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胡虹霓 《现代语文》2009,(4):135-136
作文评改对写作教学起着直接调控的作用,它外显着我们的写作教学观和教学目标,它影响甚至决定着学生对写作的认识与热情,它必将对写作教学起到一种有力的导向作用。因此,它的科学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写作教学的成败。传统的作文评改由于评改主体(教师)和接受主体(学生)之间缺乏应有的对话交流,评改方式方法单一,因而大大限制了学生对作文评改的认识以及重视,他们很难从评改中得到实效,教师也永远解脱不了“吃力不讨好”的评改“枷锁”,造成了高耗低效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谭照亮 《文教资料》2006,(34):168-169
在语言学习中反馈具有多种功能,英语写作教学从成稿写作法到过程写作法的转变,导致教师反馈在形式和功能上发生转变。研究表明,教师评改对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有效的。为了提高教师评改有效性的反馈机制,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作文的评改质量。  相似文献   

3.
吴彩琴  吴林 《教书育人》2012,(15):156-158
近年来,随着社会认知理论的影响日益扩大,英语作为外语(English as a foreige language,简称为EFL)写作教学社会文化认知理论,逐渐受到英语教育研究者和教师的重视。从社会文化认知理论的视角考察EFL写作教学中英语语言社会文化认知,将有助于揭示英语学习者写作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使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写作提出如下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由,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能与他人交流写作体会,互相评改作文,以  相似文献   

5.
写作是四项技能(听,说,读,写)之一,但在实践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对连贯的重视程度都不够。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知道什么是连贯,以及意识到在写作以前他们没有注意的错误,这些对EFL写作教学都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写作评价在ESl和EFL领域里引起广泛的关注并得到不尽相同的研究结果。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t检验和访谈,对比研究网络媒介条件下英语写作教师评价与同伴互评对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结果发现:(1)网络媒介条件下教师评价与同伴互评可行、有效;(2)在中国文化价值影响和EFL语境下,学生更加重视网络媒介条件下的教师评价,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把两种评价方式融合一起使用。  相似文献   

7.
<正>新课标明确提出,重视对作文的修改,提高学生之间互相评改的机会。但是,由于当前的初中写作状况仍然不容乐观,在初中写作中依然面临着老师的单向评判、学生评价反馈不及时、教师课堂的教学时间限制、与教师互动性欠缺等问题。而新课标指引下初中生自主合作评改作文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使得写作教学方法变得更加多元,通过变革与创新,纠正了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使得初中生写作能力的训练变得更加高效,从而受到了更多学者的关注和应用。一、初中作文教师单方面评改的弊端  相似文献   

8.
议论文是高中写作学习阶段中最主要的写作文体。要想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教师对学生写作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和修改至关重要。然而,现如今教师的作文评语呈现出套路化、格式化、公式化的趋势,这种评改行为不仅极大地削弱了学生对于写作的热情。同时,这也是长久以来学生写作能力得不到切实有效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想使学生的写作能力有"质"的提高,教师就必须从思想上重视评改工作,并从自身出发提高写作评改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背景下,新的评价理念强调发挥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和教师的潜在引导意识,重视描述和探究,重视评价情景的营造,关注学习记录的鼓励性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笔者列举了几种作文评改策略,期待能够通过这样的作文评改策略,适时地引导使学生在不断的"同化"与"顺应"中,探究评改的方法,完成作文评改能力的自我建构,体验写作的乐趣,促使学生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并学会在开放的极具人文关怀的评价情景中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据笔者调查了解.多数教师重视作文前的指导,而忽视了作文后的评改。其实,作文评改是习作指导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他们体验写作成功的愉悦.而且能提高学生评价修改作文的能力.切实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但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一直对作文评改不够重视。教师随意给个分数或等第.写上几句笼统的评语算是完成了作文批改工作。  相似文献   

