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小学数学中,一般用“弃九验算法”来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与否,若用来解题,则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以小学数学课本中的一道思考题:“用1,2,3,…,9九个数字组成三个数(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而且必须要用一次),其中两个数相减等于第三个数”为例,来说明弃九验算法在解题中的运用。一、确定符合题意的三个数的位数根据减法定义可将上题转化成等价题目:“用1,2,3,…,9九个数字组成三个数(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而且必须要用一次),其中两个数相加等于第三个数”。  相似文献   

2.
现行小学数学课本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思考题,这些思考题既有益于综合应用知识,又有益于发展思维能力。只是有些题目,解答起来并不容易,本文拟对一道数字组数问题谈谈我的思考过程。为方便起见,采用解题的形式来叙述。问题1:用1、2、3、4、5、6、7、8、9九个数字组成三个数(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而且必须用一次),其中两个数相减等于第三个数。(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28页第15  相似文献   

3.
现行六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六册17题是这样的:用1、2、3……9,九个数字组成三个数(每个数只能用一次,而且必须要用一次),使其中两个数相减等于第三个数。 这道题按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用探索的方法写出一组符合题意的数就行了。但是作为教师则需要知道符合题意的数组究竟有多少?探索出符合题意的数组的成功率有多大?下面就谈谈这个问题。 本文中用字母a、b、c、d、e、f、g、h、i表示九个数字。用abc=100a+bc=100a+10b+c表示由a、b、c  相似文献   

4.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1985年4月第一版)第20页有这样一道思考题: 用0,1,2,……9十个数字组成三个数(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而且必须要用一次),其中两个数的和等于第三个数。教学参考资料讲,这道题的答案很多,可以用凑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新修订的五册通用教材,有一道这样的思考题:“用0,1,2,……9十个数字组成三个数(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而且必须要用一次),其中两个数的和等于第三个数。”解答时,不少师生采用硬拼乱凑的方法,既浪费时间和精力,又难找出正确答案。现将该题解析略述如下,供教师们参考。  相似文献   

6.
贵刊1990年第二期载文(《一道思考题的探求》,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1985年4月第一版)20页的思考题:“用0,1,2……9十个数字组成三个数(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而且必须要用一次),其中两个数的和等于第三个数”。通过对题目中所要求的三个数的位数分析入手,采用分类凑数的方法,逐步探求出问题的解答,这对帮助教师掌握教材和如何指导学生分析解答类似的一类组数思考题均有一定的启迪作用。美中不足,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课本第七册第15页有道思考题,内容是“用0,1,2,……9这十个数字组成三个数(每个数字只用一次),使其中的两个数的和等于第三个数”。把这道题改写成竖式计算,就是一道填充题,形如:□□□  相似文献   

8.
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92页第17题思考题是这样的:“用1、2、3、4、5、6、7、8、9九个数字,写出三个大小相等的分数,每个数字只许用一次。”《教学参考书》上说此题“有3种答案……”而我们在教学中却找到了7种答案。 解这道题,可先将9个数字进行分组,再对各种可能的情况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进行尝试,找出答案。用9个数字(每个数字用一次)组成相等的3个分数,按每个分数所用的数字个数来分,有以下3种可能。 (一)3个数分别用2、2、5个数  相似文献   

9.
<正>例1用2、5、7这三个数字和小数点,能组成哪些不同的小数?每个数字都要用且只能用一次。思路点睛如果没有小数点,只用2、5、7这三个数字来组数,根据“每个数字都要用且只能用一次”,我们很快就能写出来:257、275、527、572、725、752,一共有6个。现在有了小数点,需要我们分类并慢慢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相似文献   

10.
<正>小朋友,说到“黑洞”,你会想到什么?是的,黑黑的,深深的,掉进去就上不来,这些想法都没有错。在数学中,其实也有一些“黑洞”。我们今天就来说说“数学黑洞9”。“数学黑洞9”的意思是:任意写两个不一样的数字,用这两个不一样的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数和一个最小的数,然后把这两个数相减;得到的差如果是两位数,再用组成这个两位数的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数和一个最小的数,再把这两个数相减;不断重复上面的步骤,你会发现,最后得到的答案一定是9,答案落到“数学黑洞9”里。  相似文献   

11.
一道思考题的完整答案有一道思考题是:“用0、1、2、……9这10个数字组成3个数(每个数字只用一次),使其中两个数的和等于第三个数。”一本教学参考资料上指出只有8种答案。其实本题有72种答案,现分析如下。本题中,两个数的和等于第三个数有两种情况:一是...  相似文献   

