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堵文晖 《文教资料》2009,(10):17-18
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分析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雷特》,通过对剧中女性人物的地位和排列顺序,哈姆雷特的“厌女意识”,以及模式化的女性角色,揭露了莎士比亚根深蒂固的男权主义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2.
《哈姆雷特》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奇迹,除了它本身的艺术魅力之外,数百年来几乎从没间断的研究资料也使它带上了各个时代的文化烙印。然而,对于《哈姆雷特》这部戏剧的研究往往以哈姆雷特这个人物作为绝对的中心,研究哈姆雷特的文章汗牛充栋,正如法国小说家法朗士(Anatole France,1844-1924)所说:"哈姆雷特…人类一向加  相似文献   

3.
女性主义批评尤其关注男性作家创作的经典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在女性主义批评视野下重新解读和评价《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揭示《水浒传》中女性形象被"妖魔化"的倾向,典型体现便是作者对"荡妇"与"男人婆"女性形象的塑造,女性形象被妖魔化的文化根源是男权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4.
《哈姆雷特》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奇迹,除了它本身的艺术魅力之外,数百年来几乎从没间断的研究资料也使它带上了各个时代的文化烙印。然而,对于《哈姆雷特》这部戏剧的研究往往以哈姆雷特这个人物作为绝对的中心,研究哈姆雷特的文章汗牛充栋,  相似文献   

5.
在生态批评视野下,悲剧性模仿的实质是对某种中心论特别是人类中心论思想的偏执。《哈姆雷特》剧中的悲剧性模仿在某种程度上暗合了这一传统,但又呈现出异样的复杂性。本文试从自然与文明、自然与人类、自然与女性三个角度对剧中的生态观进行分析,从中析出莎士比亚这一时期生态创作观的转变,指出这一转变直接影响了他后期转向传奇剧的创作。  相似文献   

6.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始于西方。中国的女性主义批评,在与西方女性主义批评发生碰撞、组合的过程中,出现了理论和实践的脱节现象。《红楼梦》辩证的女性观,对西方现代女性批评要素具有调和与补正功能,为我们建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现代女性批评理论体系,昭示出一条正确的方向和道路。  相似文献   

7.
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古芭从19世纪英美女性文学入手,主张采用修正父权诗学的方式重新解读传统文学中被遮蔽的女性作品,并使用女性经验和视角审视、发掘隐藏在作品中的女性文化经验,归纳总结女性作品的共通性和相似性,以此构建女性主义批评诗学的理论框架体系。两位批评家在《阁楼上的疯女人:女性作家与19世纪文学想象》中对《简·爱》分析时采用的策略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是分析19世纪其他女性作品常用的方法。归纳梳理批评家分析《简·爱》所使用的策略和方法,有助于正确认识女性主义批评诗学的理论内涵,对我国女性主义批评建构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现代西方女性主义批评存在着盲点。《红楼梦》的女性观,在女性思维模式、女性性别论、女性主体论、女性审美意识等方面,对西方现代女性批评要素具有补正功能,从而警示我们建立一种双向互动的、协同文化研究的批评模式。  相似文献   

