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格是文化的产物。文化影响了个体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文章介绍了文化对人格模型及自我的具体影响,集体主义文化与个体主义文化有不同的人格模型和自我增强方式,在两种文化下特质理论的意义并不相同。当代心理学主要以西方文化为理论基础,如果我们的目标是理解全人类的行为,就必须首先建立属于各文化的本土心理学。  相似文献   

2.
在英语教学中,对西方文化的照搬和移植甚为重视,而对本土文化在英语教学的作用重视不够。人们习惯于强调中国人如何适应西方文化,却很少关注本土文化如何用英语表述,或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用英语传递中国文化的信息。本土文化的缺失是很普遍的事情,在文化交流中既要重视西方文化的输入,同时也要引入本土文化的内容,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失语的原因一是西方文化在政治强权和军事、经济霸权的支撑下,取得了世界文化的话语霸权。二是中国在传播文化过程中采取的是单向性的传播方式,造成了文化交流的不平衡性。在外语教学中引入本土文化的问题应从三方面入手:首先应选择具有代表性中国文化核心内容,其次强化本土文化术语表达的统一性,再次加强中国文化的研究能力,提升中国文化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3.
在短篇故事《告诉我杀谁》中,奈保尔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前殖民地人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在这种环境下的身份求证过程。本文运用当代后殖民文化理论,以文化身份的视角,通过分析主人公追寻自我文化身份到迷失自我的过程,探讨了这些前殖民地人面对西方文化的侵略和渗透,在文化归属问题上的困惑和迷失,揭示出放弃本土文化而一味追求西方文化不仅不能给自己带来一个新的身份,反而会导致人格的分裂和自我身份的迷失。  相似文献   

4.
文学阅读如何立足本土文化传统,在传统与现代、西方性与本土性之间重新作出自我定位,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此已作出深度审视并试图重构学术体系。  相似文献   

5.
唐英姿 《考试周刊》2011,(45):13-14
阿切比在《崩溃》中对非洲文化和欧洲殖民文化客观描写的成就值得关注,该小说人性化地刻画了主人公,详尽地描写了父子关系,并反映了非洲文化在殖民文化的渗透中崩溃的真实原因。作者以冷静的笔调回避了对非洲本土文化的美化,对非洲文化和殖民文化均采取了客观的态度,也表现出殖民主义的到来给非洲文化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冲击。  相似文献   

6.
惠鑫 《英语辅导》2010,(3):169-170
本文主要讨论基督信仰在中国的形成、发展、传播过程、其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特殊性质、受到的中国本土信仰——儒教及道教的影响。中国本土的文化特质阻碍西方文化的传播和发扬。本文还将讨论基于西方哲学和传统下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程度。  相似文献   

7.
非洲未来主义肩负回溯过去、聚焦当下、观照未来的创作使命,是后殖民语境下美国本土作家探索非洲未来发展的新尝试。神话作为非洲大陆的文化之根,与后殖民时期非洲亟须的政治文化“复魅”与“祛魅”有机契合。在《谁惧死亡》中作者将神话融入未来书写,以嫁接、修正和改写非洲本土神话展开政治想象,从政治神话、时间政治和性属政治三个维度完成未来建构,旨在打破西方霸权知识体系中非洲的他者形象,为黑人群体提出整体解放的政治路径。  相似文献   

8.
从传统走向现代——非欧文化碰撞中的索因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四新 《黄冈师专学报》1997,17(2):38-41,32
索因卡是非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生活在欧洲文化向非洲文化急骤渗透的年代。处在非欧文化碰撞中的索因卡,以诗化的形式对于非洲传统文化与欧洲现代文化碰撞中的尼日利亚的现实道路进行了探索。在继承独具特色的本土文化,承受了可融入非洲文化之中的欧洲文化的基础上,创作出了“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非洲现代戏剧和小说。对此,本文从社会学、文化学的角度出发.联系索因卡的作品,进行了较具体较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非洲法律文化的第一次重大变迁发生于公元7-16世纪,这是非洲本土习惯法首次遭受外来法律文化的巨大冲击。伊斯兰教法与非洲传统法律文化经过几个世纪的交汇和融合,形成了一种以前者为主,以后者为辅的新的法律文化构架,从而对非洲法律文化的的整体变迁产生深远影响。本文着重探讨非洲法律文化第一次变迁的过程及结果。  相似文献   

