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 紧张与松弛是一对矛盾。若松紧有度、张弛得法,两者相得益彰,这对矛盾便行将统一。体育课课末进行放松活动,就是为了解决教学中身心活动的张弛矛盾,求得二者的统一,使体育教学之功效充分体现出来。具体说来,  相似文献   

2.
谈体育课的教学节奏叶广泉(杭州市第四中学310002)体育课教学中的节奏,包括教学过程中的速度、张弛,即课堂教学的“紧张度”。另一方面也涉及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规律性的变化,这就构成了体育课的节奏。体育课讲究教学节奏的意义在于:不...  相似文献   

3.
<正>体育课堂原本热闹,学生也只有在热闹、轻松、愉快的状态下才能学得更好。但是,如果学生整节课热闹过头,学生的技术学习、思考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出现无效的学习。那么,如何营造课堂积极的运动气氛,才能既真正地落实技能教学,保证运动负荷,又使学生的运动积极性高涨?如何让体育课堂张弛有度,使学生做到张弛有度,动则精神,动而愉悦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提出了课堂运动气氛的调控方法。  相似文献   

4.
背越式跳高的助跑节奏及其影响因素和训练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俊 《辽宁体育科技》2002,24(1):15-15,17
助跑的节奏是由步长和步频变化所决定的。合理的助跑节奏应该是起伏有致、张弛交错、快慢适宜,它是经过跳高运动员长期的、有计划的练习形成的。最后几步速率的提高是在保持步长,加快步频的情况下获得的,并使最后一步节奏达到最快。比赛中,影响助跑节奏的因素很多,但运动员的专项耐力和心理状况水平是其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弈之乐     
钱一村 《围棋天地》2006,(13):74-74
古人云:“弈之道,兵道,佛道,仙道也。”就是指下围棋的人各自不同的气质、风格。落子稳健,步步为营,以思维缜密有序著称,这是“兵道”;态度平和,不贪、不躁、不嗔,无须杀个天昏地暗,只要略胜一筹即可,此为“佛道”;若即若离,轻巧腾挪,让对方找不到攻击的要点,实为“仙道”。我虽然对“佛道、仙道”十分神往,但棋力浅薄,不能深刻体会其中的妙处,仅是“兵道”就让我百般玩味了。  相似文献   

6.
紧张与放松是一对矛盾。若松紧有度,张弛得法,两者相得益彰。体育课进行放松活动,就是为了解决教学中身心活动的张弛矛盾,求得二者的统一,使体育教学功效充分体现出来。具体说即为了及时解除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身体紧张状态,让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肌肉、关节韧带等在运动后得到松驰与养息;循环系统及时恢复生理活动常态,运送营养物质、补氧债,得以恢复疲劳;转移大脑皮层相应的兴奋中心,从而达到强身壮体,健脑益智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体育课教学中的节奏,包括教学过程中的速度,张弛,也就是课堂教学的“紧张度”。另一方面也涉及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它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规律性的变  相似文献   

8.
本然与超然--论传统武术技击的诡道与圣道(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事实解说与理论推理相结合,分析了传统武术技击的指导思想从单一的诡道到圣道加盟的逻辑过程,阐释了诡道与圣道的真实内涵,并对人格与功夫、圣道的统制与诡道的僭越、道德与规则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就历史信念而言,诡道乃是传统武术技击的工具理性,是本然的;而圣道则是传统武术技击的价值理性,是超然的。没有圣道的加盟,作为工具理性的诡道将必然上升为传统武术技击的价值理性。我们应该谨防诡道对圣道的僭越造成理性定位的错失或使价值理性成为工具理性的附庸。确保圣道对诡道的永久统制,同时又必须严格界分道德与规则的实践领域。  相似文献   

9.
本然与超然--论传统武术技击的诡道与圣道(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事实解说与理论推理相结合,分析了传统武术技击的指导思想从单一的诡道到圣道加盟的逻辑过程,阐释了诡道与圣道的真实内涵,并对人格与功夫、圣道的统制与诡道的僭越、道德与规则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就历史信念而言,诡道乃是传统武术技击的工具理性,是本然的;而圣道则是传统武术技击的价值理性,是超然的。没有圣道的加盟,作为工具理性的诡道将必然上升为传统武术技击的价值理性。应该谨防诡道对圣道的僭越造成理性定位的错失或使价值理性成为工具理性的附庸。确保圣道对诡道的永久统制,同时又必须严格界分道德与规则的实践领域。  相似文献   

