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整个世界也因它的出现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一面,也有危害人类利益的一面。特别是对涉世不深的中学生来说可能影响表现的更大一些,很多中学生因为沉迷于网络而放弃学业。所以对于青少年的网瘾要正确疏导,感化。  相似文献   

2.
当前,人类社会已进入了网络时代。无论人们重视还是漠视。互联网的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潜移默化地改变每个人的生活和观念。构筑起一种全新的网络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但任何事物的产牛和发展总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现在。互联网上的信息庞杂多样。泥沙俱下,还存在大量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对于日益扩大的中小学生网络群体而言,面对庞杂的网络信息如何去伪存真、合理取舍?面对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如何不迷失自己前进的方向?这便给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结合网络时代的新特点,对待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问题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网络舆情就是指在网络上传播的各类事件的态度,即人们群众通过计算机网络对各种事件表达自己情感、态度、认知的总和。舆情的主体若为大学生,那它就成为大学网络舆情。大学网络舆情的发展对大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又存在不利的一面,因此,加强大学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监管力度对大学生行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网络舆情的内涵和特征出发,探索网络舆情与大学生行为的关系,从而提出大学网络舆情的引导措施。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信息科技时代,现代网络技术高度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积极的一面毋庸置疑,但其消极的一面也不容忽视,比如大学生迷恋网络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日益突出,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家长已充分认识到大学生迷恋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在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对高校学生思想的影响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 1994年 3月获准成为国际互联网的成员后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进了网络世界 ,上网已成为大学生面对的学习生活方式和一种校园时尚。但是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互联网对当前高校学生思想的影响 ,既有积极的一面 ,又有消极的一面。一、互联网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1.网络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网络技术的发展 ,对大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大学校园出现了学习电脑热潮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科技素质和信息意识 ,有利于学生接受诸如科技观念、风险意识、效益意识、竞争意识等积极向上的文化观念。网上信…  相似文献   

6.
功与过     
人们对很多自然现象往往记住了它的"过",即造成危害的一面,而忽视或不了解它对人类有功的一面。雷电2007年6月23日至27日,江西省因强对流天气过程造成35人因雷击死亡。这无疑是一次严重的自然灾害。但  相似文献   

7.
高校就业工作因“网”而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信息交互的方式,也改变了人类生活、生存的方式。我国的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从传统的计划分配到今天的以市场调节为主,经历了很长时间。近几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迅猛增长就业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网络的发展、信息的交互对高校就业工作的传统模式是一个挑战,同时对解决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是一个机遇。认清网络的对高校就业工作的影响,改善我们的就业工作,更好的为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对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稳定我国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一、就业工作传统模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  相似文献   

8.
网络进入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给大学生提供广阔发展前景的同时,也导致了大学生主体性尤其是道德主体性的某种失落,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全面健康发展。网络道德培育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网络时代面临的新课题。做好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高校应从建设高素质的网络工作队伍、整合德育课程资源、建设网络校园文化、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等方面开展和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何洁  贾阳 《文教资料》2008,(1):223-224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如同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提供快捷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弊端和危害.目前,大学生群体中的网络成瘾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主要探究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各种原因,并寻求对策来预防和消除大学生网络成瘾症.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以其信息容量的无限性、信息传播的互动性和实时性、传播手段的多样性等诸多优点迅速吸引了大学生这一重要群体,它像一把双刃剑,既有有益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的一面,也有危害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一面。面对网络,我们应因势利导,扬长避短,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大学生责任意识淡化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殷尧 《教育与职业》2006,3(29):81-83
责任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在人类社会与自我发展中所承担的责任的一种意识。高职院校大学生责任意识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不足的一面。本文在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淡化的原因的基础上,探索了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杨爱东  尹红 《高教论坛》2014,(12):27-30
如今,网络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也成为促进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重要手段。大学生网络政治动员是一把双刃剑,有积极的一面也有负面影响。这需要加强高校对网络政治动员的核心领导,建立健全适应信息时代网络发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构建大学生网络政治动员危机干预机制,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和加大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3.
智慧的乌鸦     
绘丹 《课外阅读》2010,(2):49-49
乌鸦在人类眼里形象不佳,被看做灾星。可乌鸦的另一面却鲜为人知。其实,在地球上除了人类,乌鸦是最聪明的动物之一。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有益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大学生极易受到影响而产生诸多心理危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要使人文教育真正起到提高人的素质的作用,更为重要的还是必须将人文知识转化为自身内在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人文精神不断确立和发展的过程.如果不对当今大学生人文精神进行培养的话,未来的他们将成为迷惘的一代.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树立大学生的人文理想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一  互联网的出现给人们的生存方式带来了一场巨大的变革。它具有快速、灵活、便捷的优势 ,对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学习内容的丰富性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对大学生的成才有促进作用。但历史已不断证明 ,科学技术像一柄双刃剑 ,既有益于人类的一面 ,也有危害人类利益的一面  相似文献   

17.
在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网络社会仍旧是在发展完善过程中,虽然它具有极大的可利用空间,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积极的一面,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消极的影响。一、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方面1.网络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了大学生对新事物的  相似文献   

18.
网上开店作为一种新的刨业方式,成了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的新宠.为给广大的大学生提供定的创业参考,本文围绕大学生网上开店创业的原因,分析大学生开建网店的积极意义和不足的一面,呼吁政府、高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大学生网上开店、网络创业教育的关注、引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19.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当代大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人类创造了网络,网络可能因异化而成为奴役、支配人类的一种手段。网络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网络异化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当前,推进和谐教育和管理网络,防止网络异化,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0.
“自律”是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黎 《教育探索》2007,1(5):95-96
网络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道德问题."他律"在网络道德教育中面临着困境,所以,"自律"应是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