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闻评论的分类同写作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按照新闻工具——传播媒介分,有报纸评论、广播评论、电视评论;按发表的配伍分,有单独发表的评论、配新闻发表的评论;单是报纸上常用的评论形式也有十几种之多。而我们写的时候,只能是一次一篇,一种具体形式。这一讲我们就来谈谈  相似文献   

2.
类别:新闻采写学编号──新闻的配套开发所谓的“配套式”是把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配套。这是中国新闻工作者的一种创造。在国外的报纸上,新闻报道是有的,新闻评论也是有的。但是,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像我们的报纸上这样配套发表,则是很少的。这种配套的言论,有时是编期看到记者的稿件有一个重要的思想需要单独抽出来加以论述,故而配了一篇评论,与新闻报道同时发表;有时,这种评论则是由记者自己撰写的。运厅这种方式,一般是由于这样几个原因:(一)记者在报道中虽然说了一些话,但是觉得言犹未尽,有单独写一篇评论的必要;(二…  相似文献   

3.
评论的地位     
研究评论,似乎首先要给它下一个定义,而下定义又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比如新闻,它的定义至少有100个,至于评论的定义,也众说纷纭,有些大同小异,有些大相径庭。能不能这样认为:所谓新闻评论,是就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或人们思想中的突出问题在新闻媒介上发表的评论。社论是最重要的评论,它是代表编辑部就重大问题发表的权威性意见。报纸在大量报道客观事实的同时,还要鲜明地发表主观意见。新闻评论的主要载体是报纸,研究新闻评论,主要是研究报纸上的新闻评论(以下简称评论)。  相似文献   

4.
杨彬 《青年记者》2006,(19):73-74
报纸、广播和电视三种媒体,出现最早的是报纸,广播次之,电视最晚。具体到新闻评论,也是报纸评论诞生得最早,历史最长,而广播电视评论则是这个大家族中的年轻成员。从新闻评论发展的历史来看,伴随着广播电视评论产生的,是不同媒体间的新闻评论体的相互借鉴和相互融合。这条相互借鉴和相互融合之路,呈现了一种从“移植”到“嫁接”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建立起对理性的“强烈信赖”——新闻评论批判性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报纸的新闻评论渐成繁荣局面,究其原因,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一种健康的舆论生态在逐渐形成,越来越大的社会宽容度,为新闻评论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近年来媒体竞争的现实需求,大大拓展了新闻评论的发展空间。不少报纸纷纷设立新闻评论版,强化新闻评论,乃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信息时代人们需要新闻,但更需要对新闻的解读;信息时代的媒体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不仅是新闻题材的竞争,更是在对新闻事件、新闻题材总体把握之上的新闻解读之争。三是一大批“理性、建设性”的新闻评论,从各自的视…  相似文献   

6.
打开《市场》报,从今年年初起,一篇篇散发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短社论扑面而来。这些语言朴实、生动活泼,既浅显易懂又寓意深刻的短社论,引人阅读,给人启迪。这些社论,长则七八百字,短则三四百字,都是配合一条或几条新闻而发的。它们一改过去新闻评论中常见的八股腔,突破了社论写作的老框框,活跃了报纸的版面,改变了报纸的面貌。综观《市场》报的这些社论,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就群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发  相似文献   

7.
一、单发评论与配发评论。 新闻评论与受众见面,一般是三种形式。一种是单独出台,一种是与新闻结伴,一种是新闻与评论次第闪面。有人说单独出台的评论是独奏,与新闻结伴和先后出面的是协奏。统计数字表明,新闻媒介上传统形式的评论,绝大多数是与新闻报道配合发表的,署名评论单独出台的稍多一些。因此,学会给新闻配写评论,是编辑、记者和通讯员的一项基本功。作为记者、通讯员,掌握了给自己采写的重要新闻报道配写评论的本领,将会如虎添翼,获得更大的自由,取得更大的成绩。作为编辑,给那些有重大新闻价值的新闻报道及时配写高质量的评论,使新闻与评论相得益彰,产生更好、更大的社会效果,这不仅是作为一个合格的编辑必备的本领,而且是编辑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8.
新闻评论是报纸的旗帜,是报纸引导舆论的灵魂。但多数时候,报纸上的新闻评论,是评论员、记者、编辑或通讯员针对新闻事件发表的评论,实际是一种灌输式评论,读者比较被动地阅读、评价报纸的评论,无法随  相似文献   

9.
微音的轰鸣     
新闻评论是针对某条或某几条新闻而引发的评论。由此看来,它似乎是特定新闻的附着物。从一般意义上看,新闻与新闻评论就像体育比赛和赛间解说一样:新闻,是实况录像;评论,是赛场解说。我们可否把评论抽离新闻,也就是说,把解说抽离录像,作单独的欣赏?这好像有点匪夷所思。  相似文献   

10.
尽管地方报纸的国际新闻报道已开始在各个层面展开激烈的竞争,如,增加版面,拓展稿源,争取获得独家新闻……但在国际评论上的竞争却相对显得冷寂,一是开展国际评论的地方报纸数量少,除唯一拥有驻外记者的文汇报及几家沿海开放地区的报纸外,很少有地方报纸搞国际评论。二是地方报纸上已有的国际评论在量上有待增加,在质上有待提高。 国际评论过去一直为少数中央级报纸所独有,那么,国际评论是否只是中央级报纸的事,地方报纸无须涉及呢?答案是否定的。随着新闻改革的逐步推进,国际新闻传播在地方报纸上逐步加强,地方报纸开展国际评论已是一种需要和趋势,天地广阔,不宜自设禁区,自缚手脚。  相似文献   