11.
作文批改与反馈是英语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将在线写作自动评改系统与课堂教学整合是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句酷批改网为例,以学生的作文样本为研究语料,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等为研究手段,着重探析了在线写作自动评改系统的有效性,并提出应增强在线自动评改系统的智能性及构建多元写作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2.
外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反馈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写作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国内外写作教学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对有效教师反馈特征因素的研究,提出有效的教师反馈应当强调内容与形式并重、提倡间接反馈、肯定反馈,了解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并与同侪反馈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在外语教学和学习中,动机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焦点,具体来讲学生对写作的态度是否会影响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成为了研究者的另一个关注点。作为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重要因素,教师反馈将会对学生的动机产生影响,但在之前的研究中多集中在两者其中之一对学生成就的影响。本文作者将对国内对教师反馈研究作一个简短的文献综述,并基于相关理论对如何给出有效的教师反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英语写作是英语的四大基本语言技能之一,但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却处在较低的水平,特别是他们在语篇层面上的写作能力尤其欠佳。面对他们英语语篇写作能力低下的现状,本文提出一个针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语篇分析理论为基础,把阅读和写作结合在一起,并利用了过程写作教学法的优势。为了验证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笔者以河南科技大学的55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70年代起,同伴互评就作为过程写作法的重要环节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其相关研究包括同伴互评本质、外语写作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与教师评价的对比等内容。其最新研究成果意义深远,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深入开展同伴互评提供了理论指导。因此,梳理相关文献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16.
Writing is often a massive challenge for the learners who study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EFL). Many EFL practitioners are searching for solutions to help learners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ir writing. In this auto-ethnographic study, two narratives are discussed. In the first narrative, the primary challenges of EFL writing encountered by a cohort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tudying in Australia are narrated and then examin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Chinese EFL researcher. In the second narrative, the author’s personal experiences of EFL writing are recounted, with a focus on dialogical awareness and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an EFL writer.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for EFL learners between English learning and identity construction is discussed. In conclusion, the author reflects upon a dialogic model of EFL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Chinese cultural context and calls for the setting up of interactive contact zones to help the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learners in their EFL writing practices as well as in EFL teaching and learning.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presents two separate but related studies on native-English speaking (NES) instructors’ teaching writing practice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One study is a case study that explores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three NES instructors’ writing instruction in a southern Chinese university as well as students’ responses to their practice. Another study takes on an auto-ethnographic approach, in which the researcher retrospectively examines his own writing instruction as a college NES instructor in China with his new understanding of Bakhtin’s dialogic theory and theories of multi/biliteracy. The pairing of these two studies, methodologically and conceptually, illustrates the NES instructors’ teaching experiences in China from both an outsider and an insider’s perspectives.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ies indicate that one of the key factors that hinder the effectiveness in teaching writing in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EFL) contexts is the doctrine of ‘native fallacy’ widespread in the EFL field. This is an ethnocentric view of treating English as a hegemonic practice that drives EFL students to reach native-like English proficiency in both their English speaking and writing.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a call for a paradigm shift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EFL field, which requires fundamental changes in the view of English from ‘native English’ to World Englishes or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for today’s globalized community.  相似文献   

18.
写作作为一种复杂的认知活动,涉及到多种认知因素的协同作用,其中思维和记忆是影响写作的两个关键因素,而这两个因素在影响写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关联。本研究以认知学中有关记忆和思维的相关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对某大学英语专业大三学生进行问卷、访谈和文本调查分析研究。研究结果发现长期记忆和思维对写作过程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从认知层面探索写作研究的新方法:结合认知中的长期记忆和思维两个因素对写作过程进行研究,其结果对英语写作的教与学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元认知理论框架下,采用定性与定量两种研究方法,对大学一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写作中掌握与使用元认知知识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试图通过对元认知知识中三个变量的研究,探究一种科学、有效的大学英语写作者元认知知识的测量工具,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思路,提高大学英语写作者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0.
对2006-2011年刊载在8种外语类核心期刊的英语写作研究论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最近6年,国内英语写作研究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研究方法以实证性研究为主,非实证性研究为辅;(3)从研究内容来看,基于网络的写作教学模式研究、基于语料库的写作结果研究、英语写作的主体研究、英语写作反馈研究是这一时期英语写作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