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汉武帝平定南越后,龙眼和荔枝成为交州贡物。东汉和帝时桂阳郡临武令唐羌上书天子,称交趾七郡贡送龙眼和荔枝劳苦人民,请求罢除,和帝同意废止。两汉都城均位于中原,产于南方的龙眼和荔枝果实通过驿传系统运送至京师,成为宫廷珍品,并用以赏赐外国。  相似文献   

2.
<正>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被人们誉为"书圣"。公元353年,王羲之得到扬州刺史殷浩的举荐,出任会稽郡郡守,领右军将军。王羲之上任的第二年,会稽郡遭逢特大旱灾,田里庄稼颗粒无收。一些商贾富绅囤积居奇,抬高粮价。百姓们买不起粮食,只能吃树皮、啃草根度日。身为会稽郡最大的官,王羲之立刻写了一份奏章上书朝廷,请求"开仓放粮,赈济灾  相似文献   

3.
晁错传     
李仰臣 《当代学生》2014,(10):40-41
[汉]班固晁错,颍川人也。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生所,与雒阳宋孟及刘带同师。·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孝文时,天下亡治《尚书》者,独闻齐有伏生,故秦博士,治《尚书》,年九十余,老不可征。乃诏太常,使人受之。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还,因上书称说。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迁博士。又上书言:"人主所以尊显功名扬于万世之后者,·以知术数也。故人主知所以临制臣下而治其众,则群臣畏服矣;知所以听言受事,则不欺蔽矣;知所以安利万民,则海内必从矣;知所以忠孝事上,  相似文献   

4.
郡起源于春秋时代,到战国中期以后已普遍得到了推广,并初步建立起行政管理机构。郡的长官曰“守”,郡守有治民攻守赏罚之权,对君国负完全责任。秦并天下之后,分全国为三十六郡。秦郡一律置“守、尉、监”三长官。郡守为一郡之长,主管一郡行政。郡尉掌佐郡守,典武职甲卒。郡守、尉均有丞,以协助处理日常事务。郡府设诸曹掾属,以理一郡民政事务。汉承秦制,但随着疆域的扩大,郡的建置乃有较大的发展。郡为汉代地方行政的骨干,故郡守的职权颇重,考察一个郡的政治、经济、军事状况,首先要了解其行政长官太守的情况。《汉官》说:“…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吕达、吕仁父子两人的三方墓志进行重新校释,并探讨了吕达一族的族属、籍贯与官职等问题,认为吕达一族乃后凉氐人后裔,他们在以郡望别姓氏、以郡望别贵族的社会背景下,假托东平吕氏以保持家族的仕宦地位。本文也对吕达、吕仁两人墓志的撰述与所谓"伪刻"问题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后十九日复上书韩愈   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而请命于左右.……  相似文献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后十九日复上书韩愈   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而请命于左右.……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阅读     
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惠王之后也。悼惠王子孝王将闾少子封牟平 侯,子孙家焉。父丕,博学,号为通儒。宠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除东平陵令, 以仁惠为民所爱。母疾,弃官去。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后四迁为豫章太守,又三迁会稽太守。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 官吏所扰。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征为将作大匠。山阴县有五六老叟,  相似文献   

9.
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班超久在绝域,年老思土,上书乞归曰:"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4 4 4。谨遣子勇随安息献物入塞,及臣生在,令勇目见中土。"朝廷久之未报,超妹曹大家上书曰:"蛮夷4 4之性,悖逆侮老;而超旦暮入地,久不见代,恐开奸宄(1)之源,生逆乱之心。而卿大夫4 4 4咸怀一切,莫肯远虑,如有卒  相似文献   

10.
缇萦救父     
郭俊臣 《初中生》2007,(11):50-51
文帝四年中,人上书言意,以刑罪当传西之长安。 意有五女,随而泣。意怒,骂曰:“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乃随父西。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路莫由,终不可得。妾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过自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欧阳修因上书为范仲淹等政治革新派辩护,竟由一名堂堂的参知政事(副宰相)贬为一介区区滁州知州。这在仕途上可谓一落千丈。就在他到滁州上任的第二年,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醉翁亭记》。然而欧阳修在文中始终自谓“太守”,却不自称“知州”,其用意何在呢?首先,古人有袭用前代州郡的行政长官称号的习惯。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天下分为36郡(后增至40郡),到隋唐时县以上的行政单位仍然是郡。千余年来,称郡的长官为太守。而到了宋代,撤郡设州,因此不再有“太守”这一官名,取而代之的是“知州”。另外,欧阳修在创作上承袭唐代韩、柳遗风,是北宋古文…  相似文献   

