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教学上任何一次成功的尝试,都离不开许许多多闪光的细节。课堂教学是由许多教学环节组成的,而每个教学环节又是由一些教学细节组成的,一堂课最能体现教学效果的莫过于课堂中那些闪光的细节。在积极推行新课改的今天,要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首先应该从语文课堂的教学细节抓起。一、关注课堂导入语的设计细节"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们一定要关注课堂导入语的设计。导入语的设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是真善美的统一,美的境界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语文课堂教学对美的追求,就是师生对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的追求。从整个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上看,语文教学美在何处?首先,美在和谐。和谐是各种相关因素配合恰到好处的结果。语文教学中,涉及的因素很多,只有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美的境界才可能形成;只有当师生的配合创造了一定的美的情境的时候,才具有美的特性。请看下面两个例子,讲授《夏天也是好天气》一课时,导入新课后,便从标题的理解开始,然后,布置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写“夏天也是好天气”的句子。一会儿,学生都找出来了。老师就…  相似文献   

3.
教学是一门艺术,活堪称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追求的至上境界,它通过教师教的艺术处理,使学生在学的境界中体验到教学艺术的美,从而实现教学艺术的审美价值。要使语文课堂活起来,关键在于教师。达到活的教学境界,教师应该是作茧而不自缚,追求刻意感觉的无意化。如果教师能达到教活的境界,学生的学活就不成问题了。下面结合实践论述实现活的至上境界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教学是一门艺术,"活"堪称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追求的至上境界,它通过教师教的艺术处理,使学生在学的境界中体验到教学艺术的美,从而实现教学艺术的审美价值。要使语文课堂"活"起来,关键在于教师。达到活的教学境界,教师应该是"作茧而不自缚",追求"刻意感觉的无意化"。如果教师能达到"教活"的境界,学生的"学活"就不成问题了。下面结合实践论述实现活的至上境界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杨利华 《考试周刊》2013,(22):50-50
<正>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入是课堂导入的前奏,是艺术中的艺术,是一出戏的"序幕"。导入语,又叫导语、开讲语,俗称开场白,是教师在讲课之前围绕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的简练的教学语言。好的导入能集中学生注意力,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老师所说:"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一段生动形象的导语,会像一股伴随美妙音律的涓涓甘泉,流进学生的心田,潜入他们的记忆深处,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那么如何设计好一堂语文课的导入呢?  相似文献   

6.
陈治国 《西北职教》2007,(12):44-44
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更好的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我们每个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笔者认为,用恰当的方法导入新课,将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化学教学中导入新课的做法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而艺术的魅力往往是与风格联系在一起的。著名文学家歌德曾经指出:“风格,这是艺术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其实,作为艺术高度成熟标志的风格,也应该成为小学语文教学追求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课伊始,趣即生”是笔者追求的教学境界,笔者平时很注重小学语文导入的艺术.使得学生集中注意。较快的进入学习状态。导入,就似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笔者讲求的课堂导入目标是:“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用磁场吸引住学生.接下来的教学就顺理成章?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在2005年《奠基中国》的晚会上,数学特级教师,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张思明有一番精辟的语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的,只有倾注真实情感的教育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也早有教诲:“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最有效的教育应该是无痕的,是让孩子浑然不觉他是在受教育。”确实,语文教学“功夫在诗外”,如果我们能用真实的、自然的、含蓄的艺术手段,让学生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氛围中,体会武学中“无招胜有招”的课堂境界,那将会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这也是我们课堂教学不懈的追求。本文试从…  相似文献   

10.
浅谈导入语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入语,或称导语,是教师上课时的“开场白”,是引导学生登上知识宫殿的台阶,是开启学生兴趣闸门的金钥匙,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语更是艺术中的艺术,每一节课开场白的好坏关系到是否能充分利用课堂每一分钟,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设计好的导入语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导入是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它的一个重要艺术特征是引起学生兴趣,有了兴趣,教学就有了动力,教学过程就有了活力,也就成功了一半,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导入语的设计。当然,如何导入,要因文而异,有的课文语言很美,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声音、动画来辅助导入;有的文章则可以在其题目上做文章;有的文章故事性很强,可以借故事引故事……投下"导入语"这颗石子,要预测到它能否激起学生情感、思维的浪涛。  相似文献   

12.
一、对教学艺术概念的基本概述教学艺术,作为一个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广为人知的概念,被普遍地运用着;同时,也作为一种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至高境界,被广大教师不懈地追求着。但从成效上看,教师们在教学艺术的体现上,既能在教学实践中令人信服地进行展示,又能从理论内涵上  相似文献   

13.
蔡玲 《成才之路》2012,(24):43-44
正语文课堂教学相比其他学科来说更强调艺术性,而课堂中首先应该出彩的部分应该是导入这个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在每节课一开始的导入语是整个课堂的开场白,好的开场白能迅速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产生灵感的火花,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立即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而平淡无奇的开场白一开始就让整个课堂处于沉闷的氛围中,任你后面表现得多精彩,学生注意力都很难一下子集中上来。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中的导入艺术是至关重要的,掌握形式多样的、简洁高效的导入艺术,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具备的基本专业素养。下面,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初中语文课堂导入艺术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门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师巧用导入语,妙用过渡语,善用机智语,用艺术的语言去点缀课堂,语文课堂教学将会妙语升华,灿烂异彩。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中,高水平的导人语,会一石激起千层浪,能造成巨大的磁场,深深地吸引学生,提高教学的效率。那么,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设计怎样的导入语才能有更高的教学价值呢?这应该是我们一线教学人员好好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毛利海 《成才之路》2011,(19):46-46
课堂导入是教学过程的开始阶段。良好的导入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和学生认知水平的整体考虑,导入环节的把握,反映了教师对物理学科的理解和对物理教学过程的把握。物理教学导入设计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幼师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数学教学为例,阐述了数学课堂教学艺术是教师追求的特殊境界,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每个环节都应该讲究教学艺术。数学课堂教学艺术永无止境,需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8.
导入语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语文教学怎样导入却是一门艺术。本文从导入的作用、要求、方法等方面入手介绍了导入语的技巧,以便为语文教学导入语的设计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真正高效的语文课堂应该对学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所以,它应该由过去的"教语文"转变为"学语文"的课堂模式,追求一种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成为课堂的总导演,设计好每个教学环节,用智慧的教学策略,让课堂更有效。一、导入激趣,引人入胜每位教师都希望学生带着一种高涨饱满的情绪去学习和思考。所以,课堂的起始环节——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精彩的导入会激发起学生无穷的求知欲望,会像一把钥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追求一种人格化境界。所谓阅读教学的人格化境界,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所追求并努力达到的培养学生最完美最理想人格的一种状态。语文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教育”(钱理群语).要为学生打下精神的底子,要培育学生高尚的内在精神.要教育学生去追求真善美。因此.阅读的过程,不仅仅是培养阅读技能的过程,还是学做人的过程,是学习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