11.
报纸作为社会公器应该是一个双向的通道,一方面是新闻从业通过传播平台把读欲知的新闻传达给读,这里包括新闻事实和新闻评论;而另一方面,读也把身边发生的事实和对现实的评论借助报纸这个平台告知更多的人。  相似文献   

12.
怎样深化党报新闻评论,使报纸的旗帜更鲜明,导向更准确? 一、在对党报尤其是地方党报新闻评论的认识上实现突破。 有些同志认为,报纸就应该让新闻唱主角,评论只能是配角,只具有“补空”作用,特别是地市一级党报,因为中央大报的重要社论已经转载的不少了,没有必要再费功夫去摘自己的评论,从而认为地市报新闻评论可有可无。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中共中央1954年7月作出的《关于改进报纸的决议》中明确指出:“各地方报纸除了转载人民日报重要社论外,也应该逐步做到对于当地实际生活和地方工作中的各种重要问题经常发表正确的评论。”地方党报转载人民日报重要社论,这是一条重要的新闻宣传纪律。但是并不等于说地方党报在新闻评论上就不能再有所作为了。因为从广义上说,评论也是新闻,它是对新闻的深化和拔高,新闻旨在表现“是什么”,重在反映客观事实;评论则主要从“为什么”“怎么办”入手,重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指明方向。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各地情况千差万别,问题和矛盾也不尽相同,人民日报的社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但到了一个省一个地区还需要具体化、当地化,需要与当地实际紧密结合。从这个角度说,地方党报担负着把中央精神与地方实际结合起来进行新闻宣传的任务,在进行宣传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我们常说,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在报纸体系中,党报评论更是灵魂中的精华、旗帜中的方向.党报评论如何适应党报改革而改变自身,并通过改变自身增强党报竞争力,是党报改革大课题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寻求党报新闻评论改革的对策,首先必须对党报新闻评论所处的境地有一个清晰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评论,有人说它是报纸的“旗帜”,有人说它是报纸的“眼睛”,还有人说它是报纸的“灵魂”……“旗帜”也好,“眼睛”也好,“灵魂”也好,总而言之,是说评论在报纸上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它关系到报纸舆论导向及喉舌作用的发挥。作为党委机关报,新闻评论不仅代表了编辑部的政治见解,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同级党委说话,可以说,党报的重要新闻评论,就是作为党委的声音出现在报纸上的,读者往往是通过阅读党报的评论而意识到应当做些什么和怎样去做,明确提倡什么和反对什么。近年来,各级党报对新闻评论工作高度重视,刊载出一批思想性、针对性强,道理…  相似文献   

15.
近来,首都和地方的一些报纸发表的评论员文章开始署出了评论员的名字。此举虽不足以称之为改革,但毕竟是新闻评论中的新事,值得一议,更应从中引出启示。在我国的新闻报刊上,新闻评论历来被视为报纸的灵魂和旗帜,特别是党报的新闻评论,往往被群众看作是党的声音,代表党的意图。应当看到新闻评论在新闻报刊工作中这种地位和群众对新闻评论的这种理解,是我国无产阶级报刊的一大特色。几十年来,我们的新闻报刊工作者正是以这样的观点来经营新闻评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 我想向您请教一个问题:在写作报纸评论时,被引用的事例是否也要求真实(主要指那些不配新能在《新闻知识》上回答。订者左同文在写作报纸评论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中最基本的形式。作为报纸的灵魂、媒体的心脏——新闻评论,在报纸上是有“报纸的眼睛,媒体的心脏”的作用。“报晓论坛”是这几年的《信阳日报》精心经营并卓见成效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8.
新闻评论,顾名思义,是就当前重大问题和新闻事件发议论、讲道理的一种文字体裁,是述评和论文的总称,统属于论说文、说理文、议论文的范畴.新闻评论由于它的独特功能,在宣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实践表明:新闻评论是报纸的灵魂,是体现一张报纸政治面貌的旗帜.新闻评论和大量的新闻报道,构成每天报纸版面的两大主要体裁.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这两类主要体裁,在一个总的宣传思想指导下,既有分工而又互相紧密配合着完成一定的宣传任务.两者缺一不可.那末,新闻评论的特点何在呢?实践告诉我们:凡是比较高质量的、真正受到广大读者欢迎的好评论,总是紧紧围绕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针对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中提出的急待解决  相似文献   

19.
声音和面孔     
前几天应邀去人民日报社参加该报评论部召开的一个关于新闻评论的座谈会,会上我就上面这个题目作了简短发言。回来想想,这实在是可以做出一篇文章来的。我的意思是,新闻评论——当然包括各种发表在报纸上的言论,如署名评论、编后、短评、编者按,乃至文艺副刊上的杂文,而更主要的是社论、评论员  相似文献   

20.
贺小玲 《今传媒》2012,(11):51-53
新闻评论于报纸,譬如新闻节目于电视,是媒体水平和专业精神的体现。在新媒介环境下,报纸新闻评论越来越重视时效性。而媒体对时效性的理解往往局限于时间性。时间性重于理性,则造成了报纸新闻评论质量整体下降。"青年话题"和"人民时评"分别是《中国青年报》和《人民日报》的评论版和评论专栏,通过对它们的调查能管窥报纸新闻评论时效性的现状,也能提醒报纸媒体正确理解时效性,扬长避短,抓住新闻评论的本质意义,树立专业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