12.
四、岁时市集 费著《成都志》成于至元三年,乃从《成都古今集记》诸志及《成都文类》诸文而出,“凡郡邑沿革,与夫人物风俗,亦概可考矣。”尤以氏族、岁华各谱,立例最善,故为《全蜀艺文志》所收;明清屡有单刻,《四库总目》地理类亦有著录。所记岁时,未如  相似文献   

13.
苍梧绝非自汉武帝时始得名,实乃颛顼时之交趾地,舜帝时属杨州徼外之地,舜南巡及死葬之所,周时属楚,为秦所并,秦亡为赵佗所封,汉时武帝立为郡.湖南之九疑山乃为纪念舜巡葬之苍梧而命名苍梧山,零陵是舜之衣冠冢,九疑,乃异冢之谓也.  相似文献   

14.
<正>"师乃固校之本",这是我们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创始人在百年前对教师之于学校发展的作用所提出的鲜明观点。时至今日,与百年前相比,"固校"已成历史,但"师乃兴教之本""师乃强校之本"仍是不变的真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仍是永恒的主题。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的理想追求、职业态度、知识技能、教学行为等,需要不断调整、修正、刷新,不断达成一种新的"教育和谐"。尽管教  相似文献   

15.
苍梧绝非自汉武帝时始得名,实乃颛顼时之交趾地,舜帝时属杨州徼外之地,舜南巡及死葬之所,周时属楚,为秦所并,秦亡为赵佗所封,汉时武帝立为郡。湖南之九疑山乃为纪念舜巡葬之苍梧而命名苍梧山,零陵是舜之衣冠冢,九疑,乃异冢之谓也。  相似文献   

16.
方建明 《语文知识》2005,(10):46-4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赵壹字元叔,汉阳西县人也。体貌魁伟,身长九尺,美须豪眉,望之甚伟。而恃才倨傲,为乡党所摈,乃作《解摈》。光和元年,举郡上计到京师。是时司徒袁逢受计,计吏数百人皆拜伏庭中,莫敢仰视,壹独长揖而已。逢望而异之,令左右往让之,曰:“下郡计吏而揖三公,何也?”对曰:“昔郦食其长揖汉王,何遽怪哉?”逢则敛衽下堂,执  相似文献   

17.
戊戌变法期间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即是允许司员士民不受限制地向皇帝上书,在大约六个多月的时间里,共有457人次至少递交了567件上书,现存275件上书的原件和抄件。本文专论这批来自中下层官员士民上书中军事与外交的内容,由此观察在历史过程中的观念与思想。如果以世界各国已有的军事改革、外交改革的成功经验为标准,如果用以后100多年来中国在军事和外交上所走的曲折道路相对照,  相似文献   

18.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完成 1— 6题。李膺字元礼 ,颖川襄城人也。膺性简亢 ,无所交接 ,唯以同郡荀淑、陈为师友。初举孝廉 ,为司徒胡广所辟 ,举高第 ,再迁青州刺史。守令畏威明 ,多望风弃官。复征 ,再迁渔阳太守。寻转蜀郡太守 ,以母老乞不之官。转护乌桓校尉。鲜卑数犯塞 ,膺常蒙矢石 ,每破走之 ,虏甚惮慑。以公事免官 ,还居纶氏 ,教授常千人。南阳樊陵求为门徒 ,膺谢不受。陵后以阿附宦官 ,致位太尉 ,为节志者所羞。荀爽尝就谒膺 ,因为其御 ,既还 ,喜曰 :“今日乃得御李君矣。”其见慕如此。永寿二年 ,鲜卑寇云中 ,桓帝闻膺能 ,乃复…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每小题3分) 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人也。少修操行,仕郡为户曹史。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鸩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  相似文献   

20.
古人作文,讲究直者婉之,枯者腴之,板者活之。意思是说要把文章的平直,干瘪、呆板之处,写的婉曲、丰满、灵活多变。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古代文家认为,能否恰当的运用那辗手法是个关键。譬如清代著名文艺批评家金圣叹就直截了当地说:“题固蹙,而吾文乃甚舒长也;题固急,而吾文乃甚迁迟也;题固直,而吾文乃甚委折也;题固竭,而吾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