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义工服务于图书馆而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义工走进图书馆,成为图书馆新型的管理者,在各个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作用。如何使义工服务健康的发展,让更多义工走进社会公益事业,应从引进激励政策、建立健全义工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美国博物馆义工的考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义务工作员制度(Volunteerism)是美国社会制度的一环,普遍存在于其政治,社会、宗教、文化等结构。例如政党活动,政府机关,社会法团,慈善事业,医疗机构,教会组织,图书馆以及博物馆等,都有义工存在。义工已经成为这些社会细胞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如果没有义工,很多机构团体  相似文献   

3.
江珊 《大观周刊》2011,(48):15-15
道德的社会行为是社会进度的一种体现,在一个不同的时代与不同的阶级它有着不同的社会道德观念,没有任何的一种道德它是永恒而不变的。然而在和谐的社会中,公民道德行为的培养则需要我们在传统道德中来吸取经验与不足,传统的道德思想经过现代社会的洗礼,才能真正成为和谐社会所适合的道德,才可以快速的、健康的、持续的发展国民精神及经济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引入义工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前大批的义工为社会各界提供了多形式、多层次的服务,但是图书馆界引入义工在国内并不多见。青岛市图书馆成功引入义工的经验表明,图书馆引入义工,发挥义工潜能,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党中央越来越重视公民道德建设。一个道德模范就是一面旗帜,道德模范在公民道德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楷模作用。近八年来,《湘潭日报》在发掘、推介道德模范方面创造了颇为成功的经验,先后成功推出了"慈善义工"赵在和、"英雄导游"文花枝、"英雄母亲"杨应君、"就业奇人"皇晓东、"孝老爱亲模范"杨怀保、"舍己  相似文献   

6.
阎思甜 《新闻前哨》2000,(10):12-13
所谓网络文化,是指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是人类传统文化、传统道德延伸和多样化的时代展现。在未来经济时代,“数字化生存”必将成为社会主流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作为折射生活基础的精神世界的人类文化,其形式和内容必然大量体现网络经济的特征,因而形成带有网络经济特征的网络文化。 大众传媒自诞生的那天起,就提供监视环境、联系社会、传递文化遗产、提供娱乐等正面舆论功能。传统新闻传媒集中体现了农耕时代和工业文明滋养至今的传统文化和道德。由于网络文化来得太迅速,传统文化和道德的精神富矿并没有很好地借网络文化整体充分…  相似文献   

7.
熊威 《新闻前哨》2010,(10):85-86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人物,对于弘扬社会正气、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媒体精心策划,宣传和推介了许多让我们耳熟能详的先进典型人物。以湖北为例有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  相似文献   

8.
透过龙岗区图书馆文化义工服务活动实践,阐述文化义工服务在图书馆的主要作用及其社会效益,提出推进文化义工服务发展的思路,指出文化义工活动建设与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广泛支持与关注。  相似文献   

