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与普及,网络语言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引起关注。所谓网络语言,是指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人们为了使沟通变得更加诙谐、逗趣,提高网上聊天效率,而迅速形成的一种包含拼音或英文字母缩写、含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字或形象生动的动画、图片的特定语言。如今,"晒成绩""房奴""给力""神马"等富有表现力的网络词语已被收录在汉语权威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语言不断发展壮大。网络语言是一种社会方言,是在网络交际时,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通过收集近年来包含语码转换的网络语言,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对网络语言的不同语码转换对其进行分类与总结,并分析语码转换的动因,旨在能使网络语言能满足网络交际的实际需求,为网络语言规范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谈网络语言的特征及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目前,它的使用群体呈现年轻化的社会化特征。简洁口语化、生动形象化、娱乐游戏化、创造随机化是其固有的特征。受这些特征的影响,语言形式的不规范和个别语言欠明对青少年的汉语学习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网络语言是汉语言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语言变体,它可以与基本汉语词汇相辅相成,互不取代.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交流已逐渐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网络语言极大地影响着21世纪信息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在网络语体中,病句、汉字、符号、汉语拼音、英文字母杂糅是网络语言的基本组成方式.一方面,网络语言形象生动、简洁风趣,表现形式灵活多样;另一方面,一些格调不高、不合语言规范的网络词语,也造成了语言污染.  相似文献   

5.
王登文  吴晓云 《文教资料》2006,(27):177-178
作为网络技术和语言发展的产物,英汉网络语言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语用特征:大量使用缩略代替单词、短语和句子;组合运用各种符号、标记来表达情感及借用修辞手法,老词新用,创造新词。从演变趋势看,其过程具有以下三个特点:语言抽象与形象具体相结合、简约取代繁复、认知决定存在。但由于网络语言的失范,其发展已对正常的语言教学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语言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需要研究网络语言的发展阶段、繁荣背景以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网络语言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完成了意义和功能的转型。在初始阶段以符号、数字和字母为主流,有追求时效、娱乐性强的特点;在发展阶段以谐音词和旧词新义为主流,有追求生动形象、修辞性强的特点;在成熟阶段出现了寓意深刻的网络文化词,有象征性、舆论性强的特点。从意义方面来看,网络语言从专注于网络生活转向聚焦民生。从功能方面来看,由创新语言向传播语言转变,其交际功能和娱乐功能弱化,而诉求功能和舆论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民低龄化和学生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校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给日常生活和学习既带来了创新的元素,也在语言交流与应用中出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网络语言的构成主要有四类,即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专业名词;与网络有关的用语;网民在网络上的常用语及一些网民生造出来的新词。他们体现了创新化、形象化、诙谐化和简洁化等特点。在网络语言的运用上我们应尊重语言的发展规律;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其使用的规范化;同时积极慎重地接受新生词语。使学生在网络语言的使用上朝着健康、规范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著名人类学家博厄斯说过:人类所创造出来的最伟大的文化成果是语言文字。语言,是沟通、交际的一种方式。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语言也应运而生。有人将网络语言视为洪水猛兽,认为它的使用冲击了语言文字规范,甚至认为是一种污染;也有不少人认为网络语言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是润物春雨,给21世纪的今天带来了活力。  相似文献   

