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范围动词"包括"与存现动词"有"都有表示在某个范围内存在或消失某物之义,在某些情况下二者可互换,且对句子意义无影响,因而常有人将其混为一谈。但究其根本二者属不同词类范畴,存在极大差异。本文运用个案研究法与对比法选取范围动词与存现动词范畴内的典型成员"包括"与"有"作为研究对象,从语义特征、语义结构与句法结构三方面进行对比,全面而深入地描写二者的区别,并以此揭示范围动词与存在动词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学界以往的先行研究大多只提及动词完成体"动词+完"或"动词+光"在语法上的某些限制条件,尚未注意到"动词+完"和"动词+光"在语义和语用上的异同点。文章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从分析动词的不同种类入手,分两个层面,分析了二者的异同和原因。首先,分析了"动词+完"和"动词+光"在语义上的异同及其导致此种异同出现的原因;其次,从不同种类动词的角度分析了导致"动词+完"和"动词+光"产生异同的制约因素。总之,"动词+完"和"动词+光"作为动词的完成体都可以表示动作的终止,二者在语义和语用上既有相同点又存在着差异,而对于二者之间的差异和导致差异产生的原因,学界尤其应当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3.
否定副词"不"和"没(有)"是基础汉语教学的重点,其在与动词搭配使用时,出现偏误较多.要区分二者,应对"不"和"没(有)"与动词搭配的不对称情况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不"、"没有"与动词的搭配条件主要体现在状态、时间、主客观性、自主(不自主)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整"与"搞"是口语和方言中被普遍使用的两个泛义动词。二者除了有泛义动词的普遍共性,在语义、语用方面也有部分共同点和细微的差别。语义上,"搞"比"整"更正式,"整"的贬义、口语、方言意味较浓重;从语用方面来说,"整"比"搞"的表达效果更加生动有感染力。  相似文献   

5.
时间副词"一直"与"从来"在形式和语义等方面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句式上,"从来"常用于否定句中,不能用于祈使句。句法结构方面,"一直"带非持续性动词、"了"和"过"均有条件限制,"从来"不能带单个动词、单音节动词、"了"、时间词和某些副词。语义上,"一直"具有"持续、客观、具时"的语义特征,"从来"具有"历程、主观、泛时"的语义特征,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二者形式上的不同。语用上,二者出现频次差异较大的原因在于后者的限制条件较多。本文还尝试从韵律角度解释"从来"句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6.
李高举 《语文知识》2012,(3):112-116
本文在大量语料分析的基础上,对副词"真是"与"很是"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上的差异作了详细考察和分析。二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义上"真是"表现出主观肯认性,"很是"表现为主现大量性;句法上表现在二者对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选择上的差异;语用上的不同主要表现为语气、句式的选择和静态、动态特征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被"字句和"有"字句在语义和句子结构等方面存在一些异同。"被"和"有"在语法特点上存在的对称性,将被统一处理为扩展词汇核心的功能范畴。"被"字句和"有"字句在受事的受影响程度,论元角色以及句法结构等方面存在不对称性,这些差异的存在归其根本原因在于两种句式的句法结构不同。被动范畴"被"分别扩展的是表示致使和表示完结的轻动词Caus和Bec,被动范畴"有"扩展的是表示活动的轻动词Do,二者在句法结构上呈互补分布。  相似文献   

8.
"怪不得"和"难怪"在现代汉语共时层面存在用法的相似性,两者都具有动词和副词两种词性,但二者并不能实现完全的替换,通过对比,分析"怪不得"和"难怪"在语义和句法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说”和“是”与关联词语组合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秀玲 《中国语文》2012,(5):437-446,480
"说"和"是"分别是言说动词和判断动词,二者添加在关联词语之后的用例不断增加,有时可以任意替换而不影响语义表达,甚至还出现了同时附缀在关联词语之后的用法,这使得二者原有的对立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中和。学界一直将"说"和"是"与连词等的组合作为独立现象进行考察。然而,"说"和"是"与关联成分的组合在很多情况下既是对立又是中和的,孤立的考察显然难以揭示这种附缀现象的本质特点。本文考察"说"和"是"与关联词语组合的参差局面,探讨二者对所附缀关联词语功能的影响,分析二者对立与中和的机制和动因。  相似文献   