12.
问题解答     
向:小学数学第八册第92页17题:“用1、2、3、4、5、6、7、8、9九个数字,写出三个大小相等的分数,每个数字只许用一次。”应如何解答? 答:首先让学生把题的内容弄清楚:这九个数字都要用上,不能漏掉一个;这九个数字,每个只能用1次,不能重复使用;写出的三个分数必须是等价分数(分数值大小相等)。此题没有明显的规律,思路也复杂不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 1.三个等价分数中至少有两个能约分,或三个都能约分,约成最简分数后三个分数相同。  相似文献   

13.
笔者现对《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第5期刊登的寇文慧老师的《乘法验算有“高招”》一文,再作进一步的探讨和补充说明。该文所述“第一个因数各位上的数字相加”的结果,其实就是数学里所说的“弃九数”。所谓弃九数,就是一个自然数除以9的余数“。弃九数”可以通过三种基本方法算出:第一,是将一个数除以9得到;第二,是将各位数字相加后除以9得到,如果各位数字的和比较大,还可以将和的各位数字继续相加后除以9得到;第三,是将各位数字相加得到一个和,如果这个和是一个多位数(超过两位),则将所得的和的各位数字继续相加,直到相加的和是一个一位…  相似文献   

14.
高年级数学四则运算,由于运算步骤不断增加且数大而复杂、增添了验算的难度。古代“恒和弃九”法具有“易学、快捷、准确”之特点,可以引入高年级教学实践中。所谓“恒和弃九”,是古代数学家根据“9”的特征,总结了任何整数连续减去9(弃九),得到小于9的数,与这个整数各数位上的数字之和“弃九”后所得的数相等(恒和)的规律,如34-9-9-9=7,被减救教位上数字之和3 4=7,因此,34的“弃九数”是7。将这个规律运用于验算,即是“恒和弃九”法。采用“恒和弃九”法,可以将参加运算的每个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一道思考题的探讨合肥钢铁新村小学刘松恒广控制小学课本数学第订份第20to第13题:一用0,l,2…9十个数字,组成三M数,(目个数字P用一次,目必须用一灰),合中两数z和等干第三个数。”教参中,指出了结果的两种清形,即:“回应数十两位数一四位数”...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验算方法五花八门,繁复多样,加减乘除的验算方法,林林总总,不下十余种。这些验算方法,从本质上看,都是在原式的基础上重新计算,劳神、费时、低效。相比之下,“弃九法”,即“弃九验算法”,验算方法单一,简单易学,快捷省时。“弃九法”能检验整数运算结果是否正确,其实质是把等式看作同余式来进行检验。说白了,“弃九法”是将数字“0、1、2、3、4、5、6、7、8、9”中的“9”舍弃,只取“0至8”九个数字,也就是说,将“9”以上的数目舍弃。有趣的是“弃九法”竟然与相反相成的求异思维方式联系在一起。明明是舍弃“9”,却要用加法来达成;无…  相似文献   

17.
循环法循环的现象随处可见,如我们见到的白天、黑夜、白天、黑夜……就是一种循环,显然循环就是事物周而复始的一种变化。在数学中,循环的现象就更多,如17=0.142857142857……在小数部分就是一种循环。根据这些现象,我们在解题时,应掌握一种从繁杂的计算中寻找循环规律的方法,以使计算简便,这种解题方法就叫做“循环法”。例:68个数排成一行,除去两头的两个数外,每个数的3倍都恰好等于它两边两个数的和,这行数左边的九个数是这样的:0,1,3,8,21,55,144,277,987……问最后一个数被6除余几?分析与解:我们可以根据每个数的3倍都等于它的两边两个…  相似文献   

18.
疯狂数独     
“数独”为日语音译,意为“每个数字只能出现一次”,是一种以数字排列为基础的填空游戏,其基本图形为九宫格,即三格宽乘三格高的正方形。目前国内主要的“数独”图形为九个小九宫格组成的大九宫格。每个独立的小九宫格都由1到9不能重复的数字组成,整个大九宫格每一列、每一行的数字也不能重复。请小读者试一试自己的身手吧!  相似文献   

19.
以)两个数与一个数相乘, 等于把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 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叫做乘 法分配律。()_。 一、填空:三、解题计算: 1.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规定,为了使小学 1.从101加至200的和是多少?(列  相似文献   

20.
神奇的幻方     
《小溪流(作文画刊)》2014,(3):F0003-F0003,14
用1—9九个数字填满左上方的表格,使每行、每列及两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字之和都等于15。每个数字只能出现一次,不得重复。用1—16十六个数字填满下方的第二个表格,使每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