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香港、澳门的歌咏,是以往诗人所少见的。 6、写香港澳门。 魏源对于被英帝国主义占领下的资本主义香港等地方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他于1848年(清道光二十八年)55岁时只身自费南游至香港,写下了《香港岛观海市歌》,还到了澳门写了《澳门花园听夷女洋琴歌》等。他以开放的眼光而不是以天朝自尊的心来看待这些地  相似文献   

2.
魏源的《诗古微》是清代今文学派的一部重要著作。他在前人对于三家诗佚文、遗说的搜辑、考订的基础上,论述了三家诗和《毛诗》的异同,发挥三家诗的微言大义。《诗古微》刊行后,历来为治经学者所重视。尽管由于门户之见,诸家对手《诗古微》的褒贬不一,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他们都认为魏源作《诗古微》是专主《齐》、《鲁》、《韩》三家诗而排斥《毛诗》。例如:梁启超谓魏源“《诗》主《齐》、《鲁》、《韩》”“而排斥毛、郑不遗余力。”(《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刘师培谓“魏源作《诗古微》,斥《毛诗》而宗三家诗”。”(《经学教科书》)章太炎谓“魏源作《诗古微》,全主三家”。(《经学略说》)马宗霍谓魏源“说《诗》斥《毛传》,宗三家”。(《中国经学史》)周予同谓魏源“著《诗古微》,攻击《毛传》及大、小《序》,而专主《齐》、《鲁》、《韩》三家”。(《经今古文学》) 笔者近年来对于魏源的生平、思想及《诗古微》作了一些研究,认为上述观点失之偏颇,似乎还有商榷的余地。本文拟初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并祈学者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3.
魏源的《诗古微》是清代今文学派的一部重要著作。他在前人对于三家诗佚文、遗说的搜辑、考订的基础上,论述了三家诗和《毛诗》的异同,发挥三家诗的微言大义。《诗古微》刊行后,历来为治经学者所重视。尽管由于门户之见,诸家对于《诗古微》的褒贬不一,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他们都认为魏源作《诗古微》是专主《齐》、《鲁》、《韩》三家诗而排斥《毛诗》。例如:梁启超谓魏源“《诗》主《齐》、《鲁》、(韩》”“而排斥毛、郑不遗余力。”(《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刘师培谓“魏源作《诗古微》,斥《毛诗》而宗三家诗”。(《经学教科书》)章太炎谓“魏源作《诗古微》,全主三家”。(《经学略说》)马宗霍谓魏源“说《诗》斥《毛传》,宗三家”。(《中国经学史》)周予同谓魏源“著《诗古微》,攻击《毛传》及大、个《序》,而专主《齐》、《鲁》、《韩》三家”。(《经今古文学》) 笔者近年来对于魏源的生平、思想及《诗古微》作了一些研究,认为上述观点失之偏颇,似乎还有商榷的余地.本文拟初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并祈学者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4.
学术界一致认为,魏源治经好求圣人的微言大义,其著《诗古微》主要目的在于阐发三家诗所蕴含的《春秋》微言大义,抒发自己的政治思想。魏源《诗古微》对《春秋》微言大义的阐扬,主要体现在发掘《诗经》四始的微言大义;调整十五国《国风》的次第,从而阐扬《春秋》尊王大义;发掘《诗经》当中的"夷夏之辨"思想。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清代湖南资江流域的土地上,先后产生过陶澍、魏源、胡林翼、蔡锷等叱咤风云的杰出人物,而其中的魏源更是开启近代,打破封闭状态,支配国民心理长达个多世纪,且集思想家、史学家、改革家与爱国诗人于一身的"无双国士"。魏源一生留给我们的著作很多,有《古微堂内外集》、《古微堂诗集》、《圣武记》、《海国图志》、《诗古微》、《书古微》和《元史新编》等,内容涉及哲学、经学、史学、地理学、文学以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各个领域。而且,他在各个领域都有出色的建树,代表着嘉道时期的最高水平,开创了中国近代史开端时期的一代风气。这是美丽的资水滋养出来的奇迹,也是邵阳和湖南人民历史上的骄傲。  相似文献   

