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天一  黄叔界 《传媒》2016,(5):78-80
本文探讨了广告艺术与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从中国传统的“家”“节”“情”文化内涵着手,对广告艺术进行分析,提出应将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精髓融入到广告创作中,而不能只停留于素材的简单应用.  相似文献   

2.
李丹 《声屏世界》2006,(6):51-51
商业广告对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宣传,引起了人们心灵上的波动,并对原有的消费观念形成冲击。如近几年来,商业广告大力宣传现代消费文化的观念,“及时消费”“、超前消费”“、个性消费”等观念通过各种媒体进入人们的视听之中,人们心中一直压抑的消费欲望被唤起,消费热情陡然高涨。一、中国传统消费文化在外来文化冲击下对商业广告创意的影响。中国拥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反映在中国老百姓的消费行为上是讲究节俭、实用,突出团圆等,所以在商业广告中人情味很浓,创意人通常习惯把情感通过创作反映到广告作品中。雕牌洗衣粉广告中小女孩听话…  相似文献   

3.
梁雪梅 《东南传播》2016,(6):112-114
本文站在消费社会的语境下观照民族文化在广告中的传播方式,通过民族文化广告行销自身产品,完成民族文化的自我传承,或是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完成意义嫁接与话语转换,亦或寻找民族文化的"最大公约数",达到文化融合与对话。如此,民族文化也将受到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民族文化转化成为撬动经济利益的杠杆,一种经济资本,有遭遇到文化重构之虞。对此,传播者要保持一种文化自觉,以及对文化的敬意和敬畏,才能让广告与民族文化比翼齐飞。  相似文献   

4.
周杰伦的《龙拳》因一年一度的除夕盛宴被再度炒得沸沸扬扬,在百事公司推出的这个产品宣传广告“龙拳篇”的MTV中,大量运用了中国功夫、武馆、龙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但整个MTV的拍摄手法和周杰伦的打扮又极具日本漫画风格。在这里,“龙”和“拳”都被现代都市流行文化加以包装改造、重新演绎了。在这里,全球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融也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5.
高俊芳 《今传媒》2006,(2):60-61
2004年有几个国外品牌的广告在媒体上颇为引人注目。这就是:丰田公司的“霸道”汽车上市的广告“石狮篇”;立邦漆广告中的“盘龙下滑篇”,以及遭到停播的耐克公司的“恐惧斗室篇”。在这几则广告中都有令中国人颇为熟悉、颇为喜爱的中国元素出现。然而恰恰也是这些让中国人引以  相似文献   

6.
姜红 《新闻大学》2005,(2):23-25
2004年底.美国耐克公司广告片“恐惧斗室”在中国引起广泛争议,该片有意无意流露出的对中国文化的不尊重致使它最终被广电总局叫停。实际上, 在耐克之前,2003年12月的“丰田霸道”广告和2004年9月的立邦漆广告,都因其带有“侮辱性”色彩而引起轩然大波。[1]无论出于民族自尊还是自卑,民族主义这根敏感的神经是被“问题洋广告”们重重地拨动了一下。当我们把目光过多聚焦于“洋广告”的时候,不妨也审视一下自家的“土广告”。  相似文献   

7.
跨文化广告所折射的文化民族主义和霸权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跨文化广告中的争议广告为例,指出跨文化广告应以国际品牌、本土文化为主,了解、尊重并融合播出国文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民族文化在面对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经由其品牌宣传和产品营销所带来的文化的强烈冲击,应该在保持民族文化独立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世界文明的先进文化成果。通过国际社会的广泛交流和对话,增强跨文化传播能力,寻觅文化之间的共同点,在全球化为广告传播带来的广阔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能。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陆开始注重广告、包装、宣传和口碑。其实。“广告”并不是新的经商手法,广告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中国最原始的商品广告,应该是声音广告。它的存在年代可以追溯到奴隶社会,人类有了剩余产品,有了交换,就有了声音广告。正像“广告”的原意“我要大喊大叫”一样,人们交换什么就喊着什么,久而  相似文献   

9.
“龙”是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代表,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广告资源.现代广告被认为是一种文化事件和塑造社会“拟态环境”的重要信息装置.在广告中使用以“龙”为代表的传统元素不仅能提高广告效果、塑造品牌个性、实现品牌的国际化发展、支撑我国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战略转型,更能达到宣传祖国文化、提高文化认同、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报刊广告是近代中国出现的一种新型文化传播媒介,其导致人们许多观念发生变化,而《大公报》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之广告清晰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天津人社会生活之演变。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广告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在传播西方物质文明与文化知识、培养人们良好价值观念与社会风尚、激发人们爱国主义和民族认同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广告中所宣扬的追求享乐主义等思想亦破坏了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助长了社会不良风气,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日两国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习惯与审美趣味,进而影响了社会观念,形成中日广告在具体呈现上的差异.本文以中日广告实例为切入点,通过对同类商品的不同广告技巧及诉求的比较,研究两国在文化环境、民族和习俗之间的深层文化差异,为促进中日两国跨文化广告交流提供一些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特征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记忆的根,是民族文化的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世界意义。正如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所指出的那样:“非物质文化遗产担负着保持民族文化独特性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双重职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独特思维方式,是捍卫国家文化主权和维护国民文化身份的基本依据。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全面推动人类文明对话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新生代的社会化形态的现代广告,既肩负着传承化的使命,又承担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任,而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星球上,中国广告要想不辱使命,必须学会观照他,在差异中寻找对话,在对话中寻求发展。  相似文献   