10.
素因卡是非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生活在欧洲文化向非洲文化急骤渗透的年代。处在非欧文化碰撞中的索因卡,以诗化的形式对于非洲传统文化与欧洲现代文化碰撞中的尼日利亚的现实道路进行了探索。在继承独具特色的本土文化,承受了可融入非洲文化之中的欧洲文化的基础上,创作出了“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非洲现代戏剧和小说。对此,本文从社会学、文化学的角度出发,联系索因卡的作品,进行了较具体较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依托跨文化教育理论,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师范生在文化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专业英语教学中本土与西方文化融合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路径,以期更有效地开展英语课堂中本土与西方文化的融合教育.  相似文献   

12.
高校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同时也在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材普遍围绕的是西方文化的学习,对于本土文化的课文设置存在着极大的缺失现象,不利于我国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在高校英语教材中设置本土文化课文的意义入手,并提供了设置本土文化课文的对策,在一定程度上我促进我国本土文化的传承,加强我国高等教育对本土文化的重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法治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得以实现和发展有赖于西方深厚的历史传统与文化资源,中国要实现本土法治,就得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东西方所能够共认与共享的文化基础,实现法治多元化与法治全球化的辨证统一。  相似文献   

14.
李旭 《教育教学论坛》2019,(10):231-232
传统大学英语课堂翻译教学主要是对西方文化的介绍,忽视了中西方文化的互相渗透和使用外语导出本土文化的意义。这样的教学理念导致学生用外语表达本土文化内容的能力较弱。作为一项高风险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翻译题型改革的反拨效应促使教师学生在翻译教学中应顺应历史的潮流,立足本土文化,强化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输出作用,切实增强学生用外语表达本土文化的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英语已成为国际沟通语言的今日,英语的教学已经不是英、美国家专属的活动,英语教学实践也位于多元与特殊的文化环境中。所以英语教学不应只是依据西方的论点与取向,应该依不同社会、文化脉络的情况或问题来规划教学策略。本研究从全球化观点来说明英语教学社会文化观的概念由来。因此,在参考西方的教学理论之外,更要从我国本土的社会文化出发,要发展适合本土学习脉络教材内容和建立属于自我教学特色的教学论述和教材。  相似文献   

16.
“灭一国必先灭其文化。”文化渗透是西方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所采取的一种典型殖民手段。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一旦一个民族的文化受到巨大的冲击,该民族也会随之失去其独立性。前宗主国虽停止了对殖民地军事上的直接占领,但在文化上仍对其进行着殖民渗透。因此,殖民统治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殖民意识的终结。《河湾》中奈保尔笔下的非洲人民翻身作了本土的主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背景下,多模态外语习得和多元文化认知的结合,是文化认知和研究的必然趋势。多模态文化习得的多样性、交互性、实时性、针对性、共享性和开放性特点有利于改变当代大学生文化自觉和自信较弱,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贬低本土文化的现状,有效提升大学生多元文化认知能力,唤醒其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国中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中西方文化失衡现象,即重视西方文化,忽视本国文化。由此造成了学习者本土文化意识的日益淡薄及跨文化交际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本文从社会、学生及教学三方面入手,分析了当前中职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强化本土文化在教学中导入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9.
西方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同样的西方广告市场冲击着中国本土广告市场,是西化还是固我?鲁迅先生曾说过:“取之精华,去其糟粕,要学会‘拿来”’。我们应少一些自满,多一些研究和批判,更快地改正自己的不足,更深层次地挖掘本土文化之人文精神,吸取西方广告的经验和创作方式,结合我国五千年文化基础,发展我国广告创意特色。  相似文献   

20.
人类文化在多元文化趋势下,各国文化都在相互交流频繁,外来音乐文化对于中国民族音乐产生影响,面对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世界文化格局,中国民族音乐走向世界面临世界文化中的定位问题那就是——立足本土的走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