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王阳明“心学”思想体系的形成发展过程中,“龙场悟道”是一个重要的转机,而处于下锦衣狱、谪龙场驿的忧患中,王阳明曾精心研读《周易》,并有不少抒论之作。本文对此展开论析,以探明王阳明“龙场悟道”中的《易》学因素。  相似文献   

2.
屈赋《涉江》中的“辰阳”和“溆浦”,历来注家皆云是在今湖南沅水上流的辰溪县和溆浦县。细加考究,此二地地望颇有疑窦;从不少资料看,真正的“辰阳”和“溆浦”当另有所在。一、“朝发枉渚,夕宿辰阳”的可疑古今屈赋注家,在注到《涉江》中“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一句里的“枉渚”和“辰阳”两地时,皆据《水经注·沅水》所云:沅水过临沅(今湖南常德)之后,“又东,历小湾,谓之枉渚,渚东里许,  相似文献   

3.
庄一拂编《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谓:明清阙名作品《新嘉驿》,“《读书楼目录》中〈乐府传奇栏〉有此本,其他戏曲书簿未见记载,本事未详,佚”(见是书下编《传奇》五)。按:传奇《新嘉驿》,当是记明万历末年会稽一女子遭遇事;其有诗与序题于新嘉驿壁,故名。考虑“新嘉驿”三字,既非典故,又无甚文学深意。它可能是古代一驿站名。查《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得知:“新嘉驿,在山东滋阳县西北四十里。”  相似文献   

4.
《三教偶拈序》署名“东吴畸人七乐生”,此为冯梦龙之别号。《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结尾诗署别号“髯翁”,此为冯梦龙晚年所作小说中诗的别署。冯梦龙编撰的《智囊》辑录王阳明的生平事迹,其中不少写入《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中,两书对王阳明的评价也完全一致,这是冯梦龙作《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的重要旁证。  相似文献   

5.
《御定渊鉴类函》收有未见于文集的王阳明史论佚文《四皓论》。本文通过考索王阳明相关文献指出,他多于诗作中援引“四皓”故事以言自身“退隐”之志,而史家所载“四皓”故事,确有不足为王阳明援引为同道之处,故而作《四皓论》以稽考相关史实对于研究王阳明而言实有其必要。  相似文献   

6.
<正>“七姓瑶”聚居在辰溪、溆浦、怀化交界的罗子山一带,总人口不到3万人。清乾隆三十年《辰州府志》载:“后汉书宋均传,辰阳俗,少学者而信巫鬼。”“东汉宋均掌辰阳时,地杂瑶俗。”“自汉迄今千余年,朝廷声教所讫,风移俗易。”可见古时辰溪有许多瑶族习俗,如信巫鬼、禁食狗肉等。自明、清以来与汉人通婚,某些习俗已与汉族融合,正如米氏族谱所载:“杂居民间者,服食居处与民同。”“庆吊与俗,易齐人楚语。” 但在某些方面,“七姓瑶”还保留着一些独特的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7.
从前期《大学古本原序》与《大学古本旁释》的“诚意”之教,到后期《大学古本序》与《大学问》倡导的“致良知”说,王阳明的大学思想是由初创逐步发展到成熟的。其间,既括了王阳明恢复《古本大学》并推崇其为达到“万物一体”的道德境界的“大人之学”的努力,也包括了王阳明对《大学》思想内容的重解,以服从其心学体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文明书院落成后,毛科延请被谪贬龙场驿的王阳明至书院讲学。这是王阳明在贵阳讲学的开端。席书任职贵州后,继续礼聘王阳明至书院讲学。在延请王阳明来贵讲学过程中,席书与王阳明通过书信互动,而相识相知。在聆听王阳明讲学后,席书的道德学问有了巨大转变,不仅在学术上深受阳明心学影响,而且政治上积极向朝廷举荐阳明担任要职。在此期间,席书与王阳明结成了知己和道友,成为阳明心学发展史上重要一员。  相似文献   

9.
王阳明是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把思想文化与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龙场悟道”是王学的起点,龙岗书院是王阳明最先创办的书院,《教条示龙场诸生》和《龙场生回答》奠定了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并在贵阳文明书院“始讲知行合一”,“龙场悟道,贵阳传道”,王学走遍天下。王阳明教育思想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一是“树人”,二是创新。  相似文献   

10.
郭沫若与王阳明之间的瓜葛,是件颇难言说的“公案”.其难处在于:镇压农民起义的封建地主阶级刽子手,论证封建“天理”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王阳明竞一再受到郭沫若的热情“礼赞”:留学初期敬仰他“学行万古”;二十年代颂扬其精神“如象太空一样博大”:三十年代,仍“相信他终不失为找们民族发展中的一个杰作”.但是,从字里行间也可以看出,郭沫若“礼赞”王阳明时,并不是那么“理直气壮”的.他解释说,他是在身患重疾,“悲观到了尽头,屡屡想自杀”的人生关头接触王阳明《全集》的,当时“是以彻底的同情  相似文献   

