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论名刊工程的创新价值与引导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名刊工程是以高校社科学报品牌建设为核心 ,以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为目的的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它以对期刊类群的理性认同为基础实施分类指导 ,匡正高校学报的发展观念 ,突出和激励“名栏”建设。名刊工程入选期刊评审兼具社科期刊评选的创新意义与社科学报的引导功能。评审标准建构了名刊理论模型 ,评选的观测点就是名刊工程建设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2.
“入世”后,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步伐的加快,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面临着国内同类期刊和国际学术期刊的激烈竞争,如果高校社科学报在现有的基础上止步不前,那么,在激烈竞争的书刊市场上将难以立足,甚至有被淘汰的危险。因此,将高校社科学报办成精品、名刊,提高学报整体质量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名优学报应具有的特征,提出了实施名刊工程应领导重视,改变传统的办刊方式,走专家办刊之路,建设高素质的编辑人才队伍,严格审稿制度,改善办刊条件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教育部发出的建设高校学报名刊工程的要求 ,阐述了建设名刊工程的重要性及可能性 ,并就高校学报如何走向名刊作了探讨 ,提出要建设名刊工程必须作好学术定位 ,建立特色栏目 ;提高学报质量 ;扩大学报国际影响 ;建立动态专家人才库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部"名刊工程"的实施,名刊、名栏、名编辑,成为各期刊的追求目标.高校<学报>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展示高等学校教学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的重要窗口,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桥梁,是培育学术人才的重要园地,是塑造学校形象、创造学校品牌的途径.为了创办出名牌<学报>,我们必须抓住编辑队伍建设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发挥自身优势争创"名刊""名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刊”“名栏”工程在中国高校学报史上是一个新生事物,是教育部为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加强高校学报建设而制定的重大举措。要创建“名刊”、“名栏”,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形成品牌效应;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准确定位;强化编辑的精品意识。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首届学报名刊评比的结束和第二届名刊建设的行将启动,为学报的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教育部将加大对入选期刊的建设投入;另一方面,未入选的期刊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生存考验。争创名刊,已成为高校学报进一步发展的首要目标。结合教育部名刊评比的标准,笔认为,开放的、国际化的办刊理念是名刊建设的基本要求。具体思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开创特色栏目,追求学术高品位;提高编辑素质,倡导编辑学一体化;增强服务意识,确立编辑、作和读的交互主体意识;依托学校,形成开放的办刊理念与模式。  相似文献   

7.
当代名刊工程建设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名刊工程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名刊、名栏、名作和名家四个方面,其中创造学术名刊是名刊工程建设的重点,在名刊工程体系中处于核心的位置上。学术名刊的性质是指具有学术品位高雅、品质精良、卓尔不凡的整体性优势,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和处于顶尖型和品牌型期刊,尤其具有“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双重内涵的精品刊物。名刊工程作为创造学术期刊品牌新的实践,是一种蕴含科学性与创造性的学术期刊崭新发展观,对于推动中国学术期刊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名刊工程体系具有整体性、综合性与系统性的特点,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要把握好其中的整体与局部、点与面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凝练出名刊工程旺盛的“精、气、神”,并在此基础上合力共振地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创新和学术期刊业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首届学报名刊评比的结束和第二届名刊建设的行将启动,为学报的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教育部将加大对入选期刊的建设投入;另一方面,未入选的期刊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生存考验.争创名刊,已成为高校学报进一步发展的首要目标.结合教育部名刊评比的标准,笔者认为,开放的、国际化的办刊理念是名刊建设的基本要求.具体思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开创特色栏目,追求学术高品位;提高编辑素质,倡导编辑学者一体化;增强服务意识,确立编辑、作者和读者的交互主体意识;依托学校,形成开放的办刊理念与模式.  相似文献   

9.
近日,教育部网站公示了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第二批名栏建设拟入选期刊名单,我校文科学报的"教育学/心理学论坛"栏目顺利入选。名栏建设工程是教育部为突出高校社科学报的品牌效应,带动高校社科学报整体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而设立,旨在通过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和学报所在高校的支持,建设30个左右代表我国高校学术水平、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较高学术声誉、为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文化的积累和传承、为学科建设发挥重要作用的高校学报品牌栏目。  相似文献   

10.
关注学术前沿,引导学科发展,展示优秀成果,铸造学报品牌。《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社会科学版)》在2006年教育部第二届名刊建设评审中,与其他7家学报一道被批准进入教育部名刊工程,进行为期3~5年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印刷型期刊、电子期刊、在线期刊是当前期刊的主要存在形式。在图书馆迈向现代化的今天,高校图书馆员和读者都要充分了解期刊当前的存在状态以及期刊所负载的全面信息,以各种手段对期刊资源进行深入、全面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2.
西部高校学报进入核心期刊情况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全国期刊、西部期刊和高校学报进入核心期刊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了西部高校进入核心期刊的学报的分布情况,提出了西部高校应当加强管理努力办好学报、树立质量意识全面提高学报质量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综合性学术期刊如何走出困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综合性学术期刊发行量小、造血功能弱、质量下降的问题不仅危及期刊本身的生存,而且影响到整个学术界良好的学术生态与学术研究的诚信原则。综合性学术期刊要走出困顿,首先要苦练内功,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化办刊之路;其次要完善刊物的质量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关于社科期刊评价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社科期刊主要依赖文摘量来实现对期刊的评价,此评价体系存在许多不足。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评价体系的建立,是我国社科期刊评价体系逐步与国际接轨的标志。社科期刊工作者应加深对该评价工具的认识,将引文分析内化于办刊理念中。  相似文献   

15.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形象"塑造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征程中,当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现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和时代诉求。因此,作为出版系统和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一支重要的文化力量,高校社科学报参与当代文化建设具有时代的必然性。高校社科学报在中国当代文化建设中现已取得了突出成绩,但还需为自己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为当代文化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学报近年虽取得飞速发展,但由于起步晚、底子薄、经验少,仍不能直面国内本科院校学报和国外学术期刊的竞争与挑战。高职院校学报要提升质量,就必须高屋建瓴,大胆树立名刊意识;挖掘特色,争创名栏;抓住契机,扩大学报影响力;同时还要构建高素质的学报团队,力葆特色栏目的青春,走特色强刊之路。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92-2011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2014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对贵州省学术期刊入选核心期刊的情况和总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贵州省学术期刊的整体影响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期刊之间发展极为不平衡;并从优化学术期刊结构,加强特色期刊建设;搭建贵州省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平台,拓展新媒体技术在期刊领域的应用;建立跨省市对口支援协同发展机制,促进贵州学术期刊跨越式发展;健全贵州省期刊评价机制,打造贵州的精品期刊等4个方面阐述了贵州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8.
《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文学选刊在发现和扶植当代作家成长方面作出了显著的贡献。这种作用的发挥有赖于选刊本然的作用机制,如发现机制、鼓励机制和引导机制,也与选刊的媒介特性与媒介资源分不开。强大的传播力和较高的象征地位,使选刊成为当代文学场中的权威性机构,得以发挥支配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报是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校大都有校名为刊名的学报。以具体事例和统计数据论证了高校学报的基本功能——促进科研和教学的发展,促进学术交流,锻炼人才队伍;分析了高校学报存在的不足——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在学术类期刊排名中居后;指出高校学报应尽快融入国际学术类期刊市场,并提出高校学报走专业化办刊之路或许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