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高考已经降下帷幕,与此同时,2012年高考也拉开了序幕.新一届的高三师生又开始了紧张、忙碌、充实的高考备考.每月一次的月考是对高考复习效果最好的检验,同时也是对高考的一次有效模拟,倍受高三师生的关注,这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然而,师生们最为关注的都是考分,我以为师生们还应该同时关注考试中反应出来的问题.作为教师,还有一件迫在眉睫的事需要做,那就是接下来的试卷讲评.  相似文献   

2.
2009年的高考已经尘埃落定,作为使用旧教材的最后一次高考.今年的全国文综历史试题为明年的新课改试题作出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为师生的备考指明了方向。总的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高考,但也有部分试题的争议较大,比如说,选择题第19题:  相似文献   

3.
一、高二文科化学教学的重要性 高中化学学科涉及高考和会考两次统考.会考与高考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在于会考是普及性的水平考试.会考合格,就意味着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已经通过,并可毕业.高考则是选拔性的考试,高考成绩合格者就可升入高一级学校.会考与高考又有联系,会考是高考的基础,高考可带动、推进会考.作为教师来说,应该一视同仁,不应有所偏重.  相似文献   

4.
品读     
<正>把高考恢复为一次正常的考试,不要让整个社会,每遇高考就"如临大敌",而真正做到以平常心对待。每年到高考时都会出现全社会为高考让路、全民服务高考的场面,反映出整个社会对待高考的焦虑情绪。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我国早已经到了要淡化高考特殊地位的时候。他提出应通过调整高考时间、改革高考录取制度、改革大学等  相似文献   

5.
徐涛 《考试周刊》2009,(40):2-3
2009年江苏高考已经结束。2009今年高考是江苏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二次高考,此次生物高考试题很好地体现了对考生生物学科基本素养的考查,立意鲜明、设计新颖、表述严谨。与2008年高考试题相比.2009年考试内容变化不大.题型略微有些变化,对能力的要求提高了。  相似文献   

6.
高考数学复习的话题与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高考复习的基本经验 自从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已经有28年了.很多东西都形成了共识,成了共同的行为,没有什么经验可谈了.但每年我们总要重复着同一个话题,而且从不厌倦,常讲常新.这是我们每一位从事高考复习的人士共同创造的奇迹.回顾这个话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正是这些我们每年都要重申的东西,构成了我们高考复习的基本经验.这些基本经验可归纳为四点: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高考招生制度是高校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但目前我国的高考招生制度存在着不公平性.本文通过比较和分析,揭示了现行高考招生制度存在的弊端,并提出完善高考招生制度,实现公平竞争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高考数学广东卷自主命题已经走过了6年,经历了两次改革:2004~2006年,是过渡阶段教材的自主命题;2007~2009年,是广东作为新课标课改先行区高考数学的自主命题.2010年将实行高考命题新的改革.从广东高考命题的特点来看,前一阶段的自主命题往往影响下一个阶段的自主命题,命题会保持连续性,强调平稳过渡,同时又渗透新的理念与思想.  相似文献   

9.
高考,承载了无数学子的梦.它是一次收获,也是一次播种;是一场赛事的结束,也是新冲刺的开始;是火色青春的盛大洗礼,也是花样年华绽放的开幕式.高考,在验收学子梦想的同时,也为新冲刺线上的学子指明了复习的方向.高考试题代表着高考的命题趋势,是高考冲刺的必备利器.基于高考试题分析的重要性,笔者就2014年浙江省数学高考试题作一呈现与研究,对新一届数学高考复习提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6年高考已经尘埃落定,它是一次试题多样化的高考,自主命题的省份继续增多,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格局;又是一次稳定的高考,山东、广东等四省从2004年秋已经开始了新课程实施,这就意味着与此相适应的新一轮的高考改革明年就要到来,所以今年的试题相对稳定;同时也是一次体现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新课标理念的高考,从今年的高考能够看到明年高考的影子。山东省是实施新课标教材之前的最后一年高考,语文、数学、外语自主命题,理科综合仍用国家考试命题中心命制的试题。  相似文献   

