程有一个比较科学而又客观的认识,为该省制定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参考。一、城市化水平指…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是近代以来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脱离传统而进入现代社会的必然进程。城市化发展程度也是衡量一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一、关于城市化的几个基本问题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是一个含义广泛的变化过程。国际学术界对城市化的研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由于各个学科对城市化有不同的理解,分别对城市化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其中,人类学认为城市化意味着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即由乡村生活转为城市生活方式;经济学认为城市是人类从事非农生产活动的中心,城市化是指农业活动向非农生产活动的转换过…  相似文献   

10.
罗马帝国初期,城市化迅速发展是一个引人注意的现象,在落后的高卢、日尔曼等行省城市不断涌现,在曾经繁荣的希腊、北非行省城市得到普遍恢复。罗马帝国初期的城市化是适应帝国初期新的政治形势,在罗马中央政府、特别是元首的提倡和推动下展开的。迅速涌现的城市为罗马帝国创建新的行政管理体制提供了条件。本拟对帝国初期的城市管理模式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漫谈     
第六届世界大城市首脑(市长) 会议将于9月底在北京举行。会议将 围绕“21世纪城市发展与协作”等议题展开讨论。城市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它是生产力发展和工业化水平提高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 展,全球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世界上的主要城市地带都是全球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城市无疑在人类的社会及经济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具体讲、“城市化”指的是农村地域向城市转化,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即城市的产生和扩大的过程。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城市人口比率的增加。1920年,全世…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聚集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社会历史进程。这种进程标志着一个国家、一定地域现代明的历史性变化。21世纪是城市经济的世纪,大城市圈之间的竞争和协作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新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我国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教学设计(一)[教材版本]本文属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教学内容分析]人口从乡村迁移至城市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如迁移方向相反,则为逆城市化。城市化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城市等级的提升过程和一个区域内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一、城市化、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
  城市化又叫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具体分析,城市化包涵两层含义:其一,城市化是一个人口集中的过程,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致使城市人口总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镇数量增加,城镇密度加大,每个城镇的规模扩大,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增加是城市化最为重要的衡量指标;其二,城市化是一个地域的转换过程,城市的建设用地扩展,城市用地功能进一步分化,土地景观发生很大变化。除此之外,中图版、湘教版的教材中也把产业结构的转变,即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变看作是城市化的另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互动共促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孤立地研究城市化或是城市现代化的献很多,但对两的关系研究还很不够.本从新的视拓展了城市化的内涵,揭示了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互动共促关系,指出两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城市现代化是城市化的最终目标和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以来,河北省人口城市化速度较快,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偏低,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在城市规模方面,河北省城市首位度较低,省会城市规模较小,但城市市区人口密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发展受到空间限制,在未来发展中,应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城市化速度、就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水平等矛盾,加速人口城市化进程,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如何正确处理城市与农村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城市化包括有形城市化(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和无形城市化(城市文明对农村的扩散和辐射)。只有把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协调起来,城市化才能健康发展。也就是说,城市化应当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城市化,新农村应当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农村。只有动态地把握好城市与乡村的关系,把城市与乡村一起纳入城市化轨道,才符合本源意义上的城市化含义,才能推进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8.
“城市”几乎成了时下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城市象征机会、象征现代生活、提供财富和成功希望;城市同时隐藏危机,显露奢华糜费,引人焦灼浮躁;城市给我们带来麻烦。中国人刚刚过上我们憧憬已久的好日子,城市化就这样扑面而来,将更多的人毫无准备地紧紧包围。因此,我们最关心的是,如果城市化的浪潮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话,我们怎样做,才能从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利益,并且成功地绕开陷阱和漩涡。从这个意义上说,吴良镛先生的话颇有见地。他指出,我们住在城市,生活在城市,工作在城市里头,偏偏最不理解它。这里所说的理解,不是一般意义的知道、了解或认识,而是把城市作为一个具有时空延展性的整体,作为一个有生命的历史过程。作为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作为一门科学来探索研究。因此,  相似文献   

19.
外部性产生了产业集聚的主要向心力,技术外部性和货币外部性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又是产业集群的重要结果,外部性、产业集群从聚集生产要素与产业方面共同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产业集群为城市化集聚生产要素与产业,通过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和推动城市化进程;而城市化给产业集群带来巨大的社会需求,为产业集群带来不断的要素与产业转移。可以说,城市化的本质是产业集聚,城市化的发展主要是产业集群的发展。只有将产业集群纳入城市发展的总体框架,在空间上围绕城市或城区而展开,才能更有效地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更多地以近域推进的方式加快城市的发育和城市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释义     
21世纪是“城市世纪”。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成正比,呈现高速发展趋势。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文明标志及创新的载体,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信息中心,具有集聚、规模和辐射等功能效应。2000余年来,城市内涵随历史发展不断丰富。城市化一词的出现至今也有百余年历史,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理解不同。其实质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受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多变的软硬件系统化过程,是从传统向现代全面转型和变迁过程。不仅是农业人口向非农、并向城镇的聚集,而且是城镇在空间数量、区域规模、功能作用诸方面的扩大,以及城市经济关系、居民生活方式改变的过程。城市化与城镇化、农村城市化、农村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等相关新概念有所区别。从区位论、结构论、人口迁移论、非均衡增长论到生态学派论,从梯度推移、增长极与地域生产综合论到产业集群论的演进,体现了城市化发展理论的深化。不同学者对城市化动力机制认识不同,但在“推拉”机制上形成共识。不同阶段和同一发展阶段的不同地区,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相异,而其相同点包括:农业工业化推动、比较利益驱动、农业剩余贡献和制度变迁促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