10.
这场激烈的冠军争夺,演绎了一场经典的CS比赛。在de_inferno这张公认的最为公平的地图上,双方无论从战术思想还是站位、搭位,都给我们做了教科书式的演习,比赛中的两支队伍的战术灵活多变、张弛有度,及时的换防补防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强者风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体育与健康之间各自概念的内在发展过程的陈述,分析两者之间内在联系.具体从"学校体育"、"社会体育"、"高校竞技体育"三方面,探讨了健康如何与体育结合,体育究竟能解决健康的哪些问题,以及如何在体育中促进健康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论体育研究的思维方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从体育研究的思维方式着手,依据不同分类标准尝试找出体育研究的思维方式,同时作出论述和分析;提出体育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进行一些反思和讨论。全文有利于了解我国体育研究的方法和特点,有益于体育研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关注原东德体育转型的文献中,很少有聚焦在体育社团和组织变迁方面的历史学研究。本文利用德国体育史中心的资料,探讨了原东德地区的图灵根州的体育俱乐部和相关组织在柏林墙倒塌前后的变迁过程。本文通过马格德堡俱乐部的个案,介绍了原来的东西德的体育组织在制度和文化上的差异。最后,通过一些宏观体育数据的比较,从体育设施、体育政策和体育文化等层面探讨了两德合并之后原东德地区的体育发展程度依然落后于原西德地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从体育慈善的内涵入手,分析研究我国体育慈善事业目前的状态,指出了我国体育慈善事业当前面临的现实困境主要是体育慈善力量弱小,缺少体育慈善榜样人物,受相关法律制度限制,体育慈善组织体制不健全。旨在通过研究寻找我国体育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促进我国体育慈善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研究认为我国体育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大力弘扬体育慈善文化,普及体育慈善意识,建立多元化的体育慈善监督体系,加快建设体育慈善法律制度,建立健全各类体育慈善组织。  相似文献   

15.
对集美区居民健身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抽样调查、数理统计、综合研究等方法,对集美区的体育设施、居民的健身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出我区居民的体育观念、体育意识、体育消费的特点及学区体育模式在我区开展的可行性。认为集美区居民对体育功能具有正确的、全面的认识;体育方式为突出个性的自发行为;体育消费在逐步提高。闲暇时间有限、设施不健全是制约全民健身计划进一步实施和影响居民体育人口数量的客观因素。学区体育模式将是我区推广终身体育的极佳方式。  相似文献   

16.
德国体育联赛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波 《体育与科学》2007,28(5):59-64
采用文献综述法和调查访问法,对德国体育联赛体系做了详细研究和介绍,重点分析了德国体育联赛的结构、项目、组织和作用等4个方面,并通过对职业体育联赛和业余体育联赛的实例分析,说明体育联赛和体育俱乐部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是促进竞技体育水平和群众体育开展的重要渠道,以期对我国体育联赛和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结合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形式,分析了体育教研开展的方式,并针对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特点,探讨了小学体育理论教学与体育科研统一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重庆体育产业现状及快速发展增长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统计等相关研究方法,对重庆地区体育产业发展总体现状以及所属三大经济圈(都市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及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进行调查研究,探讨推动重庆体育产业发展的快速增长点。结果表明:重庆体育产业在体育旅游、相关体育赛事、体育彩票及休闲体育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航空体育运动在我国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探析了积极开展航空体育的意义,并结合国内外航空体育发展的趋势,提出了航空体育目前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认识问题、体制问题、空管问题和社会化问题是目前阻碍我国航空体育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扩大航空体育的宣传和推介工作、走社会化发展的道路等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国体育产业历经二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发展、运营体系,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与世界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的发展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一差距与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年限和改革路径有很大关系。本研究采用逻辑推理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美国等体育产业发达国家的发展态势,分析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学理探讨和实践发展,指出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根本在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文章指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二者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补充和交替发挥作用的关系。政府对体育公共服务上的定位主要表现在提供的机会均等,机会均等所保证的应该是大众体育权利分配上的程序平等,而并不保证结果的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