9.
网络语言随着人们使用网络媒介交流的数量增加而发生很大变化。它区别于传统的汉语,脱离语言常规的语言形式,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语体,具有幽默、简捷、形象、生动等特征;但也同时出现了随意生编滥造的现象,使汉语的规范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论述了网络语言的含义,网络语言类型及特点,最后提出了我们对待网络语言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试论网络语言的双语化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语言是指网络中通用的语言。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与网络有关的术语,一类是网民所使用的网络惯用语。它是在双语境下产生和发展的,里面有大量的双语混写混用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其主客观的原因,也带来了一些不规范的现象。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样式,网络语言有别于日常规范化用语。因此,对于网络语言的这种双语混用的现象应区别对待,对其规范化也必须遵循网络本身的规律和网络语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网络语言--语言的新变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大力发展网络研究和应用后,以青少年学生为基础的网民群落,凭借他们自身的开放、包容、创新的特点,在否断的网络交流中逐渐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区别于传统的汉语,网络语言更加形象、生动,表现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具有活力。本文分析了网络语言的含义,网络语言产生的原因、类型及特点,最后提出了我们对待网络语言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网络语言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而形成的一种语言。网络语言是由活动在网络虚拟空间,具有自主、开放、包容、多样性和创新特点的网民群落逐渐创造和形成的一种网络行话。从交流而言,语言对人类来说,是一种交流工具、手段。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达到快速、直观、形象的交流效果,而在网络空间形成了使用大量的谐音、符号和字母等替代语言的交流形式。从形态而言,网络语言与报刊语言一样,也是一种视觉语言,但却极大地突破了传统语言的常规、法度。一、网络语言和隐喻网络语言的历史很短,最早也只能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之…  相似文献   

13.
邓婷 《文教资料》2010,(7):41-4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和语言习惯。网络语言作为汉语语言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语言变体.也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过对网络语言的观察发现,在网络交际语言中性别差异正在逐渐削弱。本文从会话角度论述性别差异在网络语言中削弱,并分析影响性别差异削弱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以及英特网的产生促使新的交际方式以及新的语言,即网络语言的产生。网络传播中的语言符号即网络语言符号与传统的自然语言符号存在众多不同。可采用符号学的相关原理,探讨网络语言符号的特点。网络语言符号同自然语言符号相比,其能指和所指均存在不同。对网络语言符号的符号学阐释和分析,能使我们进一步了解网络传播中语言符号的特点,以及作为传播媒介的网络如何利用语言符号来达到其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网络语言逐渐从网络走进了现实生活。青少年学生作为网络的主要使用群体.使用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他们的时尚。网络语言渗透、冲击着中学语文教学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本文作者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了中学生网络语言的使用现状,指出语言教育者应有的态度和措施.以期推动中学语言教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罗会武 《学语文》2009,(6):42-43
狭义的网络语言指聊天室和论坛里具有网络特点的用语。广义的网络语言还包括网页上的符号、文字等网络传播的一切手段、言论、话语、网络技术语言及网络聊天室里和电子公告牌里的对话。网络浯言是汉语语言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语言变体.它与汉语言的基本词汇卡盱辅棚成。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对网络语言的关注程度也就越来越高了。网络语言属于语言中活跃的部分。网络语言的使用群体有着不可低估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网络语言是网络特殊语境里语言符号的使用变体,它的使用主体是受过相当程度文化教育的、创造力和模仿力都很强的年轻人。有特定的表现形式和表意特点,网络语言的形成是跟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对于网络语言要进行规范,取雅去俗,引导它向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逐渐产生了互联网时代语言。互联网时代语言是从网络中产生并应用于网络交流的一种语言,包括中英文字母、标点、符号、拼音、图标(图片)和文字等多种组合。这种组合,往往在特定的网络媒介传播中表达特殊的意义。由于互联网时代语言的简洁、生动、形象等特点,其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互联网时代语言的特点并对其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9.
网络语言是一种新兴的语言形式,它产生于网络并在网络中普遍流行.在网络语言的使用中,为了达到“如见其人”的效果,网络语言常在现有的语言文字的基础上,采用比喻、谐音、比拟、引用、仿拟、缩略等修辞手法,创造一些生动、新颖、独特和形象的词语,以产生幽默、风趣和诙谐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网络语言是网络特殊语境里语言符号的使用变体,它的使用主体是受过相当程度文化教育的、创造力和模仿力都很强的年轻人.有特定的表现形式和表意特点,网络语言的形成是跟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对于网络语言要进行规范,取雅去俗,引导它向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