6.
邵阳古称宝庆,世人俗称宝庆人为"宝古佬"。魏源是宝庆人,自然具有"宝古佬"的性格。文章从宝庆的地理环境、梅山文化、民俗民风等方面阐述了"宝古佬"精神的形成,进而论述了"宝古佬"精神对魏源的影响,以及魏源思想对"宝古佬"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7.
魏源《诗古微》自刊印以来,学者对其考据成就多所忽视,甚至持批评否定态度,本论文对《诗古微》的考据成就、方法与缺陷等问题加以分析探讨,认为《诗古微》确有考据失实之处,但也取得了诸多精审客观的成就,其学术价值不容抹杀,同时揭示了《诗古微》考据武断的学术根源,以期对此书的考据特色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魏源的生平,对《诗古微》的内容、学术渊源及其在经学史上的地位作了评论,并对《诗古微》的版本源流作了考证。  相似文献   

9.
课本第 10页录用了魏源的《海国图志》中的一句话 :“是书何以作 ?曰为以夷攻夷而作 ,为以夷款夷而作 ,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这段为人们所熟悉并经常引用的材料是何意 ?从史学界很多研究魏源的文章来看 ,大家较多地重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并一致认为这是魏源的核心思想 ,那么“以夷款夷”作何解释呢 ?课本同页下的注释是“以夷款夷 ,指用外国的礼仪接待外国”。此解释 ,我认为值得仔细商榷。第一 ,从上下文内容来看 ,魏源写《海国图志》的三个目的中 ,第一个“以夷攻夷”和第三个“师夷长技以制夷”都是打击外国侵略者 ,抵…  相似文献   

10.
魏源《诗古微》认为《毛诗》本无所谓序,今存《诗序》是卫宏依托毛公之义附益而成,故《诗序》有两个部分,一是合于《诗经》的毛公之义部分,一是在性质上完全与西汉四家诗背道而驰的卫宏附益部分。卫宏造《序》是《毛诗》本义不明的根源所在,而郑玄《毛诗笺》却多采卫宏的误说,孔疏又守郑笺之说,三者一脉相承,使西汉四家诗之义愈以晦涩。  相似文献   

11.
魏源是近代著名的思想家,也是清代著名的今文经学家。在经学方面,他著有《诗古徽》和《书古徽》。《诗古微》和《书古微》都以“古徽’为名,表明他对《诗经》和《书经》阐发的是古代今文经学家的微言大义.《诗古徽》是为了发挥西汉齐(辅固)、鲁(申公)、乾(韩婴)三家对于《诗经》的古义,而对于汉毛公《毛诗)和后汉卫宏《毛诗序》、马融《毛诗博》、郑玄《毛诗笺)有所訾议。《书古微》是为了阐发西汉伏生、欧阳、大小夏侯的古义,而批驳马融、郑玄古文经学“凿空无师傅”的“肥说”。两书的目的,都是为探讨西汉今文经师的师承与…  相似文献   

12.
魏源是19世纪中叶我国著名的学者和先进的思想家,他胸蓄千策,笔下万言,一生著述极丰,达700万字,主要有《魏源集》、《古微堂四书》、《书古微》、《诗古微》、《默觚》、《老子本义》、《皇朝经世文编》、《圣武记》、《道光洋艘征抚记》、《元史新编》等。其中,最著盛名者当推《海国图志》,是一部记载各国政治、历史、地理和科技的百科全书,集中反映了他  相似文献   

13.
魏源是我国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批先进人物,他一生硕果累累。在哲学、文学、地理和方志很多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身为湘西人,魏源与现代意义上的湘西有着不解之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魏源是现代意义上的湘西人;他的《圣武记》卷七对现代意义上湘西的乾嘉苗民起义进行了具体的载述,为清中叶划分提供了充分的史料依据;审定刊校了道光本的《凤凰厅志》。  相似文献   

