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景》是中国当代文坛上具有特殊地位的一部新写实小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着新时期写实类小说的创作。本文主要谈《风景》的叙述魅力,从叙述视角、陌生化写作、隐含作者与叙述者这三个方面来探讨这部以亡灵口吻"我"来抒写的人生风景。  相似文献   

2.
20世纪30年代文学的总体格局,是以鲁迅和矛盾为代表的"左翼"文学作为主潮左右着整个文坛,在"左翼"文学之外,京派以其独特的风格成为一支重要的文学支派。京派作家里尤以沈从文的成就最高,影响最大。30年代,沈从文创作了以《边城》为代表的许多与时代环境格格不入的抒情小说,在中国现代小说流变中,他的小说以独特的审美风格,引人注目,为京派小说乃至中国现代小说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新时期文学中,李锐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叙述方式,立足本土,面向历史,深刻地书写了他所体察到的中国人处境中传统的失落与现代的悖谬的“双向煎熬”,从而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精神和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4.
汪曾祺,八十年代以其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几十年对人生世事的体悟感受,描写了生活中的真、善、美,呈现给读者一种独特的小说文体。他的小说,结构自由无序,语文洗炼隽永,叙述方式明白晓畅,题材人物怪异独特。他以自己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达到了小说文体各方面的和谐统一,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小说文体形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毕飞宇小说中一再出现的镜、钟、影和胡琴的意向入手,考察毕飞宇小说的叙述人称、叙述速度、叙述结构和叙述意图。深入阐释"我"与"他"的分离与揉合,"快"与"慢"的交替与演变,"是"与"非"的分明与模糊,"语言"与"沉默"的相反而相成。  相似文献   

6.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的第一部成熟的作品,作者以其独特的创作题材和娴熟的叙述技巧确立了他在美国小说界中的地位.从顺序、时距、频率三部分对小说的叙事时间进行分析,从而更进一步理解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汪曾祺,八十年代以其深厚的传统化修养,几十年对人生世事的体悟感受,描写了生活中的真、善、美,呈现给读一种独特的小说体。他的小说,结构自由无序,语洗炼隽永,叙述方式明白晓畅,题材人物怪异独特。他以自己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达到了小说体各方面的和谐统一,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小说体形式。  相似文献   

8.
刘震云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他以其对社会日常生活独到、深邃的洞察而被人称道。本文拟从权力制约下小人物的屈从与卑琐、客观冷静叙述下的批判立场两个方面来探析刘震云新写实小说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9.
加斯是美国后现代派小说家。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加斯的元小说创作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创作模式完全背道而驰。在作品创作中,他所关注的是小说的虚构身份以及虚构的创作过程。从元小说创作的虚构本质出发,剖析加斯元小说作品,从元小说的叙述形式、文本结构及创作技巧等方面,可以探究加斯是如何以其独特的创作方法颠覆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创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
刘呐鸥作为上海新感觉派的灵魂人物,在小说创作中自觉追求影像叙述方式。他采用蒙太奇的表现手法突出镜头感和节奏性,并利用"陌生化"的叙述语言在小说中营造出电影般的场景画面,而这种自觉借用更是体现其"都市性"的文化追求。  相似文献   

11.
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  相似文献   

12.
在格非的先锋小说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叙事结构:"迷舟"式叙述、纯虚拟的叙事游戏和罗生门式的多重角度叙述。在格非笔下,生活是无中心的,存在是一个巨大的迷宫。他小说中的时间是碎片化的,是孤立的一个个瞬间,他不提供对生活的整体性认识,也无意于总结历史的客观规律,他对历史的表现,往往成为某种"戏仿"。他的小说往往传达出这样一种认识:人生充满偶然,意外造就历史。  相似文献   

13.
在苏童小说《米》中,一种独特而鲜明的"狂欢化品质"成为了这部作品与众不同的地方。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不仅在故事情节的设置上富有"狂欢化"色彩,而且在人物塑造以及叙述语言与策略上也同样具有鲜明的狂欢化特色。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苏曼殊明显是一位介于“新”与“旧”之间的作家。以他的《断鸿零雁记》为代表的晚清小说中可以看到由古典性体验向现代性体验的艰难转变,可以说苏曼殊小说以其渐新渐变的叙述逐渐开创了中国小说的现代性空间,这就是它独特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5.
如果我们把"革命话语"看做是新时期文学的某种"元话语",那么,王蒙的《蝴蝶》在某种程度上将被视为这种"元话语"的教科书;王蒙在《蝴蝶》中所展现出来的这种革命话语体现在作家对主人公张思远的情爱结构、父子关系二个隐性层面的叙述上;在某种程度上,革命话语在新时期初期的小说中再次成为一种"显学",隐喻了新时期国家意识形态和知识分子主体重建的一种话语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中篇小说《叔叔的故事》具有独特的叙述模式。在故事层面上被完全解构成了一个不确定叙述,在叙述层面上也是由于叙述者的独特位置,视角的选择、以及它的元小说因素,在小说叙事层面上也造成了一定的颠覆与解构。但这样一个颠覆性文本却在小说叙述形式以及对历史对永恒人幽的探寻上都开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使得这篇小说具有了耐人咀嚼的韵味。  相似文献   

17.
从文学生产的显象层面加以审察,小说艺术都无一例外地是地域空间与本土文化、创作主体与观照对象、艺术观念与叙述技能相与结合的审美活体,只是这样的活体对置身于不同的地域空间和地域文化的小说家而言,又会彰显出他所在空间的富于独特内涵的文化意向、艺术素养和美学路径,甚或是对小说细节的遴选。作为当代知名小说家的郁小萍便是如此。本文正是通过对她在新时期小说创作中显现出的这种特性和内质的研究,来探究作为地域小说的存在价值和在新时期小说幅面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余华作为先锋小说的代表人物以其冷酷的叙述着称,在他早期的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是阴暗怪诞,充满血腥与死亡意味的世界。死亡和暴力是他早期创作的两大主题,也表现了他对于现实世界的看法。余华在小说《现实一种》中以独特的冷漠叙述对人性进行冷静的剖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不仅仅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也表现在独特的场景里面,作者以不带感情色彩的语言向人们展现了一个冷酷的世界。人所受到的暴力是来自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暴力。每个人既是施暴者又是受害者,暴力的实施具有双重性质,即非理性和计划性。暴力最终引导人们走向死亡,生命的终结让人们感受到世界的无边黑暗。  相似文献   

19.
美国当代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最有影响的后现代小说《五号屠场》,以其独特的风格展现出战争的永久亘古和荒谬残酷。小说突破传统的叙述模式,以荒诞不经的叙事手法叙述了主人公毕利·皮尔格里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及战后的人生轨迹,揭露了战争的实质,深化了反战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新写实主义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新写实主义小说以其独特的叙述模式把现实生活的“真相”还原出来,令读者耳目一新。从人称、视角、聚焦和叙述话语四个方面对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叙述模式进行总体概括,可以揭示出新写实主义小说的种属特征及其获得广泛认可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