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泰辛巴·杰斯是美国当代新崛起的独具风格的非裔诗人,曾斩获包括2017年普利策奖在内的诸多文学奖。杰斯在其诗歌作品中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众多美国非裔艺术家立传,让沉默的历史人物发声,重塑非裔历史文化遗存。他通过激进的诗歌实验构建了一种跨体裁、跨媒介的立体诗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融合音乐技法的诗体创新,诗体、文体和文类的多重杂糅,以及跨媒介的文本构建。这种独具特色的立体诗学建构源自他对美国非裔文化艺术传统,特别是非裔音乐传统的深入理解、继承和创新。同时,杰斯的诗歌创作建立在大量客观的历史研究之上,其诗作不仅是艺术家个体的自我表达,更是代表美国非裔的族群表达,表现出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承担着还原真相、重构历史、明鉴当下的文学责任。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作者对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美国文学教授尼尔森教授所作的深度访谈。尼尔森教授是美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和诗人、二十世纪美国文学,尤其是非裔美国文学专家。他著作等身,其文学评论著作五部,诗集七部,选编诗集四部,其作品曾获格特鲁德·斯泰因创新奖、美国图书奖等各类奖项。尼尔森教授对非裔美国诗歌和诗学有很高的建树,对非裔美国实验诗歌、非裔美国先锋诗学、非裔美国文学传统、音乐(尤其是爵士乐)和黑人文学、黑人文学理论和评介、种族和黑人文学等均有深刻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杰恩·柯尔特兹是美国黑人艺术运动时期以及当代重要的非裔女性诗人、口头艺术表演家和社会活动家。她的诗歌作品具有明显的黑人音乐和超现实主义特征。基于黑人布鲁斯和爵士音乐元素和表意策略的声音诗学凸显了诗歌声音文本的表现力。以现实与梦境的串联和身体器官的使用为特征的超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是诗人揭露现实问题、反抗社会不公的手段。作为一位先锋艺术家,柯尔特兹的诗歌实验以声音诗学挑战了白人诗歌传统中文字文本的主导地位,构成了对欧洲中心主义文化传统的反叛;以超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揭露现实,为被压迫群体发声;以包容的文化态度与世界非裔流散群体和其他民族对话。柯尔特兹的诗歌艺术是其政治立场的证明和进行政治反叛的途径,而她的社会民主思想也在诗歌创作和社会实践中得到升华和践行。  相似文献   

4.
詹姆斯·韦尔登·约翰逊是二十世纪重要的美国非裔作家和美国文化批评家,为美国非裔文学、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在文学创作与批评中对美国非裔创作有意识的艺术进行深刻思考,并且论述美国非裔的文学创作及其种族文化背景之间的联系。约翰逊肯定美国非裔的种族文化背景的独特价值。他呼吁美国非裔艺术家们将非裔的种族文化背景与艺术创作紧密结合,创造兼具艺术性和宝贵文化价值的作品。事实上,约翰逊对美国非裔有意识的艺术、美国非裔的种族文化背景的思考与阐释构成其批评思想的一个重要部分,提供了一扇研究美国非裔文学与文化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5.
克莱伦斯·梅杰是美国后现代文学中最多产、最多才的非裔艺术家之一,闻名于诗歌、小说、绘画、词典编纂等领域。梅杰提出了“黑人的标准”这一创作观念,呼吁非裔作家抵制白人强加于他们身上的艺术标准。他宣扬政治从属于美学标准,坚持艺术生成现实,而不是反映现实,艺术起到了指导现实的作用,其实验写作和文学跨界正是对这一诗学理念的践行。梅杰认为作品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他探索语言、身份、文化杂糅的先锋艺术和跨界创作,通过意义的不确定、反权威、去中心化、去政治化来表达意义,以艺术的形式实现对新的社会秩序的想象。  相似文献   

