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据统计法对第28届奥运会篮球比赛中国男篮后卫与赛队后卫在进攻和防守的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后卫运动员得分能力不强,导致了进攻能力的下降,防守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不够;应加快优秀后卫运动员的培养,相应地提高后卫运动员的攻击意识和攻击能力,提高防守技战术变化的协同性.  相似文献   

2.
在散打竞赛过程中技战术行动分类的基础上,运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等,对2010年全国男子武术散打锦标赛前8强和每个级别首轮被淘汰的运动员竞赛中攻守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优秀散打运动员不同技战术使用较均衡,运用技战术手段掌握较全面,表现出竞赛中技战术意识明确,实现技战术手段使用丰富、合理的特征。在不同级别优秀运动员中,中级别运动员在抢攻技战术运用能力上强于大级别与小级别运动员;小级别运动员在防守反击技战术运用能力上强于中级别与大级别运动员。提出在今后的训练中,小级别运动员应加强抢攻技战术训练,大级别运动员应加强防守反击技战术训练,并把全面掌握抢攻与防反技战术手段训练贯穿于训练全过程。  相似文献   

3.
世界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竞技特征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现场观摩、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世界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基本竞技特征。研究表明,2006年世界女子摔跤锦标赛各级别前3名运动员平均年龄为24岁,训练年限在11年以上;从2005年和2006年的技战术能力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新规则实施以后,世界各队的技战术能力呈下降趋势,但日本队对规则研究透明,适应能力更强,表现出较高的技战术水平;优秀运动员整体进攻能力强劲,技战术运用呈现男性化、力量化特点。中小级别的比赛攻防节奏快、回合多,而大级别的比赛则高级技术动作和大幅度动作运用较多。  相似文献   

4.
跆拳道比赛随着竞赛规则的修订而日趋激烈,高得分的设置增加了比分落后运动员追分的可能性,前2局比分落后并在第3局能够成功追分的跆拳道运动员在技战术的应用上具有特点。使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专家访谈等科研方法对2013—2014年跆拳道国际比赛中10场第3局成功完成追分的典型战例中追分运动员的技战术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其在该阶段技战术的应用特征。结果发现:(1)优秀跆拳道运动员在比分落后的追分阶段能够保持不减弱击腹技术的基础上增加高位击头技术的使用,并做到虚实有序地运用多种进攻技术;(2)战术安排合理且目的明确,加强直接进攻和连续进攻的应用并配合间接进攻起到了不错的效果;(3)对自己体能状况有着充分的认识,能够合理安排对抗和非对抗时间的转换,以获得体能的有效调节。技战术和体能的准确掌控推动着优秀跆拳道运动员在比赛第3局成功追分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排球技战术意识是一名排球运动员掌握了一定的排球技战术水平后,“会与不会打球”的关键.本文试从实践与理论结合的角度,从发、接、拦、防、进攻、二传六个方面对其技战术意识的实际运用提供一定层面的阐述,为培养运动员的技战术意识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佩剑技战术分析与实力评估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佩剑比赛技战术分析与评估系统的设计思想、功能结构和应用特点。该系统采用C Builder SQL数据库,在Winxp系统下开发设计,具有界面简单、操作方便、统计结果直观形象等特点。应用该系统对我国优秀女子佩剑运动员谭雪进行技战术分析,表明:谭雪的进攻技术和准备动作上的进攻技术为优秀;防守技术为良好;反攻技术为合格。  相似文献   

