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家长在孩子刚入园进会对老师说:“我们的孩子比较弱,我很担心他在幼儿园会受到其他孩子的欺负。”在接送时间发现孩子脸上被抓破时,有的家长马上会问:“今天谁欺负你了,把你脸都抓破了?”有的家长甚至会说:“如果下次再有人欺负你,就去告诉老师,或者打回去。”  相似文献   

2.
放学厂,帅帅在爸爸来接他时告诉爸爸说,有小朋友欺负他。他爸爸随即教他:“下次再有小朋友打你,你打不过就拿椅子砸。”我听到后很想和他们谈谈,但考虑到这时家长和孩子的情绪都很激动,立刻当面交谈,他父亲不一定能接受,或许还会把事情弄糟。第二天早上,我走到帅帅的面前问他:“昨天有小朋友欺负你了吗?你能告诉我是谁吗?”帅帅说是李庆中和孙亮亮。我又问他:“听说你爸爸教了你一个办法,是吗?”帅帅马上说:“下次再有小朋友欺负我,我就拿椅子砸他。”“你说爸爸  相似文献   

3.
【案例】有位家长平时为人老实厚道,和同事、邻居关系都很好,可他的孩子却总是欺负小朋友,老师管教都无效。老师请这位家长到学校,家长说:“这孩子从小就特别淘气,为此我没少揍他。我真不明白,为什么就是揍不好他?”听了家长的诉苦,老师明白了。原来孩子好欺负小朋友,完全是受他家长的影响。这位家长很不  相似文献   

4.
老师:最近你的孩子在与别的孩子打架时说:“你打我,我就打你。”我问他为什么要打架并说这样的话,为什么不告诉老师,孩子告诉我是你们家长教的,是这样吗?家长:是这样的。老师: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之间打架有时会相互造成一些轻伤。家长看了后心疼,也常常有家长找老师问罪。我们理解家长的心情。但这种情况的发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希望家长  相似文献   

5.
周六晚上,电话铃响了,是一位家长,她劈头就问:“星期五我的孩子是不是进教导处受批评了?”多年与家长接触的经验,让我深深体会到父母爱子心切,总爱维护自己的孩子,一听到孩子受委屈了就要向老师讨回“公道”,这个家长肯定也是如此。于是我平静地告诉她,她的孩子在作业本上写了一些不文雅的话,我才叫他到教导处,问清楚是怎么回事。家长明显有些不服气,忿忿地说孩子并不是那么说,说教XX科的老师看见他写这些话后,拉起他的衣服,把他扯了起来,还说一些同学经常欺负他,而老师却又相信其他学生而批评他……这位家长越说越激动。  相似文献   

6.
在一个班中经常会发现有那么几个孩子,平时总爱和同学磕磕碰碰,今天跟这个同学闹意见,明天和那个同学不说话。他们在同学中也没有好朋友。孩子放学回到家里往往情绪不高,家长问起时,孩子也很委屈。孩子往往会说:“我真讨厌某某”、“我恨死某某了”、“某某真没劲”…… 不同的家长对此反应也就不同。有的不闻不问、无动于衷;有的会说“谁欺负你了,去告诉老师”,有的甚至“告诫”孩子“谁欺负你,你就打谁”;当然也有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在学校与同学  相似文献   

