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持人: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类。今天,由于我们的教育仍然未能跳出应试教育的羁绊,劳动教育实际上被淡化了,会劳动、乐吃苦的同学越来越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已不再是笑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油瓶倒了不去扶”的现象,也绝不是个别。今天我们举行“劳动创造世界”的主题班会,让我们一起来重新认识劳动创造世界的重要性,体味劳动的乐趣和光荣,做手脑并用、能文能“武”的现代青少年。第一部分:以小品表演的形式,表现孩子们从小学到高中劳动观念慢慢淡化三个连贯的小品:(也可以制成动画课件)几个小学生唱着《…  相似文献   

2.
梧桐 《家教指南》2003,(4):44-45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崇尚成功的社会,至少,出于急功近利的心态,人们或多或少地对平凡怀着几分不以为然。每个孩子都曾面对同样的提问:长大后做什么?现在的孩子思想活,眼界开阔,说起自己的将来都头头是道:有的要做科学家,有的要做大老板,有的要做医生,有的要做工程师……可是,几乎没有孩子要做工人、农民,更没有孩子要做邮递员、清洁工。毋庸讳言,邮递员、清洁工的工作终究是要有人去做的,但似乎是有意无意地,我们把身边的普通劳动者划入了不成功者的行列。于是,孩子便开始看不起劳动,看不起最普通的劳动者。平心而论,出现这…  相似文献   

3.
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劳动课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高尚的品质,劳动课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必备的劳动品德,劳动课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4.
前几年,在省城某重点大学任校长的老乡回家,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年暑假,他们学校请来一个外国教授搞一个合作项目。这教授把他的儿子戴维也带来了。戴维读二年级,很喜欢打乒乓球。刚好住处附近有一个教工体育馆,他可以随便进去跟大人、小孩一起打。有时候打得晚了,管理员要先回家,就让戴维把乒乓球拍带回去自己保管。大家都很喜欢这个戴维。有一天,戴维发现由自己保管的乒乓球拍丢了一只。怎么办呢?管理员跟他说,不要紧,丢了就丢了,乒乓球室哪一年不丢失几副球拍?这是合理损耗。戴维还是闷闷不乐,就把事情告诉了爸爸。做教…  相似文献   

5.
钱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一直被视为一个怪物,人们不肯轻易地跟孩子谈“钱”,认为“钱”会腐蚀孩子,会让孩子变得世俗、不可造就。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钱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该不该让孩子知道钱?怎样向孩子正确解释钱?如何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这些已经成为很多家长无法回避的问题。新学期开始,记者在市区几所学校,就“该不该教孩子花钱”这一课题,在部分家长、老师和学生中间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劳动与技术课是实践德育理论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劳动实践对于学生劳动观念和优良品德的形成有着重大的作用。劳动与技术课同其他文化课相比,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实践性强.二是教育性强。劳动实践是思想教育的基础。思想教育又寓于劳动实践之中,两者相辅相成。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试行)中就明确指出:要“以劳树德”.要“思想教育寓于其中,人文因素有机渗透”,要“注意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针对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特点。在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各年龄段身体素质情况,开展劳动观念养成教育。进行劳动技术理论培训,增强实践操作技能,提高逻辑思维水平,通过参与学校学生日常管理,增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强自立、自信自爱意识。做生活的强者,做事业的强者,在择业创业就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8.
刘淑英 《山东教育》2003,(36):59-59
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劳动的欢乐是生活的美”(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孩子认识劳动的伟大意义,培养热爱劳动及劳动者的积极情感,养成劳动的好习惯,是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一、让孩子体验劳动乐趣,树立劳动观念劳动是一项艰苦的事情,它不像游戏那样轻松舒适,但劳动本身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要善于让孩子体验到里面的生活情趣,这是养成自觉劳动习惯、体味劳动真正价值的前提。如包饺子时从孩子玩面团而教他学包饺子,等品尝时特别让孩子亲口尝一尝自己包的饺子,大人也夸赞他包的饺子真好吃。再如,同孩子一起整理屋子、打扫卫生,之…  相似文献   

9.
劳动观是人们对劳动总的认识和根本看法。近年来网络直播行业兴起并迅猛发展,在网络直播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劳动观存在对于劳动意义的认识不足、对于劳动态度的端正不足和对于劳动精神的养成不足等现实问题。优化网络直播影响下大学生劳动观念的培育路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更新培育理念,全面理解劳动意义;改进培育方法,积极端正劳动态度;优化培育环境,深入弘扬劳动精神。以便增强大学生劳动观培育的有效性和时代性,促进大学生在网络直播环境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想花钱自己挣”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不管家庭是否富有,12岁以上的男孩都要通过修剪花木、送报、刷盘子等挣零花钱,女孩则可以通过做小保姆挣钱。有些州立学校为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要求学生必须不带钱到外面独立生活一周方能毕业。家长非常支持学校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小学劳动课是向小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其目的是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劳动课内容的特点结合生产、生活的实际及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提高劳动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劳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技能的教育。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加快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条件的改善,加之家长对学生的溺爱,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农村学生不爱劳动.劳动观念差:不会劳动,劳动技能低;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浪费、破坏现象较为严重。过去“爱劳动、会劳动、懂珍惜”是农村学生的最大优势特点,现在正逐步丧失。  相似文献   

13.
":息壤开心农场",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念,使学生学会使用多种劳动工具,学习了田间劳动的基本技能,也启迪了学生的创造性劳动思维,同时使学生拥有强壮的身体、健康的体魄。  相似文献   

14.
劳动不仅是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义务,同时也是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权利,当然也是一个人谋生的手段,是一个人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表现形式.因此,对学生加强劳动教育,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是学校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在劳动教育中教师必须强化"四结合",努力提高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5.
导致我国青少年缺乏创造力的主要原因是教育观念和劳动观念的后。开展设计普及及教育 提高青少年创造力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17.
长期以来 ,由于“应试教育”的客观存在和发展 ,劳动技术教育在中小学尤其是在小学里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致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节。其结果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劳动观念淡薄 ,厌恶劳动 ,高分低能 ,学而无用 ,有的甚至连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没有。国家提倡实施素质教育以来 ,劳动技术教育得到了重新定位 ,但由于一些学校还不能彻底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的束缚 ,使劳动技术教育仍然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以致收效甚微 ,社会反响差。忽视劳动技术教育的种种严重弊端 ,为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一转变教育观念 ,是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观…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当代青少年学生产业劳动观念淡薄的原因,并提出增强其劳动意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劳动社会学的视角对大学生的就业观、职业观、婚姻观、家庭观、组织观教育做了探讨,希望高校利用劳动社会学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展大学生观念教育。  相似文献   

20.
前一阵,我在晨间检查中发现班内的芳芳口袋中有一叠钞票.其中竟然有一张超过十元的人民币。晚上这位家长告诉我一件更令我吃惊的事:他发现女儿常不经大人许可.擅自拿家里的钱送给同伴.和她们一起去买零食吃,教育了几次都不起效。我知道他是个公司老板,条件优越,有钱放在家里,孩子取钱很容易。他为此也十分困惑:“家里经济条件这么好,平时孩子的要求总是有求必应,并且家中的零食源源不断,可孩子为什么还要偷偷地拿家里的钱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