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2 毫秒
1.
在英语翻译教学中要关注英汉语言与文化的差异,本文不仅分析了关注英汉语言与文化差异的重要性,而且在词汇、句子、语篇中进行了英汉语言与文化差异研究,最后针对如何在大学英语翻译授课中融入英汉语言与文化差异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汉翻译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牌示解说英译在涉外旅游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现状却不容乐观。牌示解说英译随意性现象相当普遍,从而影响涉外旅游软环境。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运用于牌示解说英译,可以指导牌示解说英译,有利于提高其英译水平。  相似文献   

3.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多种修辞手法,由于人类有共同的认知模式和审美原则,英汉语中的修辞格表现出很多的相似性,但由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及语言本身的发展不同,同一种辞格在英汉语中也有很多差异。对英汉语中几种常见的音韵修辞格的异同进行分析比较,可以加深对英汉文化差异能了解,提高英汉语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4.
《圣经》中存在大量的动物词汇,其文化内涵与汉语中的文化内涵呈现4种关系。即英汉语的对应词指示意义基本相同,英汉文化内涵也大致相同;英汉语的对应词指示意义相同,英汉文化内涵部分相同;英汉语对应词指示意义相近,英汉文化内涵不同或相反;英汉语对应词指示意义相同,汉语中可找到文化内涵相同的其他指示词。《圣经》中的四种动物词汇蛇、羊、龙、狮子在汉英两种不同文化中的文化内涵存在以上4种关系,比较它们的异同,能帮助我们顺利进行中西方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5.
委婉语是一种委曲含蓄、烘托暗示的语言表达方式。委婉语普遍存在于英汉民族的文化中,并反映在英汉语言中,它体现了语言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关系。从委婉语角度,对英汉民族价值观、人际关系取向和面子观进行对比,以探讨该语言映现的英汉文化。  相似文献   

6.
汉语格律诗英译中在语言和文化层面面临着挑战,针对汉语格律诗英译中的主要矛盾——形和神之间的辩证关系,汉语格律诗英译过程中应采取折衷主义策略,在形似和神似之间寻求平衡,以求最佳的形神皆似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广泛收集英汉语语料的基础上,对比了英汉语中时间作为空间的隐喻.英汉语中时间作为空间隐喻在概念层面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的语言表述上存在一些差异.英语中更多用"自己在动"的隐喻,汉语更常用"时间在动"的隐喻.  相似文献   

8.
动物词语是一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它所反映的语用含义依赖于英汉文化的理解。本文在通过对英汉语中常见动物词语的不同喻义的比较,对英语动物词语的运用以及它们在英汉语中使用的特点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王萍 《文教资料》2007,(3):165-166
在法律条文英译的句法处理中主语的确定是首要问题。对主语的正确把握和恰当英译是法律语言准确性和严谨性特点要求之一,译者往往容易忽视。本文通过对汉语法律条文英译中主语确定的方法以及存在疑义的阐述,希望对我国法律条文英译的规范化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廖利华 《英语辅导》2010,(2):130-134
本文从不同角度探究英汉礼貌语的异同,以期指导人们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本文研究的重点是礼貌语的不同之处,经分析发现差异主要体现在四方面:英汉语中使用称谓语具有不同的习惯;英汉语中称赞行为及回应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策略;英汉语中对他人表示感谢具有不同的方式;英汉语中语言忌讳具有不同的社会规则。  相似文献   

11.
根据汉语语法中句子的分类,归纳出各类句式对应的汉译英转换模式,并举出实例予以说明;然后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汉译英中常见错误进行实例分析;最后,提出了改进汉译英教学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2.
根据英汉语“头”的语料,探讨体验认知视角下英汉语“头”概念的隐喻投射,可揭示英汉语“头”概念隐喻投射的共性与个性,以及“头”概念在英汉语中构筑的隐喻概念的作用与语义扩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大力鼓励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下,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典籍英译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有效手段.而在各类典籍英译的过程中,出现了古代度量衡英译的难题.我国古代度量衡历史演变较长,单位较多,而且变化较大,典籍英译中很容易出现错误.本文以荷兰汉学家高延《中国宗教体系》典籍片段中的古代度量衡英译为例,探讨出古代度量衡的英译方法:音译+加注(度量衡简介及公制换算).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语篇结构、衔接手段的运用和主语主题等方面对英汉语篇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英汉语篇之间存在差异,但并不影响它们的美.因为英汉语篇的产生,英汉民族思维模式的形成,英汉民族的哲学、审美习惯具有直接或间接的促成作用,同时,也能在英汉民族的文化中找到例证.  相似文献   

15.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赋予英汉语言独特的文化内涵.言语禁忌,这一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英语与汉语中.但是,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英汉语中的言语禁忌大相径庭.该文以言语禁忌在中西文化中的不同表现为例,分析探讨英汉语言语禁忌的文化内涵,以及在翻译时如何尽可能完整无误地传递英汉语言语禁忌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析了对外汉语教材中新生词汇英译问题的基础上。综合阐述了对外汉语教材中新生词汇英译的研究现状和基本意义,剖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基于对外汉语教材对新生词汇英译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提出了一系列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以明清散文《板桥杂记》一书的英译为例,探讨古文英译中常用的翻译策略。笔者在翻译此书的过程中,针对古文英译中遇到的难题,借鉴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采取了增删重组的翻译策略,力求译文流畅、易读。  相似文献   

18.
蔡媛 《现代企业教育》2009,(14):161-162
在跨文化交往中,由于英汉文化的差异,容易产生误解甚至造成交际失败。本文试从英汉文化的词汇语义、社会准则、人际关系、价值观念、形体语言等方面,分析英汉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在实际教学中,英汉文化差异对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国绝大多是的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仍然是中国式的英语作文。为此本文从英汉文化差异对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观点表达的影响、英汉文化差异对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篇章结构的影响这两个方面,来分析英汉文化差异对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笔者的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20.
英汉语中都存在接应代词.本文从句法的角度对英汉语接应代词进行了比较分析,讨论了它们的共性与差异,认为英汉语接应代词都具有接应代词的典型特征,但作为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英汉语接应代词在具体使用中又有各自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