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解我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期对我校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采用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对我校2007级新生进行了调查,并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多于一般人群,有8.8%的新生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问题,男、女生和文、理科生之间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对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157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来了解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中的应用效果,为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提供依据。研究结果显示:师范类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明显比非师范类大学生严重;农村大学生比城镇大学生心理问题严重;女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要显著高于男大学生;严重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8%。由此可见,目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较为突出,应予以关注并及时干预,提供专业的心理治疗与辅导,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北京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研究   总被引:124,自引:0,他引:124  
本研究运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16PF)、“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量工具,抽样选取北京市23所高校6000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220份。结果显示北京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全国大学生,但仍有16.51%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女生的心理健康差于男生;低年级差于高年级,其中二年级心理症状最突出;农村学生差于城市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没有明显差异。个性特征方面北京大学生具有外向、开放、活泼、自信、富于幻想先进特点,但也存在缺乏务实精神、责任心不强、克制力较差、缺乏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和自我中心等不足。个性特征方面存在男女性别差异;随着年级提高学生自律性不断提高,但创造能力有所下降。本研究为高校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146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大学生整体心理问题的检出率是9.72%;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全国常模;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女生.  相似文献   

5.
编辑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SCL-90心理卫生自评量表,对河南某大学编辑专业的10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编辑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低于常模,心理健康问题多于一般人群,具有特殊性;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不如男大学生;四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不如二、三年级大学生;编辑专业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依次为人际关系、强迫症状和抑郁等。要提高编辑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校2004级2866名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青年常模,11.09%的新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同时还发现了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和不同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近10年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研究进行了分析,概述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个性特征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以往研究在测验常模、抽取样本、测验信度和效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建议有关方面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加强心理教育工作。研究结果可以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贵阳学院2000余名学生进行的各种心理健康量表测量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是比较好的,但是有一定数量的大学生因为不同原因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且,许多心理问题是因为一些思想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长期累积而导致其产生的。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9.
169名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俊杰 《丽水学院学报》2002,24(3):83-85,88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浙江省丽水师专169名2001年入学的一年级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浙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着性别差异,男生落后于女生,主要在躯体化,人际敏感,攻击性,偏执呈显著性差异,新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  相似文献   

10.
女大学生就业前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目的:了解当前女大学生在就业前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康奈尔健康问卷(CMI)以及就业紧张量表,对170名本科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在就业前期的心理健康状况上,女生得分高于男生且差异显著;女大学生的人格因素、心理健康状况与就业紧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结论:面临就业紧张的女大学生,其心理健康状况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使用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问卷(UPI)对我校2002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师专新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与其它高校相当,在性别、系际间不存在明显差异。师专新生主要的心理问题表现在自信与焦虑、身体素质与机能、人际交往、情绪与情感、自我控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联合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通过分析不同心理问题大学生对不同体育项目调节作用的认知状况,探索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与体育锻炼融合的心理干预途径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心理健康调节作用认知状况不同,进行心理干预时应结合运动项目自身独特的心理调节作用给予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宽恕水平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宽恕水平状况,并研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用宽恕倾向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析男、女大学生和文、理科大学生的宽恕行为的特点以及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结果:总体上来说,大学生的宽恕水平处于中间状态的人比较多;宽恕水平在文理科上不存在差异,在性别上也不存在差异。宽恕总分越高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陕西3所新建本科院校的504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常模,本科生优于专科生。差异显著.主要心理问题是强迫、抑郁、人际关系、焦虑、恐怖、偏执等(检出率1.98%11.11%);心理问题发生率(21.63%)高于全国大学生抽样调查结果.男、女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来自农村的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差异具有显著性(P值均〈0.05):文科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理科生,差异具有显著性(P值均〈0.05).结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其提供心理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5.
谈高职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她们以后的发展.文章分析了高职贫困女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提出了加强高职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大学专科生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大专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症状分布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大专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除个别症状外,男女生心理问题无显差异;人际关系敏感是他们的最主要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了解我校2006级普通专科(高职)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早发现、预防和治疗心理痰病,提高心理素质,完善健康人格,顺利度过大学生活,我于2006年12月对943名2006级学生进行了UPI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Ⅰ类学生占13.5%,可能有某种心理问题的Ⅱ类学生占22.7%。  相似文献   

18.
运用"SCL-90心理卫生自评量表",对河南某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102名新闻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新闻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低于常模,心理健康问题多于一般人群,具有特殊性;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不如男大学生;四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不如二、三年级大学生;新闻专业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依次为人际关系、强迫症状和抑郁等。我们认为,这与社会现实环境的影响有关;要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中专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全面掌握中专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为学校制定有关教育管理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我校心理教育咨询室,运用《大学生人格健康教育调查表》(UPI)随机对7个班级共245人(男 156人,女 89人)进行测试调查,从中发现有24.0 8%的学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一、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分析 1、 情绪稳定性差 调查显示,39.6%的学生情绪起伏过大,40、41%的学生易动怒。中专生处于青春发育高峰期,由于自身心理素质不够成熟,往往因为一些小事…  相似文献   

20.
1044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飞 《文教资料》2005,12(36):20-22
本研究运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 90)作为测量工具,抽样选取3个年级1200名在校高职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 1044份。结果显示: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全国大学生,但仍有17.3%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女生的心理健康差于男生;低年级差于高年级;农村学生差于城市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不明显。本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展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