7.
为了全面系统认识目前直板打法新的技战术与发展趋势,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三段指标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三位最具代表性的优秀直板运动员马琳、王皓、柳承敏共计6场比赛进行研究,对其技战术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名优秀直板运动员各有不同的技战术打法特点,各有各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前三板的得分上,但相持段是直板运动员打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丁伟  林晓玉 《精武》2013,(19):39-4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统计法和乒乓球技战术数据统计法等,对世界优秀乒乓球男子运动员处理关键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进入关键球阶段,运动员发球时加强了上旋球的使用机率;在击球落点的运用上,发球和第三板主要注重左路的运用,而在第五板及以后落点运用相对灵活多变,胜方运动员在主动进攻时,进攻技术运用的比例呈现出波浪状,关键时刻胜方和负方在接发球时,对于落点,线路和技术类型的运用没有大的差异;暂停作为技战术的一部分,暂停时机的运用时于运动员比赛胜负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拳击的高速发展,对拳击运动员的技术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更加的完善比赛选手技战术水平,熟练掌握正反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录像分析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拳击冠军邹市明比赛中正反架灵活转换时进攻、防守、游击、反击、迎击技战术实效性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在比赛中在进攻端,灵活的转换正反架能更好地取得进攻的先机,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在防守端,更加灵活脚下的步法,第一时间做好撤步、躲避对方进攻;正反架灵活转换能迷惑对手乘机找到空隙,更有效地进行防守反击和迎击得分.因此拳击运动员熟练掌握和灵活转换正反架丰富比赛技战术运用多样化值得广大教练员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前三板技战术的运用进行研究,并与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发球、接发球和发球抢攻的技战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打法类型和前三板的技术风格与世界优秀男子运动员趋于一致,并具有明显的男性化特征,但在发球旋转与落点、接发球技术和发球抢攻等具体的技战术运用方面仍存在战术和意识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11.
对当今世界男子佩剑技、战术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技术统计与观察的方法 ,对世界优秀男子佩剑运动员比赛中技、战术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进攻成为主要得分手段 ;对攻战术变化主宰整个比赛 ;攻击点多 ,新技术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2.
归纳、筛选女子花剑团体比赛中主要的得分技术指标,统计分析运动员的得分技术动作,了解重点运动员的作战风格,引导运动员全面掌握得分技术,同时发挥技术特长,提出实战中应根据双方的技术和体能特点进行技战术安排等观点,为把握项目的技战术特点和针对性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序列模式挖掘在乒乓球比赛技战术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世界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比赛的技战术统计资料为数据挖掘对象,采用技战术描述方法,利用智能数据采集软件对比赛技战术数据进行采集,对初采数据根据实战需要进行二次处理,尽可能使二次处理后的技战术指标能充分反映运动员的比赛状况。结果显示:利用序列模式挖掘的AprioriAll算法,挖掘高于用户指定阈值的最大致胜技战术序列,能清晰反映运动员得失分的连续击球技战术状态。  相似文献   

14.
短距离速滑技战术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深刻认识短距离速滑技战术特征是项目制胜的关键所在,对探寻训练规律、改革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效益和科学安排负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采用文献资料法、图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短距离速滑技战术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基本规范的技术基础上,因个人特点的不同,每个运动员的滑行技术表现出较明显的个体差异性;战术实施应针对自己和对手的情况以及比赛环境的变化灵活地安排。  相似文献   

15.
全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是中国篮球最高级别的比赛,中宇男篮作为一支CBA新军,在经历了两个赛季后,队伍有所调整,主力阵容重新组合,技战术风格随之改变。文章运用统计分析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宇男篮主场比赛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技战术指标的分析,旨在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提高山西中宇的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16.
运用数理统计法,通过与陶菲克、盖德、黄综翰、鲍春来的身体素质与技术的对比分析。结合夏煊泽体能、训练状况,勾画夏煊泽羽毛球技战术特征,为热爱、关心、支持中国羽毛球运动的人们提供相关的理性资料。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湖北队在2011年甲级联赛中比赛情况的分析,结合队伍所有场次的技术统计数据,根据运动员的个人特点、队伍自身的技战术传统以及2011年我国足球甲级联赛的具体情况,对湖北队在本年度所表现出来的攻防特点进行分析研究。以期能总结湖北队的技战术特点规律,希望能为湖北职业足球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法国网球公开赛上李娜获得亚洲历史上首个大满贯冠军。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李娜参加本届法网的全部单打比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李娜体能保持良好、心理稳定自信、技战术优秀合理;技术统计中一发得分、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破发机会、破发次数、制胜分及总得分均优于对手,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这是李娜获得比赛胜利的关键因素;发球速度与欧美等运动员差距明显。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三段指标评估法,对马琳和波尔在德国公开赛半决赛中各项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他们在发抢段、接抢断和相持段的技战术运用特点,找出各自的打法优势和不足之处,为我国直拍选手对战国外优秀横拍选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我国97—98年度甲A女排联赛八一女排主场七轮十四场比赛的临场技术统计,定量分析了我国甲A女排各队场比赛技术负荷特征,为我国甲级女排技战术训练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