6.
哈吉·马都布提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非裔作家、诗人、教育家、批评家、社会活动家,还是一位出版商和黑人主题书店的经营者,一直致力于黑人公众事业建设。作为黑人艺术运动的“关键人物和发起者”,他早期的诗歌创作与黑人艺术运动中的其他参与者在诗学主张上保持了一致性,将诗歌与爵士乐相融合,大量运用黑人方言,表现出精湛的口语化技艺,使其诗歌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性;他极力表达对种族主义的愤怒,拥护暴力主张,不断地思考和探索黑人性,强调黑人性所具有的力量,把诗歌写作当成斗争的武器。不同于前期创作,他后期的诗歌显示出了冷静和温和,不再大量使用黑人口语,更多展现的是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并通过敏锐的观察力产生大胆的政治声明,这一转折在学界被看作他诗歌创作的“成熟过程”。  相似文献   

7.
郑板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他充分认识历史文化的意义,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郑板桥喜爱探访古代遗迹,一方面是为了评古,发挥古为今用的历史文化作用,另一方面是出于他对历史文化的爱好。郑板桥注重文物的收藏与保护,注重古建筑的修缮和民间技艺术文化的记录,防止历史文化的损害与流失,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所以我们在关注郑板桥人文思想与艺术思想的同时,要关注其文化保护思想。  相似文献   

8.
娜塔莎·特雷瑟维是美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非裔女诗人之一,也是美国南方历史的重要书写者之一。特雷瑟维将个人经历融入美国南方历史,致力于揭开被遗忘的和不为人知的过去,关注美国南方整体的文化记忆和精神创伤,以还原一个更为完整的美国历史。同时,诗人对美国当下现实有着深刻关切,种族身份、女性形象和父女关系都是特雷瑟维诗歌的重要主题。将视觉呈现融入诗歌,关注在场和不在场,反对视觉霸权,是特雷瑟维诗歌创作中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不少作家和艺术家对黑人艺术运动做出的贡献都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重新去评估他们的作品,已成为当代非裔美国文学和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趋势。萨拉·韦伯斯特·法比奥就是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一位。她的方言化理论和实践是她留给非裔美国文学史的遗产。本文将简要评介这一遗产在她的彩虹系列诗歌之中的体现,该系列诗歌由她在1973年发表的七卷诗集组成。此外,对现在以及将来如何去研究她关于文学、文化和社会诗学的相关观点,本文将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特尼亚诺夫是著名俄国历史小说家、理论家,20世纪的俄罗斯艺术巨匠之一。他总是关注历史与文化的艺术结合,他所有的主要文学作品,在题材上都离不开俄罗斯历史和俄罗斯文化。特尼亚诺夫文学研究和艺术创作的主题是普希金时代,他的一生都以普希金为旗帜。  相似文献   

11.
约瑟夫·考曼亚克(Yusef Komunyakaa)是当代美国著名的非裔诗人,同时也是出色的爵士乐评论家。本文主要结合考曼亚克具体的诗歌作品,分析爵士乐的音乐形式以及精神内涵在其诗歌中的体现,从而探讨爵士乐对诗人创作及其创作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埃兹拉.庞德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诗人。庞德的意象主义诗歌以及他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已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但庞德的诗歌创作与现代艺术之间的关系却没能引起诸多庞德研究者的思考。通过分析庞德诗歌中的现代元素,以挖掘现代艺术对庞德诗歌创作的影响以及庞德的诗歌在现代艺术发展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叶维廉是著名的诗人,也是杰出的理论家.他一生都致力于比较文学的研究,寻求中西诗艺汇通的途径.他从翻译入手发现了中国诗语法之独特,意境之新奇,意象之丰富,而这些又都是西方诗歌中所很少呈现的.这就促使他深入到中国古典诗歌中去做进一步的对美学和哲学的探求.在和西方现代诗的比较中,叶维廉发现中国诗歌艺术的独特之处.他引入心象这个概念并把诗歌与绘画、音乐、两种艺术进行比较,并将诗归纳为“姿势艺术“.同时对诗歌的语言表达媒介白话与文言二者之间的互补性,以及诗人和读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和阐释.本文就加以总结和概括.  相似文献   

