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定位为活动型学科课程,议题式教学由此走进了高中思政课教师的视野,成为落实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正式使用统编教材以来,强调重视活动型学习方式,立足知识,发展品德。为改善法治教育现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也可以采用议题式教学,以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2.
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相互衔接,共同承担着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任务。初高中思政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式以及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等方面存在“异”和“通”。怎样做好初高中思政教学的衔接,是每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思政课一体化视角,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分析初高中思政教学的衔接策略,以期为初高中思政教学的有效衔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冯敏 《学苑教育》2023,(28):70-72
在2016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指出了新时期我国教育工作开展的中心任务是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势必会给学科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出新的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也面临着这样的挑战,从2016年开始初中的思想政治课程调整为道德与法治课程,2017年统编版教材开始使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颁布,这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工作的开展来说压力较大,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来切实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效地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成为广大初中思政教师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引导学生牢牢把握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观点、新战略、新思想,既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政治要求,也是实现思政课铸魂育人的使命要求,还是促进道德与法治课提质增效的实践要求。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旨在提升教学的价值性、课程的时代性和实践的有效性,进而不断优化教学质量,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5.
王爱忠  王勇 《山东教育》2021,(3):107-109
2020年山东省各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发展初中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以《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为依据,积极探索以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为考查对象,审视学生能否综合运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内容,参与社会实际生活,在真实情景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强化立德树人,聚焦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的学科素养,凸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鲜明的学科特色与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6.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初中思政教育、德育教育、行为教育的重要课程,承担着美育、智育、德育的重要责任,在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深化该课程的教学有效性,初中道德与法治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上,为学科教学带来了新方向和新色彩。  相似文献   

7.
议题式教学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改革的新要求,是培育学科素养的新抓手。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议题式教学成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培育学生法治意识的有效尝试。本文试从聚焦教育目标、借助法治情境、设计序列化活动、关注课堂评价四方面,阐述用议题式教学厚植法治意识的做法。  相似文献   

8.
从纵向看,小学、初中阶段开设道德与法治课,高中阶段开设思想政治课,大学阶段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相互配合、协调育人。从横向看,“大思政课”建设需要思政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思政学科与历史学科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在“大思政”视域下以改革开放为主题开展政史融合教学,各个学段讲述的内容和侧重点各有不同,应在求同存异中优化大中小学思政课衔接,明确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9.
在部编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本中,如果我们梳理七年级至九年级的学科内容就会发现,其中贯穿了非常多的关于思政课程的内容,而其中关于典籍的部分内容则是初中思政课的宝贵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和引入典籍相关的内容与素材,从而从先贤的智慧中汲取精神的力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和全面发展自身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0.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提供了启迪。本文以《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第一节"感受生命的意义"为例,指出道德与法治教师应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做科学精神的学习者;遴选教学素材,做科学精神的引领者;优化教学目标,做科学精神的崇尚者;细化教学过程,做科学精神的践行者;善用课堂评价,做科学精神的捍卫者。道德与法治教师应立足课堂教学,帮助初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将培育学生科学精神素养贯彻落实到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正>如何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让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进学生头脑,是广大思政课教师面临的挑战。2020年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中指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要以学生的体验为基础”。《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道法课标”)中也明确提出道德与法治课要积极探索体验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体验,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认真讲好思政课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本文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归纳总结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孟圆圆 《青海教育》2023,(Z1):57-58
本文旨在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为视角,从守思政学科之正、思政课堂之正、思政教师队伍之正,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创新、活动创新、教研创新,以更好地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4.
党和国家对我国大中小学校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学校思政课程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中,如何促使小学与初中两个学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实现课程一体化建设目标,是当前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为了帮助七年级新生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小学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衔接工作,教师进行有效的学情评价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正>浇花浇根,育人育心。道德与法治学科担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是一门铸魂、育心的课程。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的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要思考并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做实课外课内,实现育人育心。课外实:一要认真研究教学设计。在备课中,要  相似文献   

16.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要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从而完成小学阶段道德情感积累的理性提升,为高中阶段提升学生政治素养打牢思想基础,实现小学、初中、高中思政课的密切、高效衔接。  相似文献   

17.
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抽 象性,由于它自身的学科特点,导致很多初中生在对道德与法 治这门课程进行学习时,仅仅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点的背诵上。新课程改革之后,要求教师要革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采用多元 化的方式进行教学,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生动性、 有趣性、高效性,并将最新热门时事政治融入课堂教学,对学生 进行思政教育,是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首要思考的 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和法治素养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是每位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必须要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 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将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性质界定为活动型学科课程。新课标提出"学科内容采取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呈现,即通过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构化设计,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活动型学科课程理念对一线教师的课堂转型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挑战。初中学段在继续使用2011年版课标的同时,已经全面使用体现新课改要求的统编《道德与法治》,并且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高  相似文献   

20.
<正>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活动课是新一轮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是思想政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健康心理的习得、完美人格的形成,不是依靠外在的强迫或说教来完成的,而是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通过感悟、批判、反思、提升形成的。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设计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课,提高活动课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发挥活动课的育人功能,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