11.
2009年高考已经过去,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始终没有停止.本人参加了2009年数学高考试卷的改卷工作,对高考更有了一层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广州市2004年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简称“广州一模”)已经结束.省内参考学校的高考备考教师和广大考生又进入了盘点和检讨阶段。笔者在“广州一模”语文卷的阅卷过程中.发现考生在第25题的答题上存在不少问题。将其略作梳理和分析,和同行及考生朋友交流。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三次函数问题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考查着眼点是三次函数的最值、图像、性质等问题,可根据导数的性质和意义性质,转化二次函数问题,通过解不等式、求最值等方法求解.本文简要分析高考三次函数问题命题的四个结合点.  相似文献   

14.
2011年高考已经降下帷幕,与此同时,2012年高考也拉开了序幕.新一届的高三师生又开始了紧张、忙碌、充实的高考备考.每月一次的月考是对高考复习效果最好的检验,同时也是对高考的一次有效模拟,倍受高三师生的关注,这自然是情理之中的  相似文献   

15.
刘飞 《四川教育》2012,(7):25-26
4年300万人弃考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中国高考钉子户”“中国第一考王”“当代范进”的成都人梁实将又一次奋战高考。梁实从1983年第一次参加高考到现在,已经参加过15次高考,今年是他第16次参加高考。梦想进入川大数学系的他为了这个执着的信念成为了“高考名人”。  相似文献   

16.
2006年高考已经尘埃落定,它是一次试题多样化的高考,自主命题的省份继续增多,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格局;又是一次稳定的高考,山东、广东等四省从2004年秋已经开始了新课程实施,这就意味着与此相适应的新一轮的高考改革明年就要到来,所以今年的试题相对稳定;同时也是一次体现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新课标理念的高考,从今年的高考能够看到明年高考的影子。山东省是实施新课标教材之前的最后一年高考,语文、数学、外语自主命题,理科综合仍用国家考试命题中心命制的试题。总体评价1.题型分数比例和三科内容的分数比例符合《考试大…  相似文献   

17.
一、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考试制度的改革高考招生近20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高考制度中不合理的成分较为严重,其弊端日益显现.包得过多,管得过严,统得太死,使得整个教育领域受制于高考一根神经的牵动,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高考的指挥捧逼着千百万中小学走上应试教育之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考招生制度必须与新的经济模式相适应,改革现行的高考招生制度成为上下一致的共识。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主持下,高考招生制度在逐年改进,正进入全面深化阶段。当前引导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走向…  相似文献   

18.
“3 X”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1999年,广东省已经开始实行新的高考模式——“3+X”,2000年,江苏、浙江、山西、吉林四省也将参加“3+X”的高考科目的改革试点.一场高考改革的大潮正在向我们扑面而来,这项大手笔的高考改革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全国普通教育战线的教师,不管你愿意不愿意,“3+X”都将迫使你去思考.“3+X”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对现行的中学教育将产生哪些影响?普通教育应该如何适应这场史无前例的变革?1.高考内容、形式和科目的改革是时代的要求,它事关中国人才培养的大局,事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招生制度以促进教…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教育》2007,(8):19-24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在找到一种比高考更好、更合理、更科学的选才制度之前,废除高考录取制度显然不符合国情。范谊代表所预设的2010年取消高考,也许只是对目前高考改革的一种善意的鞭策吧。不管怎样,目前的高考制度是有种种弊端的制度,但又是已经有过的尝试或可能实施的选择中“最不坏的制度”。——编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追求教育公平是高考招生录取的核心价值。作为高考招生录取制度主导设计者的政府.应通过制度重构确保高考招生录取过程中公平价值的回归。文章从高考招生录取的价值基点、现实困境、改革策略三个层面阐释高考招生录取制度的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