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溪流钓与池塘、水库静水钓最大的不同,就是必须找鱼钓,边走边钓。因为小溪一个地方藏鱼极为有限,钓个三条两尾无鱼问津就得移窝挪地方,有人把溪钓戏称打游击不无道理。一、选华哨华哨即小溪中水流湍急的水域。有人钓小溪不知这里多有藏鱼而擦肩错过,其实钓小溪必钓华哨。钓华哨不用漂,加轻坠,站在岸边往上游投竿,让钩线  相似文献   

2.
王大友  朴万吉 《垂钓》2012,(10):20-21
青山绿水,碧波环绕,空气清新,净化心肺。在这美景中,切不要让“空军”影响了你垂钓的心情。 溪流钓法与竞技钓的不同之处在于:竞技钓通常为坐钓,采用的方式为人等鱼,不够灵活;溪流钓法多数为走钓,采取的方式为人找鱼,上下肢均衡运动,更有利于身体健康。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也让溪流钓充满魅力:青山绿水、碧波环绕、空气清新、净化心肺,时刻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满足!  相似文献   

3.
实践证明,溪钓中的走与守,效果确实不同,尤其是在溪流中。不过,任何事物都存在着二重性,走钓有走钓的优点,但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如果我们能扬长避短,钓绩定然不菲。 先说说有关溪钓的特点: 1.水面相对狭小,聚集或滞留的鱼为数不会太多,由于回旋余地不大,有鱼容易上窝。 2.水下情况复杂,水面有宽有窄,水体有没有深,有的地方有暗草,有的地方有障碍物,它们的复杂情况又各不相同。 3.鱼的种类多,食性杂,但每种的数量未必多。 4.鱼的警觉性高,易受惊扰,受惊逃遁时会带走一串儿。不过因为是流水,鱼容易再次上窝。 …  相似文献   

4.
春钓五结合     
一、钓草与钓光相结合 鱼喜草恋草是不争的事实,哪里有草哪里必有鱼,春季找有草的地方下钩,肯定能钓到鱼。因为水草是鱼觅食的粮仓,是鱼取暖纳凉的屏障,是鱼繁殖后代的产床,  相似文献   

5.
找底·找鱼     
北京钓友老吴对我说:钓鱼时找鱼最难,有时将钩下到没有鱼的地方,如果知道鱼在哪里多好,下钩就有鱼咬钩。可碧水茫茫,鱼在何方?他问的另一个问题是漂和钩老是配不好。他用的是15厘米长的脑线,经常坠子沉到水底,要不就是钩子找不到底。这两个问题有些共性,现整理成文,供钓友参考。找底先说找底,这里所谈的"找底"就是漂、坠通过合适的匹配,使鱼钩在垂钓时能准确地落在水底。这是钓底栖性的鲤、鲫、青等鱼最基本的方法。我在《中国钓鱼》2006年第九期上写了一篇《初识浮漂》,简单地说了一些这方面的情况,现在这里再谈些个人见解。钩子找底,对一个老钓手来说,凭他们的经验,不论在什么条件下,  相似文献   

6.
冰钓九招     
1.因地制宜,随机应变。钓鱼谚语说:冬钓阳,冬高埂向太阳。是讲找向阳背风的地方,其实不尽然。到水库野钓和到鱼塘钓情况有区别,到水库钓最好能找主河道或大坝附近下竿,因为这里是鱼群涸游觅食的鱼道,往往能钓到较多较大的鱼。到鱼塘钓就得相机行事,勤搬家,别死守。冰钓的原则是──人找鱼,而非其他季节的打窝子招鱼、坐等。2.无草找有草,有草找少草。不论春夏秋冬,鱼都喜欢在水草附近生活,茂盛的水草是鱼儿觅食、产卵。避阳或越冬的理想场所。冬天水质清澈,破冰后大多能看到水草的情况,应尽量找有草的地方下竿,同时又要注…  相似文献   

7.
贺建成 《中国钓鱼》2012,(11):30-31
钓鱼是必须讲究找鱼的,不论钓野鱼还是钓养殖鱼,来到水边,首当其冲的是尽快找到鱼在什么地方,是在远水区还是在近水区,是沉在水底还是浮在上面,只有找到鱼,才能钓好鱼,而且找得越准就越好。其实,近水识鱼性,多数野钓高手也是找鱼里手,  相似文献   

8.
钓友伍先生对我说:他经常去钓鱼,多数都是跟着人家转,人家在哪里下钩他也在哪里下钩。他说关于找钓点的事,也知道一些,在一些书刊上经常有这方面的介绍,如有的说早钓西、晚钓东,长坑钓腰,方塘钓角等。但这些说法有时不够清楚,长坑的鱼为什么不到两头去?他觉得找钓点似乎应该有一个明白的标准,大家一看就能懂。希望就这个问题作  相似文献   

9.
在野河钓鱼比在鱼塘复杂得多,怎样才能找到一个较满意的钓点呢?不妨可以试试以下几个方面。一、要找河弯处。野河河道不像人工河那么有规律,它弯弯曲曲,宽宽窄窄。雨水多了,河水急流而下,河弯处水流缓,易存留食物,鱼喜欢在此歇息、觅食。所以经常有人讲,钓鱼钧河弯,一钓一整天。意思是河弯处鱼多,不需要东一个窝子,西一个钓位乱跑。二、要找河汉处。野河很多地方与一条条沟沟浪汉连接。鱼沿河边游动时,喜欢拐弯进汉。河汉处水窄水静,食物集中,便于鱼觅食,而且一般说河汉草多,也是鱼栖息的最佳选地。一个好的河汉不仅鱼多而…  相似文献   