7.
刘欣 《教育导刊》2004,(14):34-35
小林今年5岁了,他很爱说“对不起”,是个专说“对不起”的小行家。他经常欺负别的小朋友,每逢被大人发现了,他就会告诉大人:“我说了‘对不起’了。”渐渐地,每逢做错事情或弄伤别人的时候,小林就说对不起;如果他欺负了别的小朋友,老师批评他时,他总是理直气壮地说:“老师,我已经向他说了‘对不起了’。”小林已经陷入了欺负伙伴——说“对不起”——再欺负伙伴的一种恶性循环。我通过细心观察,与家长交谈,了解到小林是个好胜心强的孩子,平时爱用打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快或解决与伙伴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小林今年5岁了,他很爱说“对不起”,是个专说“对不起”的小行家。他经常欺负别的小朋友,每逢被大人发现了,他就会告诉大人:“我说了‘对不起’了。”渐渐地,每逢做错事情或弄伤别人的时候,小林就说对不起;如果他欺负了别的小朋友,老师批评他时,他总是理直气壮地说:“老师,我已经向他说了‘对不起了’。”小林已经陷入了欺负伙伴———说“对不起”———再欺负伙伴的一种恶性循环。我通过细心观察,与家长交谈,了解到小林是个好胜心强的孩子,平时爱用打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快或解决与伙伴间的矛盾。这种心态使他在幼儿园里老是闯祸,从而…  相似文献   

9.
周六晚上,电话铃响了,是一位家长,她劈头就问:“星期五我的孩子是不是进教导处受批评了?”多年与家长接触的经验,让我深深体会到父母爱子心切,总爱维护自己的孩子,一听到孩子受委屈了就要向老师讨回“公道”,这个家长肯定也是如此。于是我平静地告诉她,她的孩子在作业本上写了一些不文雅的话,我才叫他到教导处,问清楚是怎么回事。家长明显有些不服气,忿忿地说孩子并不是那么说,说教XX科的老师看见他写这些话后,拉起他的衣服,把他扯了起来,还说一些同学经常欺负他,而老师却又相信其他学生而批评他……这位家长越说越激动。我了解该学生,他比…  相似文献   

10.
陈洪 《宁夏教育》2006,(9):69-69
为孩子乱“撑腰”的现象在不少家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如“别人打你,你也打他”、“咱们宁可赔钱,也不能吃亏”、“他若打你,我明天就揍他”,等等煽动性的话语,成为很多家长教育孩子时经常说的话。家长疼爱孩子是应该的,但是,如果孩子在被“欺负”,受“委屈”之后,家长总是对孩子灌输“报复”的思想,大讲“社会如何尔虞我诈”、“人与人之间如何勾心斗角”,或者亲自找老师和同学的家长理论,甚至直接上阵进行报复,那就不对了。这样的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极为不利的。在这种偏颇、过激甚至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引导下,孩子心中善良的成分会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11.
豆豆曾经是个聪明可爱的孩子,可最近我发现他变了,常欺负其他小朋友,老有小朋友喊着:“老师,豆豆打我。”“豆豆抢我东西。”每当我问豆豆原因,他总是气呼呼地说:“我就是个坏孩子!我不乖!你快去告诉我妈妈呀!”  相似文献   

12.
徐蓓 《早期教育》2000,(10):9-29
孩子遭人欺负,做父母的心情总是难以平静,我认为应该教会孩子一些自行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在不断地自我实践中逐步增强自我保护的意以和能力。 我的儿子个头高,身体壮,做事认真,为人憨厚,深得老师和小朋友的喜爱,但性格却胆小、内向。有一回,他对我说:“妈妈,今人××小朋友午睡时趁老师不注意,爬到我的身上,压得我气都喘不过来了,已经有好几次了。”我就对儿子说:“你应  相似文献   

13.
孩子与别的小朋友发生冲突,甚至动手打架,这样的事情谁家也不可能完全避免。但作为家长,在处理这类事情时一定要慎重,切莫怂恿孩子逞凶。家长这两种做法是不对的:一是家长看见孩子在打架,凶狠地对别人家的小孩说“你再敢欺负我的孩子,我揍扁你”;二是家长怂恿自己的孩子去打别人家的孩子“,狠狠地打他,打不过咬也要咬他一口,我给你撑腰”。这就容易使孩子形成残暴、凶狠的性格。历史上,极端的例子也是有的。墨索里尼是世界上臭名昭著的法西斯战犯之一,他在统治意大利期间,对外侵略扩张,对内专制独裁,残酷镇压人民。他的残暴在历史上是出名的…  相似文献   

