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当前的中学英语教学中,发现中学生存在道德认识肤浅、道德情感缺乏、道德行为失当等道德失范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社会不良风气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和学校家庭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轻视,结合教学工作实际,建议从教师自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加强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2.
学校德育课程建设是德育的重要环节,针对道德教育在时效性、有效性和针对性等方面存在的弊端,实践性的德育活动教育成为必然选择。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体系建设不仅需要落实国家对青少年的道德要求,更应将其内化为学生的固有品质,同时外显为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在此过程中,学校应有完整的德育体系予以支持,"先破后立",在积极的德育目标指引下,创建良好的学校道德生活,丰富学校道德教育活动,密切与实际相联系,实现德育课程生活化与实践化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公益广告在青少年德育中具有重要价值,应当得到重视。公益广告是以传媒方式进行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一个新生途径。公益广告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文化环境,极大地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认识、伦理规范等的选择和道德品质的发展;作为一种德育途径,与学校、家庭的道德教育一起,呵护青少年的道德成长。在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视域中,公益广告德育具有直觉感染,潜移默化;多方互动,激励认识;自觉导向,凝聚思想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是当代基础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然而,在现实的道德教育过程中,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一些误区,如把道德教育看成是对学生行为规范的训练,过分推崇"灌输"教育方式,忽视学生的道德需要,结果导致德育收效甚微.道德心理学研究证明,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源泉,是产生动机的最根本的心理基础,提高德育实效就要从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要以人为本,创设丰富多彩的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道德教育活动场景,激发学生的道德内驱力,进而使学生产生道德诱因;通过讨论、对话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使学生主动选择、积极建构道德行为,进而达到提高德育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顾毅 《考试周刊》2011,(37):158-159
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在新课程下,进行德育教育有着重要意义: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质、创设道德教育情境、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  相似文献   

6.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发展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必须依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德育原则,体现新课改精神,树立德育新理念,寻求德育新方法,探索德育新途径。一、坚持把政治理论学习和道德实践相结合首先,学生对道德的认识要经过一定的理论学  相似文献   

7.
德育泛化是指“对学生的非道德行为加以‘不道德'或‘道德'评价,并施以教育干涉”;其本质是不当教育对非道德行为的否定.尽管众多因素干扰了德育泛化的识别,但其危害真实存在:对道德教育、道德权威、学生行为自由的多重侵犯.基于归因分析,本文就如何矫正德育泛化提出了相应举措.  相似文献   

8.
现代德育是一种知性教育,其割裂了道德内在与外在结构的联系性.为摆脱现代德育的困境,需要通过体验道德教育、情景道德教育、生活道德教育等多种途径帮助学生完成隐性道德知识与显性道德知识之间的转化,以实现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9.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等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做好青少年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实效,需要有一支素质过硬的德育工作队伍。当前多元文化并存,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受到挑战,教师更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育人责任,有效地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但事实上,在多元文化交融的困境面前,教师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的有效引导表现出缺席和失语的状态。其主要原因就是师德的缺失。为此,要遵循德育主体性原则,通过加强教师的职业认知,强化教师职业道德责任,在教育职场上历练师德,改进德育方法等,来提高广大教师自我完善道德的自觉性和教育青少年学生的能力,从而为增强青少年德育实效性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1.
必须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切实提高整体道德水平,要从开拓道德教育途径、创建道德教育环境、健全道德评价制度等几个方面构建学生本位的道德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2.
社会实践活动能使青少年学生走出较为封闭的课堂,走向社会,在实践中认识、感受并且适应社会,从而学会生活,学会发展。但是长期以来,传统德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纸上谈兵”,重说教轻实践,重灌输轻感悟,重接受轻体验,导致德育低效甚至无效。青少年学生必须在丰富而真实的道德实践中去体验与感悟,才有可能形成道德认同甚至道德自觉。  相似文献   

13.
美国当代著名的道德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的德育思想以认知—发展理论为基础将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阶六个水平,强调价值判断重于道德行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道德水平的发展.它的启示是:学校德育教育水平应遵循学生的认知阶段,促进学生道德判断和行为一致、注重道德环境建设并应充分发挥学生道德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4.
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已渗入到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和道德问题等各个领域,文章分析了青少年德育面临的挑战,指出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的独特性,提出了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5.
叙事德育有助于道德教育回归自由本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智慧,即增进学生对道德、对人和生命的理解;叙事德育通过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意识和自我认同而引导学生的道德需要,能够训练学生换位思考的道德思维品质;叙事德育通过形成积极的道德舆论而增强学校德育的效果,其过程中体现出的宽容、民主、平等的道德规范和原则,会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16.
李姗姗 《新疆教育》2013,(13):35-35
历史科学的德育教育在历史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中学历史教学应着力探索提高道德教育实效的途径,挖掘历史中的道德因素,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使学生的道德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活动道德教育要求德育教师更新德育观念,以活动德育理念推进学生道德发展。本文从改革德育体制,形成活动德育实施的良好氛围,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增添新途径等方面对推进活动道德教育提出了一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民族精神的载体。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道德思想,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本文在探讨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及现代价值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对提升青少年学生德育实效的重要作用,并积极探索了利用传统节日文化加强青少年学生德育的途径和方法。中国传统节日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  相似文献   

19.
张旺  袁海军 《中国德育》2010,(5):17-19,23
青少年对于网络不良信息缺乏足够的免疫能力,极易导致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以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网络道德教育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通知精神为契机,加快构筑网络不良信息防御体系,增强未成年人网络道德自律意识,发挥学校在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一个洁净、安全、文明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确立,我国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学德育总体上是沿着科学化的轨道前进,成绩是主要的,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陷。我们研究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的道德教育思想,主要是为了更深刻地分析和研究当代的中学道德教育问题,以更有效地推进当代的中学道德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学校的道德教育质量和青少年的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