10.
一啸  李安景 《钓鱼》2014,(13):52-53
越来越觉得钓鱼对我来说只是一个由头,一个外出的由头,至于是否有鱼获、鱼获多少似乎早已不再重要。多年前也曾听一位朋友说过想吃鱼时反而是去市场,钓鱼只是钓,并不在吃。当然,也有朋友很执着地坚持要吃自己钓的鱼,市场的鱼没法吃,要找水质好、环境好的地方钓的鱼才有吃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姜宏义 《中国钓鱼》2004,(10):14-15
重视选位。既然这些收费低的鱼塘鱼比较稀,那选钓位就十分重要。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钓到鱼就必须选好钓位。例如,冬季要选背风向阳比较暖和的地方,鱼比较活跃方便觅食也就便于垂钓;夏季要找下风口迎风钓,因为下风口氧气足饵料丰富便于鱼聚群,方便垂钓。  相似文献   

12.
苏群 《钓鱼》2014,(20):56-57
黑龙江茴鱼,一种高纬度地区溪流内优良的毛钩钓鱼种,历来被溪流钓手所推崇,但它作为飞钓目标鱼而形成的文字记述,本文极有可能还是首篇。  相似文献   

13.
5.铺地拖底钓 天气温闷,或水温低,鱼儿不爱活动,或水宽鱼稀等,可采用密集搜索的方法下钩找鱼。 拖底钓是使钓饵在移动中有停顿,在停顿中待鱼上钩。 水阔鱼稀,定点钓很难有收获,就要主动出击,下钩找鱼,在竿线所及的范围内,钓饵如铺地毯似地不漏过任何水底,边寻边钓。  相似文献   

14.
东宁 《钓鱼》2006,(4):27-27
选钓场是冰钓首先考虑的问题,也向阳背风有枯草的地方,因为这里水温略效果并不好,如用蚯蚓做饵必须蘸商品是能否获鱼的基本前提。我县冰钓爱好者高,适合鱼类活动,就水的深度而言,一般上饵,借以增加饵味的浓度,也利于打窝。冰大都在鱼池和水库进行,很少有人去鱼头午9时前要钓深水区,中午要钓浅水区域,钓的钓饵要力求多样化,可荤可素,用素食稀少的溪流和大河,但是如果不了解鱼池的因为这里鱼会由深水游至浅水晒阳暖身,此时亦香亦腥,要以味取胜,同时要挂小饵,情况盲目出钓,结果会事与愿违,这就是找时要改钓浅水。总之,选钓位一定要找水温拉饵胜…  相似文献   

15.
问:既然每款饵料在设计投放市场前都在广泛的水域进行过试钓,为什么还要进行简单搭配呢?答:自然水域的鱼情,有时也是相当复杂的。经常被人钓的水域,鱼情更复杂。对发烧级钓友而言,任何复杂鱼情和气候条件下都要钓鱼,鱼的摄食特点和饵料状态都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需要对饵料进行  相似文献   

16.
苏群 《中国钓鱼》2012,(6):21-22
溪流竿,顾名思义,是为钓溪流鱼而专门设计制造的钓鱼竿子。它最早是由日本的溪流钓鱼爱好者们利用天然野竹子纯手工制作的,而后过渡到用玻璃纤维机械化量产,直到现在的碳素材料。溪流竿以其短小精湛、轻巧、结实和便于携带而深受我国钓手们喜爱,并将之扩展到池塘、自然河流、湖泊和人工水库等诸多水域。有资料显示:溪流竿在我国钓手当中的使...  相似文献   

17.
蒋清泉 《中国钓鱼》2012,(12):28-29
冰钓时,由于气温、水温都很低,鱼儿身体僵硬,活动不便,再加上诱鱼的饵料味道在低温下传递缓慢,所以短时间内(比如半天时间)靠诱饵是引不来鱼的。要想在短时间内钓着鱼、多钓鱼,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多打冰洞,找到鱼儿藏身的地方;找不到鱼,说下大天来也钓不着鱼。特别是野钓,水广鱼稀,鱼儿又爱扎堆集体抵御严寒,想找到它们聚集之处,  相似文献   

18.
蔺居成 《垂钓》2005,5(12):63-64
很早就有一个想法,找一个时间逃离城市,一头扎在广阔的农村,最好是在深山老林手机打不通举目都是陌生人并且还要有鱼可钓的地方,美美的玩儿它几天!  相似文献   

19.
程宁 《中国钓鱼》2007,(4):22-23
精确找底,就是说必须认认真真找底,否则很难钓爽。找了底的比不找底的强,精确找底的比马马虎虎找底的强。有人说"找到鱼层了就是找到底了",也有人说"钓底只要钓到鱼了就找到底了"。我觉得前者完全不理解找底的目的,是初学钓鱼人常犯的一个  相似文献   

20.
江中钓鲩     
前年秋天至去年春季,宜昌钓友们在长江边过足了钓鲩鱼瘾,有时比到养鱼塘还好钓,有钓友最多一天钓19条,单尾重2千克以上,最重的9.4千克。为什么长江中有这么多鲩鱼钩,这与前年夏天涨洪水有关。好多鱼塘涨水鱼跑到长江中游至葛洲坝大坝下游一带活动、觅食。这就给钓友们垂钓创造了条件。笔者就江中钓鲩谈谈体会。一、钓位与钓具在江中钓鱼,钓位十分重要。到江边后不要急于下钓,首先站在岸边高处仔细观察水的流向,找漩涡。见哪里有浪花成片汇集或有杂物长时间滞留的地方,在其上游投钓定有收获。还有经常有人垂钓出鱼的位子是最佳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