14.
据2005年6月21日<南京晨报>载,近日在西安各麦当劳店,出现了一则中国人下跪麦当劳的广告,与此同时,西安的公交车上则播放了一则中国人跪求麦当劳老板延长价格优惠期的广告.联想近年来各地出现的立邦漆滑倒中国龙,耐克鞋击倒"中国形象",丰田霸道广告等严重违反<广告法>中之"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有辱国家形象、伤害民族感情的广告,虽然"下跪广告"并没有在广播电视台中播出,但同样给我们广电从业人员提了个醒:广告播出也要讲政治,不能存有丝毫的侥幸心理,决不能让有损于国家尊严的"问题广告"在我们广播电视媒体中播出.  相似文献   

15.
何谓"大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过去闹得沸沸扬扬的“青年必读书 目”,今天又在一些高校实行了。抛开鲁 迅、胡适、梁启超他们争论的“语境”, 在今天不仅仅是“弘扬传统优秀文化” 和“汲取世界一切文明成果”,对今天 的莘莘学子来说在当下世界“机器人” 与“人机器”的交替运作中,“重理工, 轻人文”已经积重难返,“人有病,天知  相似文献   

16.
英雄崇拜是各民族都有的普遍现象,但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别各民族的英雄崇拜也存在差异,本文通过对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和荷马史诗中的阿喀琉斯两位英雄的对比分析指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古希腊文化中英雄崇拜的差异:一、中国文化中的英雄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为规范,重道德;而古希腊文化中的英雄崇尚战争,重力量。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英雄具有集团性的特点;而古希腊文化中的英雄具有很强的个体性的特点。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英雄重心在民族和国家利益;而古希腊文化中的英雄则重个人利益。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英雄重伦理道德、重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集团利益,心灵上是戴着枷锁的。而古希腊文化中的英雄重力量、重个体、重荣誉,重私利,是人性觉醒的英雄。  相似文献   

17.
图书是文化商品,应与物质商品一样遵循市场规律,注重名牌意识。几十年来,“三联”、“中华”、“商务”等老出版社以大批优质图书、系列丛书套书,为国内外知识界所称道。现在,随着书刊品种的日益丰富、竞争日趋激烈,有些出版社已注意到在广大读者中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如广告用语、编辑方针、设计构思、公关手段、销售形式等力求独特新颖,组稿重选题、编纂重质量、装帧重创意、印制重工艺等已成为同仁们的共识。十年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推出的全国唯一的、高学术品位的“博士文库”,荟萃了当代社会科学界的重要研究成  相似文献   

18.
唐佳希 《声屏世界》2005,(10):59-59
据2005年6月21日《南京晨报》载.近日在西安各麦当劳店.出现了一则中国人下跪麦当劳的广告.与此同时.西安的公交车上则播放了一则中国人跪求麦当劳老板延长价格优惠期的广告。联想近年来各地出现的立邦漆滑倒中国龙,耐克鞋击倒“中国形象”.丰田霸道广告等严重违反《广告法》中之“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有辱国家形象、伤害民族感情的广告.虽然“下跪广告”并没有在广播电视台中播出,但同样给我们广电从业人员提了个醒:广告播出也要讲政治.不能存有丝毫的侥幸心理.决不能让有损于国家尊严的“问题广告”在我们广播电视媒体申播出.  相似文献   

19.
9月23曰第十四届中国广告节“中国广告长城奖”颁奖盛典上,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交通广播选送的公益广告作品《点歌》,以其贴近社会生活的主题创意、简单朴实的表现手法、发人深省的思想内涵,赢得本届长城奖惟一最高奖项“全场大奖”。2003年至今,湖北交通频道已经有12件广告作品在中国广告节和国际广告评奖中获得奖励。[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宁大鹏 《大观周刊》2011,(16):110-110
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广告不但是一种促销手段,也是一个文化载体,“广告是文化”的观念渐渐被人们接受。现代广告应从中汲取有益的元素,既保持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又融入现代创作意识与创作理念,制作出文化特质鲜明、立意独特的广告创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