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幼儿园教育活动是一种教师和幼儿共同的话语实践活动。在有些教师的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话语权彰显得多一些;而在有些教师的教育活动中,幼儿的话语权彰显得多一些。福柯认为,话语不仅是一种实践,更是一种权力。一个个体在言说的同时,就是在实行着对听的“符号暴力”。如果在教育活动中,作为言和作为听的身份能够实行有效的互换和轮流,从而带有某种对话的意味,那么对话双方就是在寻求着一种在已有“前经验”基础上的“视域融合”。如果在教育活动中,话语实践出现了不对称,一方始终在言说,而一方不得不处于听的位置时,“话语霸权”就生成了,它就是作为强势的一方对作为弱势一方的话语入侵。  相似文献   

2.
规训权力的作用——洛丽塔的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尤其是其中的规训权力理论,来探讨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在亨伯特和洛丽塔这张权力关系网络中,规训权力是怎样实施,怎样发挥作用的;在亨伯特话语之下,洛丽塔的话语权力怎样被剥夺,洛丽塔怎样被边缘化,成为"失语者".  相似文献   

3.
师生关系是教育中的基本关系,主要包含教学关系、管理关系、人际关系等。自习课中的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管理关系。基于福柯的权力与规训理论审视自习课中的师生关系,发现教师在管理权力运作过程中,有借助教育技术的过度监督、权力话语标签化、监督目的与形式本末倒置、监督分权异化等现象和问题。纠正权力的运作偏差,需要合理借助使用现代技术,助力师生双向交流;警惕权力话语,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把监督作为手段,让引导成为目的;适当放权,借助规范的力量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田国秀 《中国教师》2008,(17):16-18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对教育教学活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学校生活中,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师生之间的权力关系是一个极其关键的因素,但因为它相对隐蔽,变化不居,往往被人们忽视。“规训”(discipline)是法国思想家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一书中使用的概念,用以概括近代以来一种新型的管理权力与特殊的权力技术。福柯认为,现代学校是一个典型的规训机构,规训权力渗透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师生关系。本文借助福柯的权力研究视角,解剖现代权力作用下师生关系的一些变化与特点。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话语权力的反思与重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霸权剥夺了学生的话语权力,使课堂失去生机与活力,抑制学生个性充分自由地发展。新的课堂教学话语权力应由教师独享走向全体课堂成员分享。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课堂教学观,在对话交流中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还学生以言说的权力。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课堂话语权力是指在多种因素影响下,教师的课堂教学话语中所蕴含的影响力,控制和支配教学过程的无形力,同时也是教师和学生互相追求课堂话语权力的结果。教师的课堂话语权力表明,师生关系若仅仅是一种道德权力、专业权力与法制权力关系,那么,教师的话语权力表现更多的是冷漠与机械的操作,很难想象一个控制欲望较强的教师会有精彩的课堂教学生成。因此,建构教师课堂话语权力,只有从权威性到主体性的教育教学转变,从主体性到本真性的教育教学转变,才能体现教师人格魅力的权力,彰显教与学情境中和谐的、动态的生命力,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作为样本统计源,对2000年以来有关教学话语权的文献进行检索,运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教学话语权这一主题的研究从文献概况和主要研究内容两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研究者或依托新课程改革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为旨趣,或依据福柯权力话语理论,或基于对话理论,围绕教师话语霸权、教师失语、教师话语异化及消解展开积极的探索和研究。今后,需拓展研究对象、加强本土化研究、增加多学科与跨领域的研究、扩大研究规模、加大高层次的资助力度、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结合,以促进我国教学话语权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独辟蹊径,其规训权力在教育中的蔓延,使得规训教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特征。规训教育在学校中的成功运作显然应归功于规训技术的隐性实施。规训教育的内隐化、扩大化及其劣根性注定学校教育要向教化性教育转变。  相似文献   

9.
伊恩·麦克尤恩的作品《星期六》呈现出不同权力和话语的交锋。贝罗安利用权力凝视策略来构建自身权威,通过医学话语来劝阻巴克斯特的施暴行为,约翰以男权压迫孙女的女性意识和自由,显现出知识话语对人的道德规训;贝罗安与西奥、施特劳斯开展政治谈论,在博物馆面对首相失声,突显权力话语对个体的政治规训;黛西与贝罗安争辩伊拉克战争的合法性,是女性和男性话语的对立,隐喻欧美对中东地区的政治压制,折射出西方国家操控权力,实施帝国霸权和文化扩张的本质,体现西方社会对伊斯兰国家的文化规训。本文以福柯理论解读《星期六》中多元化权力场域,揭示权力话语运用政治、道德及文化合谋对人和社会实施多重规训,折射出麦克尤恩对现代社会人的生存处境的思索。  相似文献   