14.
引导幼儿关心生病住院的同伴,是培养孩子友爱精神的一种好办法。一次,我在上绘画课前,告诉小朋友:“××小朋友生病住院了,他很寂寞,很想念你们。你们想把什么最有趣的东西送给他,就把这东西画出来,由老师送去,他一定会高兴的。”这节课上孩子们都认真地画出了自己满意的画  相似文献   

15.
老师,报告     
<正>一年级小朋友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报告老师”。下课,你刚在办公室想喝口水,与同事聊个天,就有学生喊报告:“老师,某某同学踢了我一脚。”“老师,某某同学在玩黑板。”“老师,某某同学拉我的衣服。”……这些报告中,有一些的确需要班主任出面处理,如:学生摔了一跤,摔破了膝盖;俩学生打起来了……但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当小朋友报告时,我无论在干什么,都会停下来,专心听。如果是大事,就及时处理;如果是小矛盾,我就主持一下公道,安慰一下受到伤害的小朋友。  相似文献   

16.
夏美萍 《父母必读》2010,(1):124-124
不管大事小事,孩子都要告状。他还常常当着别的小朋友家长的面,“揭发”人家的“糗事”,这让你很尴尬。  相似文献   

17.
4岁的杰杰非常爱说“对不起”,是个专说“对不起”的小行家。他经常打架,弄伤别人,然而每逢这时他就说“对不起”;如果他欺负了别的小朋友,老师批评他时,他总是理直气壮地说:“老师,我已经向他说了‘对不起’了。”我发现,杰杰已经陷入了欺负伙伴——说“对不起”——再欺负伙伴的一种恶性循环。我通过细心观察、与家长交谈,了解到杰杰是个好胜心强的孩子,平时爱用打人的方式来表  相似文献   

18.
相信每个老师都曾遇到过这类事情:上课时,所有小朋友都在认真听讲,却有一个幼儿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某某踢了我一脚”;游戏时,时不时有幼儿说这个小朋友不乖或那个小朋友又在哭等,让教师觉得焦燥万分却又不能忽视,每每为处理这些小事而花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其实,孩子的这种“告状”行为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现象,“告状”的目的和动机很多,有的是受了欺负想寻求大人的保护;有的是检举他人,希望成人对他的是非判断作  相似文献   

19.
尚巾 《家教指南》2004,(12):38-39
一些家长让孩子“以暴制暴”《家庭导报》报道,记者不久前偶然听到两个七八岁男孩的对话,觉得很惊奇。一个孩子说:“现在学校没人敢欺负我了,谁打我一拳,我就打他两拳。”另一个孩子则说:“要想让别人怕你,自己就要长得壮一些。”让记者更吃惊的是,孩子的这些“以暴制暴”想法竟然是他们家长灌输的。记者随即采访了一些家长,发现教孩子“以暴制暴”的还真不少。有的家长为了强化孩子的这种意识,平时会故意打孩子一下,如果孩子不还手,就教育他说:“不管是谁打你,一定要还手”!一位家长说,这样做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强者,以免在学校被人欺负…  相似文献   

20.
4岁的杰杰非常爱说“对不起”,是个专说“对不起”的小行家。他经常打架,弄伤别人,然而每逢这时他就说“对不起”;如果他欺负了别的小朋友,老师批评他时,他总是理直气壮地说:“老师,我已经向他说了‘对不起’了。” 我发现,杰杰已经陷入了欺负伙伴——说“对不起”——再欺负伙伴的一种恶性循环。我通过细心观察、与家长交谈,了解到杰杰是个好胜心强的孩子,平时爱用打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快或解决与伙伴间的矛盾,这种心态使他在幼儿园里老是闯祸,从而常常被老师、家长强迫向伙伴道歉。长此以往,他便认为只要说“对不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