9.
梁玉龙 《青年记者》2012,(18):33-34
中国社会在经历了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后进入了一个道德迷惘的时代.由于经济上多种所有制并存,各种利益群体相互竞争,思想上新与旧激烈碰撞,整个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乱象丛生.由于对社会的多元化缺乏正确的统合目标,“道德沦丧”、“价值失范”逐渐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大众传播媒介在意识形态领域具有天生的优势,它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内容丰富、传播快捷,是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当社会道德水平出现滑坡时,大众传媒要承担起拨乱反正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道德的价值在于它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而这种影响首先直接地体现在人的社会行为上。所以,无论人们对道德的理解、判断有多大的分歧,对人的行为的道德性的关注却有着一致性。一种道德理论是否能够或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对社会生活、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关系到这一道德理论的生命力,元伦理学的衰微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对生活实践的疏离。因此,社会的广泛认同才是道德生命的活水源头。但是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里,任何一种道德理论都不能不实质上体现着多元价值中的一种,它的对象不能不是一些在价值观念上彼此不同甚至对立的个体,因而在各自…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结合济宁图书馆引入"学生义工"的服务实践,指出公共图书馆应把义工服务当作一项推广项目来运作,与图书馆业务工作相结合,加强义工的组织、制度和文化建设,使图书馆义工成为新时期公共图书馆的竞争优势和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12.
后新闻业时代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道德和社会公德发生冲突时很难做到取舍,这个时候就要求我们根据具体情况,以对社会有最大益处为准则来选择道德的倾向。新闻业界的几次重大的变革是考验我们行业的道德的过程,使我们的行业道德得到一定程度的升华,逐渐成熟起来。坚持中央提出的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是我们新闻行业道德健康发展的大前提。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已经步入了互联网时代,“地球村”离我们已经不再遥远。然而,面对汹涌而至的网络大潮,人们更多的是在进行技术的准备,却未能足够地关注心理与道德的“堤防”。因此,当随之而来的社会网络道德失范猝然发生并呈蔓延之势时,未能做好充分准备的社会教育体系便陷入了失措和恐慌。笔者认为,网络环境下社会道德问题的研究有必要从客观地认识和评价网络活动特征入手,对网络环境下社会道德问题出现的必然性、网络社会德育的可能性和影响机制等问题作深入的心理与社会分析。  相似文献   

14.
毛伟 《新闻传播》2024,(2):15-17
融媒体视域下,道德榜样传播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是融媒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传递社会正能量的重要方式、培育时代新人良好道德素养的重要举措。目前,融媒体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道德榜样传播上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短板,具体表现为融媒体道德榜样传播追求“高大全”,消解道德榜样认同度;忽视受众定位,弱化道德榜样亲民性;缺乏广度,削弱道德榜样影响力。要实现道德榜样有效传播,融媒体需建立健全的道德榜样选择标准、完善的受众服务体系、高效的道德榜样推广机制。  相似文献   

15.
2013年5月12日至15日,吉林电视台《吉林新闻联播》连续播发《走基层:宁养义工李培轩》系列报道--《宁养义工李培轩:生命的守望》、《宁养义工李培轩:感悟正能量》、《宁养义工李培轩:生命的记忆》、《宁养义工李培轩:爝火不息》。报道的推出让观众看到了这名“90后”大学生宁养义工的感人事迹,让人们了解了宁养服务,唤起了人们对癌症晚期患者的关注,取得了良好的报道效果。通过这次报道经历,我对“走转改”活动有了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词汇是语言中最重要最活跃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一定时代人们的思想意识、礼仪道德、 审美情趣,无不反映在词汇中."鞋"字的源流发展体现了丰富的汉民族文化蕴意.  相似文献   

17.
李斌  曹燕宁 《新闻界》2008,(2):146-148
义工活动的宗旨与公共新闻学的理念相合,本身具有新闻价值,能够培养学生新闻采访写作的核心品质,要使二者结合,应该重组新闻采写课程,与本土义工组织的合作,在义工活动中进行"参与性"报道。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网络明星层出不穷的时代。在市场经济机制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情况下,人们的一切活动都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很多网络明星通过放弃道德底线而成名,他们的所得大于付出,因而有人不断力图通过冲破社会的道德底线走红。这种情况对社会运行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为了减少通过放弃道德底线成名的现象,政府、相关行业、受众应该明确各自承担的社会责任,共同建设良好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9.
以三明学院图书馆密集书库建设为例,从管理学的角度,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4个维度对图书馆学生义工管理展开研究,并提出使用学生义工需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以促进图书馆义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文化传媒研究的视角,对备受西方社会普遍关注的后现代传媒语境下的“道德恐慌”现象进行了深层原因分析。文章认为,在“道德恐慌”现象的背后,是具有后现代传媒时代特征的文化失范,“道德恐慌”现象投射出后现代传媒时代文化范式的多元化平等共生格局要求,对尊重与平等对待各种形式的亚文化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