14.
魏源在征引《瀛环志略》一书的内容时,为何要将徐继畲多处记述和颂扬华盛顿的文字删而不录,是史学界颇为费解而至今没有解决的问题。文章从《海国图志.后序》入手,发现魏源是以高理文的《合省国志》作为最可靠的资料来介绍美国情况的。进而通过比较发现,徐氏在“志略”一书中对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和美国民主政制创建过程中的活动和作用的介绍评价与《合省国志》有很大程度的出入,读者从中获得的认识也就大不相同。文章认为,魏源为了保证所辑资料叙事和观点的基本一致,不得不将徐书中颂扬华盛顿的文字舍去。此外,魏源以《合省国志》为本极力推崇美利坚民族而较少推崇华盛顿个人,更有其深刻的思想动因。  相似文献   

15.
1848年,即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的第六年,丁母忧的原江苏东台县知县魏源访问了澳门、香港。这也是我国近代历史中大陆地方官员首次访问港、澳。①说起魏源(17941857)人们可能还较陌生,而若说起龚自珍(179-1841)人们可能很熟悉,龚自珍以一首《九州生气情风雷》诗而使今日每一位中学生不能忘记这位清代中后期的大文学家、大诗人、大思想家。事实上,魏源与龚自珍是最亲密的朋友,两人之间的友谊几乎就象恩格斯和马克思当年所结下的友谊一样亲密无间,心0相印。魏源比龚自珍小两岁,巧得很,恩格斯(1820-1895)也小马克思(1818-18…  相似文献   

16.
通过考证认为,古《连山易》确实存在,贵州水书《连山易》是古《连山易》真迹,水书文字远早于甲骨文,湖南会同县的连山乡是连山易的发源地,连山易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农事历法;另外,对困扰学界的"易学谜团"给出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关于《诗比兴笺》一书的作者问题,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李瑚先生就曾作过考证和论说,论定此书实系魏源所作,是魏源“以笺古诗三百篇之法,笺汉魏唐之诗”的《诗古微》之继续,只是后来为陈沆之子“遂其孝思”,才假托陈沆所作、署名陈沆而刻印成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在1981年出版《诗比兴笺》时的《出版说明》则说;“《诗比兴笺》四卷,清陈沆撰。一说系邵阳魏源寓居陈沆家中时所作,用沆  相似文献   

18.
《易》与《中庸》是先秦思想文化的重要学术著作,它们既是古代哲人知慧的结晶,也是传统德性实践的箴言。魏源著述《庸易通义》,一方面,以《中庸》为立论观点,引证《易》学观点发挥《中庸》,目的是贯通二书的义理,比较二书立言宗旨并不矛盾,而且"《中庸》则专以《易》道发之",更阐释其一致性足以互通发明。另一方面,他认为"《中庸》发挥《易》道之诚",可谓精微广大,曲鬯旁通;籍以"用补苴先哲"。文章认为这种"补苴"过程,恰恰是显微无间,体用俱备地展示出儒学明体达用、利物厚生的经世致用特点。文章试从《庸易通义》的书名考释魏源著作该书的动机、目的,及所采用对比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魏源被朝廷革职后,晚年生活穷困潦倒,各种猜测、传闻由此而生。甚至有人捕风捉影,攻击魏源"晚年变节",被洪秀全聘为"乡三老",并"因侧身洪廷,遂遭平墓之灾"。文章综合史料,从多重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所谓魏源"晚年变节"、"侧身洪廷"之说是根据不足的。  相似文献   

20.
从澳门文坛实际情况看,澳门文学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1)中西文学中与澳门有关的创作。中国从明代开始就有许多文人到过澳门,在文学创作中留下了“澳门形象”,著名的如汤显祖、屈大均、魏源、康有为、丘逢甲等。西方文人最早到澳门的是葡萄牙大诗人贾梅士,其后有庇山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