10.
话语是人类信息生成. 储存与传递的载体,它存在主体性学校话语和主体问学校话语两种时态、两个发展阶段. 主体性话语是近代理性启蒙的产物,是以诸主体间社会交往的分离为特征的,体现的是一种专制性话语关系. 学校主体间话语是后工业时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是以学校内部多元话语主体理念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础,教师、学生与其言语对象平等对话交流,自我建构并生成知识、经验,信息的一种行为过程.学校主体问话语反映了民主性学校话语关系. 教育民主是学校成员平等建构、生成生活经验的过程,反映在教育体制、教育权利和教育交流几个方面. 教育民主的核心表现在话语关系上,教育民主的本质就是主体间话语.  相似文献   

11.
大学外语课堂教学作为语言教学本身,是20世纪思想家福柯所提出的“话语权”理论的一个典型的语境。在大学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存在“极度的话语权”,而学生的话语权则普遍缺乏,这种现状体现了目前教学中师生权力的不平等。要回归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话语权”,广大教师就应为课堂教学“话语权”寻找一个平衡点,即转变教师角色,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和课堂激励机制,针对不同群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主动的、和谐的、宽容的、注重人文关怀的课堂环境。  相似文献   

12.
张心翠 《培训与研究》2008,25(1):104-107
作为批评话语分析的代表人物福柯认为教室是最好的权力运作场所,所以教师话语也是批评话语分析关心的主题之一。因此本文的目的就在于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视角来细致分析大学英语课堂话语,试图揭示隐藏在教师话语中的权力关系,并希望能使人意识到语言是如何帮助教师获取这种主宰地位的。同时本文提倡教师应该在极度权力和完全无权力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从而真正有效地促进语言学习。  相似文献   

13.
论课堂社会的话语场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学处于一个话语场域中,教学话语具有精制编码和话语霸权的特征。话语权是课堂权力资源最核心的部分;教师通过宣讲、问答、命令和说教等方式掌握着话语的主动权。表情、体态和课堂的各种空间语言并不沉默,亦彰显着丰富的话语意蕴。  相似文献   

14.
对于“话语权”认识的模糊不清造成了实践中的尴尬。话语权包括话语权利和话语权力两个方面。教师和学生同等拥有话语权利。教师话语权力既是制度赋予的,也是教师的专业水平所赋予的。教师话语权力和学生话语权利之间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张力,后者常常会造成前者的失语或转换。  相似文献   

15.
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强调权力并非都是否定的、压抑性的,而是肯定的、生产性的,这一观点帮助我们重新认识教师话语权力问题。通过对教师话语权的性质分析,有利于帮助我们弄清"教师话语霸权"、"教师中心化"之说;也有利于优化教师话语及话语权,从而更好地推动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堂中的教师话语权力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师的话语植根于语文教育之中,表现为一定的话语权力,如果失控,即拥有话语霸权。课堂教学之中的教师话语中心意识、话语内容的规定性、话语形式的选择性、时间分割的单一性、话语评判的专横性是其权力的集中体现。它的强势存在使语文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滞后于时代要求,极大地阻抑了学生个性话语的生成,带来了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消除话语权利的泛滥,合理合法地运用话语权利,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17.
论福柯的三维话语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福柯的话语理论不是知识话语、权力话语某个单一维度,而是一个话语系统。这个话语系统是由知识话语、权力话语、生命话语三个维度共同构成的。知识话语关注的是真理自身形成的问题,权力话语关注的是作为整体的社会关系规则的问题,生命话语关注的是经验主体建构理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e authors detail the discourse patterns observed within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classes at specialized STEM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high schools. Analyses reveal that teachers in mathematics classes tended to engage their students in authoritative discourse while teachers in science classes tended to engage students in dialogic discourse. The authors examined variations in the type of discourse in relationship to the discipline being taught, the educational level of the teacher, and course requirements were also explored.  相似文献   

19.
课堂互动是学生积极学习并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教师对课堂话语权关系把握直接影响到与学生语言互动的数量和语言质量。从学生学习知识的默契到教师引导性的互动直至学生自主性的话语权掌握是语言学习的基本过程。虽然教师始终是课堂话语权的掌控者,但教师应在互动中引导、扮演适宜角色,以协商等方式掌控课堂的话语。教师适时地把课堂话语权交给学生,将会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和实践知识的能力以及积极去探索和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