14.
伊什梅尔·里德不仅是美国最优秀的讽刺大师之一,而且是一位狂放、自负的后现代主义作家。他的作品提倡一种融合、开放的多元文化主义,关注被白人主流文化边缘化的非裔美国人的生活和思想,挑战占统治地位的白人文化。他在小说中通过戏仿颠覆了传统小说的体裁,体现了后现代文学作品的典型特征。本文以伊什梅尔·里德的作品为例探讨西方小说传统的戏仿性改写。里德在作品中的后现代主义戏仿艺术既质疑文学再现形式,又高度关注与边缘文化、特别是非裔群体密切相关的历史、政治、文化等问题,丰富了小说创作的内涵。对里德小说戏仿艺术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解析戏仿艺术在后现代文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戴望舒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非常有特色的著名抒情诗人。 2 0年代 ,他是早期象征派诗人 ,30年代则成为现代诗派的领袖。综观戴望舒一生的创作 ,他属于 192 7年左右那一批诚实和敏感的诗人。由于受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影响 ,又由于其所处的特定时代环境和历史文化源流不同 ,戴望舒的诗歌创作有着独特的地方。本文试从以下三点对戴望舒与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关系作一些探讨。一、情调 :朦胧与哀愁虽然戴望舒在诗中充分表达了自己的多种情感 ,用诗歌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证实了自己复杂而丰富的感情世界 ,他却从来不在诗歌中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朦…  相似文献   

16.
钱穆从儒家的道德本体论来看待中国文学艺术的本质及其作用。他认为:文学、艺术属历史文化的第三层面,即精神层面。他提出了文学即人生、文学即心学的著名观点,强调中国文化诗学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同时指出中国文学的精神在于道德修养和情趣意境。在中国传统艺术中,他最推崇音乐艺术,他认为音乐较之其他艺术形式境界更高,最能表现人心。钱穆的艺术思想是他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7.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美国现代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诗歌在英国、美国及西方许多国家深受读者欢迎。英诗与汉语诗歌一样,也有其严格的韵律与节奏。诗人为表现自己的思想,就必须选择适当的诗歌表现形式。当诗歌的形式和思想达到一致时,才能使诗歌艺术得以充分体现。本文就弗罗斯特的几首诗歌,对他的诗歌艺术从形式和内容上作以简单地分析、探讨,使读者能对英美诗歌的艺术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8.
钱穆从儒家的道德本体论来看待中国文学艺术的本质及其作用。他认为:文学、艺术属历史文化的第三层面,即精神层面。他提出了文学即人生,文学即心学的著名观点,强调中国文化诗学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同时指出中国文学的精神在于道德修养和情趣意境。在中国传统艺术中,他最推崇音乐艺术,他认为音乐较之其他艺术形式境界更高,最能表现人心。钱穆的文学艺术思想是他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谭惠娟新著《拉尔夫·埃利森文学研究》代表了外国文学研究的新范式:多维度研究范式。文学、文化批判、黑人音乐艺术、历史甚至哲学,全部都是谭惠娟深入研究拉尔夫·埃利森的文学创作的维度。这种研究范式不局限于就埃利森论埃利森,就非裔文学谈非裔文学,而是把他放在几个大的背景中进行观照,将他与前后左右的人物和思想进行对比,考察其源流异同,以见出埃利森的独特地位和他在美国社会文化发展变迁、美国非裔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加里·斯奈德是美国著名的生态诗人之一,青少年时期荒野生活的经历让他终身热爱自然,并逐渐发展成为追求简单生活的生态主义思想。同时他受东方文化和禅宗思想的影响甚深,翻译寒山诗和在日本的禅修经历让他在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相处之道、净化心灵的同时,也深深作用于他的诗歌创作。他的生态诗歌融入了他对东方禅宗的理解,构成了他独特的诗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