10.
近义词"一起"与"一齐"的辨析主要从语法和语义两个角度进行辨析。语法上,探究二者在词性上的不同、同作为协同副词时在与后接动词性词语的紧密度、与动态助词搭配、与时量成分的搭配上的不同。在语义上,主要研究在与二者相关的动作行为能否独立完成、前指的动作的受(施)的主(客)体的侧重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
行为动词"感谢"和心理动词"感激"在某些句法环境中可互换且语义差异不易辨察,学界尚未深入探究。本文通过对语料库的穷尽性考察,揭示出二者程度延展性及使因性差异。通过描写"感谢"和"感激"与不同句式的互动选择,揭示出二者表达意愿的强弱差异,并建立了"感谢"与"感激"表达主观性的连续统,归纳出"感谢"表达的功能为外显表行,"感激"表达的功能为内隐表情。  相似文献   

12.
黔东苗语中的niangb和diot是最为常用的空间词之一,二者能对译成汉语中的"在"。Niangb在苗语中做空间动词,后接NPL,表达静态物位关系,niangb NPL结构一般前置于动词,与动词构成连动结构;Diot在表达空间范畴时,已基本虚化成介词,diot NPL结构一般后置于动词,与动词构成动补结构。在语法化路径中,niangb仅在语义上虚化成了存现动词,而句法上并未虚化;diot则实现了句法语义上的共同虚化,从放置义动词虚化为介词和"持续义"助词。二者在非空间轴上的语义延伸差异,是其空间位置关系认知图景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13.
谦敬副词"伏""窃"都由动词语法化而来。本文从词汇意义与结构形式两个角度分别探讨二者的语法化过程,并指出它们在这一过程中的相同与相异之处。二者都由动词演化而来,且在具体语境中频繁作状语共同促成语法化的进程;具体来源不同,二者隐含的副词词义特点以及表达自谦的角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请"有动词与敬辞之分。利用语料库对"请"的日译情况进行考察后发现,动词"请"可以被译成不同的日语行为动词,显示其具有多种不同行为义,同时具有使令义;敬辞"请"会被译成日语副词而不是动词,此外,单用的敬辞"请"和祈使句中与动词搭配使用的敬辞"请",会被译成不同的日语副词,表明二者在语义上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在莫旗方言中,"整"和"造"是两个使用率极高的泛义动词。本文以二者为研究对象,梳理了其色彩意义,并从词的概念意义和语法功能两方面对这两个动词进行对比分析,概念义上,二者虽在在词义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也存在着一些差别。在表处置、制造、取得之意时,用"整"不用"造";色彩义上,二者口语色彩浓烈并极具感染力;语法上,二者的宾语、补语在词义的选择上也有所不同,"造"在其主语和宾语的语义选择上有要求,"整"则宽泛些。  相似文献   

16.
用英语提"建议",表达非常灵活。在不同的情景下,应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请看:一、should或ought to should和ought to都是情态动词,后跟动词原形,意思是"应该"。二者常可互换,只是ought to比should的语气强一些。例如:  相似文献   

17.
"再"和"又"是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两个表重复义的副词,本文通过分析发现,二者与能愿动词连用时在句中呈互补分布,其分布情况不同于二者与其他动词成分的位置关系。基于教学中所发现的留学生的偏误情况,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考察了初级留学生对"再"和"又"在句中与能愿动词共现时的理解,并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和对学生偏误情况的分析,设计了针对"再"和"又"与能愿动词连用这一语言点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能愿动词"能"和"会"都有表示能力、可能性的意义。二者在语义上有交叉,语用上存在差异。各等级留学生在使用"能"、"会"等能愿动词时,经常出现不同类型的偏误,如漏用、乱用、混用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几个词在相同义项下的使用条件与范围认识不清而出现的选词不当。  相似文献   

19.
普通话中不常使用的介词"予"、"问",在石楼方言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及用法。"予"、"问"皆从动词虚化而来,并兼属动词。"予"与普通话的"给"类似,但二者并不等同,"给"的用法更为宽泛。"问"介引与事时,对其后的谓语动词有严格的语义制约。方言介词研究是方言语法研究的一大热点。研究方言中的介词,不仅可以揭示其自身的特点,还可以为其他方言、普通话、古代汉语等的研究提供材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思う"与"考える"是日语当中表示思维活动的动词,二者既有相同用法也有不同之处。本文将着重通过例句整理二者的区别,并归纳与这两个词有关的其他词汇及语法现象,为实际的语言习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