9.
《四库全书总目》中的《诗经》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诗类”与“诗类存目”共收《诗经》研究著作 1 47部 ,对于从两汉至清乾隆时期《诗经》研究的特征进行了总结 ,尤其对宋、明两代的研究进行了批评。在批评思想上 ,《总目》坚持汉学正统观念 ,坚持“发乎情 ,止乎礼义”的批评原则 ,反对明代竟陵派诗学理论对《诗经》研究的影响 ,推崇以意逆志的批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她以一贯的对自然的关怀的生态视角谱写出了一曲动人的挽歌。小说以现代文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基调,以一群鄂温克人的兴衰作为故事线索,即“以温柔的抒情方式诗意地讲述了一个少数民族的顽强坚守和文化变迁”。特别是通过自然这一纽带反映出了人类生存的现状和现代文明的缺失。而迟子建作为一个具有较深自然情结的作家,用她细腻的文笔和灵敏的女性心灵感受着自然生态对心灵的呼唤。本文试以女性主义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方法对其《额尔古纳河右岸》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1.
女性主义叙事学结合社会政治语境分析故事和叙事形式中的性别政治含义。这种意识形态和叙事形式并重的方法值得借鉴到女性主义翻译批评中来,克服以往停留在故事层面上的纯政治文化批评的片面性。采用女性主义叙事学视角,结合翻译的社会政治语境,在故事和表达形式两个层面对《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的英译文展开女性主义翻译批评,探讨女性主义叙事学在翻译批评中的应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玛丽·雪莱于1818年出版的《弗兰肯斯坦》从一开始就为众多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所关注。两个世纪以来,西方文学评论界对小说的批评研究广泛而深入,涉及了女性主义等诸多领域,而国内目前的批评大体上沿袭了西方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革新后《小说月报》的编辑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地建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在编辑的自觉实践与读者的广泛响应下,于13卷第8号开辟了“创作批评”专栏,逐渐形成了《小说月报》自身的社会历史批评模式,体现出“以作家为主体”、“对终极意义的执着追寻”的批评风格。在《小说月报》编辑的积极引导与传播下,现代批评进入了广泛的写作实践阶段,促进了现代文学批评的建立与成熟,在某些方面奠定了现代文学批评的最初模式。但是以作家为主体的批评范式极大地束缚了批评家的主动性,对于终极意义的不断叩问使得批评趋于单一化,忽视了对于作品形式的审美分析。尽管如此,《小说月报》对于现代批评建设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却真真切切地使现代批评获得了独立品格。  相似文献   

14.
性别批评作为一个整合的研究模式,是对女性主义批评的扬弃和发展。性别批评的发展使文学研究扩展到社会性别现象之中,从而对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和男性的性别建构进行社会文化分析。  相似文献   

15.
《尘埃落定》边缘叙事的文化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注《尘埃落定》中次要的叙事线条和边缘人物,运用文化批评的方法,从受惩罚的失语者、被损害的女性群体、现代性的崛起与忧思、“正史”的边缘化叙述这四个方面,发掘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6.
女性主义批评是以性别为标记、以女性为主体、以性别话语为特征而区别于其他批评流派的批评方法。经历了平等、差异、双性共体等三个阶段,并形成了自身的方法论原则,而“双性共体”是女性主义批评解决文学中两性关系、人类未来形象等问题的最终趋势。  相似文献   

17.
《革命之路》是美国现代作家理查德琊茨的处女作,也是其成名作,出版当年即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该小说中耶茨不仅细致入微地描写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的中产阶级面临的婚姻生活危机,而且讽刺了当时美国中产阶级生活走向标准化的现象。该文主要借用女性主义批评的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当时女性主义运动发展的时代背景,试图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分析《革命之路》这部小说,展示男权社会中女主角爱波由于被置于“他者”地位所经历的生活的压抑与困境,分析其“革命”之路失败的主要原因,从而揭露出女性寻求独立自由寻求解放之任重而道远,表明女性主义的发展最终应走男女和睦相处的无私之爱的道路,爱与合一才是幸福家庭生活的出路。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女性主义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也在不断地影响着女性电影的实践活动。顺应全球女权运动的高涨,当代的女性电影,其中不乏隔靴搔痒的商业电影,但也有真正反映女性主义理论认同标准的成功作品。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的发展,势必对女性电影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西方女权运动的先驱,同时也是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第一人".她详细地分析了女性生活的现状和女性创作的困难,深刻地剖析了女性受压抑的根源,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将女权主义思想应用于女性创作和女性主义批评中,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构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哈姆雷特》宣扬的人文主义精神其实是以男性为中心,致力于追求男性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以及男性对自由的一种追求.《哈姆雷特》没有重视女性的生命价值追求,更没有关怀和关切她们的命运.《哈姆雷特》所表现和传达的全部是男性的世界观和主张,整体基调都是注重男性的个性思想解放和生命的平等.《哈姆雷特》叙事所体现的基本主题就是以男人为本,完全把女人排除在权力和利益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