11.
王阳明在传统文化中所代表的哲学思想,在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王阳明与贵州的渊源从他被谪贬贵州开始,在龙场驿任职期间,王阳明对贵州文化发展带来的影响是极大的。继程朱理学之后,阳明心学是中国传统儒家学说发展的又一个高峰,王阳明在贵州开启的文明开化之风,将个人的不幸转化为民族的大幸,造福后人,福泽后世。试探讨王阳明和贵州的渊源关系,在研究王阳明被贬谪贵州期间的功绩的过程中,挖掘二者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本文立足于《天圣令》的相关记载,对唐代驿丁制进行新的考察。《天圣令·厩牧令》中的唐34条涉及了驿丁制度,其内容不见于传世史料,故其学术价值不言而喻。这条令文规定了驿丁的征派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在唐代,往往跨州征派驿丁。但据《天圣令》所载,唐令颁布的时期,跨州征派驿丁的形式,已经完全变为纳资代役。再者,驿丁不负责驿田的种植,驿田是由附近百姓佃种的,驿田中种植的作物,包括驿草和粟粮。  相似文献   

13.
道教内丹学与王阳明“致良知”说徐仪明王阳明对修习道教内丹导引之术非常重视,其《年谱》中多有记载。内丹本为一种养生延命之学,王阳明却使之成为“致良知”说的组成部分。王阳明如何将道教的修为与儒家的心性学说紧密结合在一起呢?这里拟作一点粗浅的探索。1当然,...  相似文献   

14.
龙场悟道,王阳明正式确立了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提出了“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和“知行合一”两个命题。之后,他开始对朱熹注解的《大学》发生怀疑,转而信所谓古本《大学》。《王文成公年谱》(下简称《谱》)载:“先生在龙场时,疑  相似文献   

15.
亲民说是王阳明学说的三大内容之一,但学术界的研究相对薄弱.王阳明亲民说的提出是最对朱熹改《大学》古本的“亲民”为“新民”而发,主要观点有二,一是亲民与明德一体的天地万物一体说,二是为政在亲民之说,体现王阳明在政治上切实关爱人民的精神.  相似文献   

16.
王阳明以"真三不朽"的伟业彪炳史册,深刻地影响了明中叶以后中国历史的走向。王阳明作为古代圣贤的典范,其影响之大,除了其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和人格魅力外,与《王阳明年谱》的编纂和广泛传播有着密切的关联。《王阳明年谱》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凭借文学的虚幻艺术、叙事艺术和杂糅艺术,更加凸显了王阳明致"圣贤"的形象,其中关于"天道"与"人事"、"良知"与"邪恶"、"现实"与"诗意"的叙事框架显然是受到《史记》等历史文献的影响,并成为后世塑造和解读王阳明艺术形象的文献依据。《王阳明年谱》博大精深,其所包含的文学价值已成为王学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7.
位于湖南省辰溪县辰阳镇铜湾溪村的丹山临江崖壁上,分布着一处面积超过1 500平方米的摩崖石刻群,汇集了包括明、清、民国三朝约400年历史中的近20方石刻,其中保存较为完好的主要有明人胡松的"壁立万仞""钟鼓洞"、徐珊的"夳古遗音"、徐廷绶的"碧水丹山"、清代无名氏的"丹山洞"、民国田镇藩的"五溪锁钥"题刻,和明人曾才汉的《奉和阳明先生题钟鼓洞韵》、陶钦夔的《过钟鼓洞步阳明先生韵》、郑烛的《过钟鼓洞步阳明先生韵》诗刻。丹山摩崖石刻群的形成,得益于丹山所处大酉山的名山效应、王阳明的名人效应以及丹山所处的地理位置与地形特点。丹山摩崖石刻群因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形态多样、艺术价值高,而于2011年被列入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8.
王阳明《晚到泺泉次赵松雪韵》、《御帐坪》、《题壁》、《瑯琊题名》、《与秦凤山书》、《乌镇晚泊》等六篇诗文,或为现行《王阳明全集》所失收,或可补其不足,均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新作文》2006,(3)
我国古人有所谓“格物致知”说。即通过穷研事理而获得知识。这种说法本无可厚非,但认识不当则很容易陷入唯心论。据明代学者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记:他与一钱姓朋友谈及古圣贤“格天下之物”事,便指着亭前竹子,让钱友去“格看”。钱友从早到晚坐在竹子前.竭尽心力,过了3天也没“格”出什么来,人却病了。王阳明认为是  相似文献   

20.
教坛新秀     
祁玲娟年龄:30岁学历:大专职务:语文教师职称:小学高级教师爱好:看书、听音乐、赏国画最喜爱的书:《罗兰散文》《王阳明全集》工作单位:浙江绍兴市鲁迅小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