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随着科技的进步,为了探索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通过对新发煤矿、张辰煤矿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多,矿压大,主运巷道所限综采支架设备无法下入井下等原因影响的条件所限制,集团公司多次深入两矿开展专题调研,考虑两矿工作面支护是液压单体支柱的传统工艺,集团公司决定引进天津鹏程支架厂的BDY-并联型滑移顶梁液压支架,来实现煤矿工艺的突破及操作工艺改进,由原来液压单体支柱支护,改为液压支架顶梁支护,本文介绍BDY并联型滑移顶梁液压支架在井下生产过程的操作使用、安全措施进行了适应范围性能分析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薄煤层工作面开展实验研究,支架工作阻力利用各液压支架上安装的PM32电液控制系统进行全工作面的支架压力连续监测,数据上传至地面调度室,利用XMDA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及数据备份。顺槽超前支柱在每棵支柱上安装1台YHY60(B)单体液压支柱压力连续记录仪。支架工作阻力和单体液压支柱则都采用连续观测,减少了矿压观测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出了适用于薄煤层的矿压观测技术,大大减少了矿压观测人员的劳动强度,保障了煤矿顶板安全;为薄煤层开采技术提供了可靠的矿压依据。  相似文献   

3.
裴沟煤矿井下地质构造复杂,小断层多,受地质条件且采面顶底板软和煤质软"三软"影响,支护困难。目前,随着悬移支架的推广应用,一些问题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暴露出来,通过不断改进,逐步适应了"三软"不稳定煤层开采的需要,代替了∏型钢梁配合液压单体支柱的支护方法,但是悬移支架在倾斜长壁工作面应用时,工作面两端头的闭帮支护工作成为一个难题。倾斜长壁悬移支架工作面两端头采用短片木配合单体液压支柱支护,闭帮使用椽子、竹芭。由于工作面两端头应力集中、压力大,所以经常出现冒顶、蹩帮现象。严重影响了工作面的正常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由于我国大部分煤矿的地质结构均较为复杂,因此井下采煤的安全质量管理与控制便成为采煤过程中必须要注重的一个重点问题.在本文研究中,笔者将针对复杂地质结构采煤区采煤过程中的安全质量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分析悬浮式单体液压支柱支护新技术的优越性及存在的问题,以此来为进一步推广单体液压支柱支护技术积累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截至目前,单体液压支柱仍是我国煤矿回采工作面的一种主要支护用品。具有性能可靠,承载均匀,初承力大,支护效果好,回柱安全,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但是从现场使用情况来看,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使用方法不当,野蛮运输和操作,单体的存放和管理不到位等,这就必然使单体液压支柱新品投入和检修量增多。鹤岗矿务局使用的是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  相似文献   

6.
一.自移式巷道超前支护液压支架综述 目前,我国煤矿综采工作面的巷道超前支护大部分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向前推进时,将后部单体支柱撤掉,人工搬运到前部重新支护。随着巷道高度的增大,单体支柱越来越重,巷道维护工人的体力劳动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国煤矿发生的冒顶事故,绝大多数出现在使用金属支柱和单体液压支柱的回采工作面,尤其是重大的切顶伤亡事故,一般都是支护能力不足所造成,致使现场盲目增加支拄密度。如何针对具体煤层条件,确定各种单体液压支柱的合理密度,是我们目前应该解决的问题。根据山东矿业学院矿压研究所矿山压力及顶板控制理论,单体支护工作面合理支护密度,可用下式表示:n=P_T/R_T 式中n—支护密度,根/m~2; Rt—采场支架合理的承载能力,t/m~2; Pt—单体支柱的实际支撑能力,t/m~2; 利用上式计算求得的支护密度,必须满足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1、杜绝采煤工作面发生大面积切顶事故。支架的承载能力除了必须平衡直接顶的岩石重力外,还要尽可能避免老顶运  相似文献   

8.
阻车器是煤矿运输系统重要设施之一。针对煤矿井下机电运输过程中经常发生溜车、跑车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气动阻车器,利用Solidworks对关键部位进行建模,并用ANSYS软件对其设计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并验证理论计算的正确性。研究分析表明:设计的新型矿用气动阻车器能够满足当前煤矿井下机电运输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干式变压器因其良好的运行特性,在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矿用干式变压器运行环境恶劣,工作现场存在诸多复杂和不确定性因素,一旦发生故障,将严重威胁到煤矿安全生产。为保证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亟需有效的综合检修策略及相关技术。基于以上问题,本文分析了煤矿井下的常见故障,从矿用干式变压器的绝缘故障诊断、运行状态评估以及绝缘寿命评估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在矿用干式变压器绝缘诊断研究领域内的最新进展,并预测了矿用干式变压器检修策略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保煤矿高效、安全的生产,煤矿井下机电设备开停状态需要及时地上传到整个监测系统中。采用磁场感应原理检测机电设备的开停状态,根据矿用设备相关标准的技术要求,对总体方案进行规划,完成了矿用本安型非接触设备启停监测仪的软硬件设计,其中主要是软件的设计。监测仪与主机成功通信,实时监测井下重要设备的运行状况,并将检测结果及时上传给监控分站。矿用本安型非接触设备启停监测仪的设计具有现实意义,安全稳定,可行性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阐述了煤矿顶板状态参数、采场支护参数、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阐述了煤矿顶板状态参数、采场支护参数、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3.
当前煤矿综采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追求自动化的控制,更要求自动化的生产管理,在这样的背景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应运而生,这一技术是当前较为先进的煤矿综采面手段,这一技术融合了机械、电子、液压等先进技术于一身,对于煤矿井下开采技术具有突破性的进展。本文主要对这一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连体支架由三块柱鞋组合成的底梁、双向液压千斤顶及常规的单体液压支柱和金属铰梁组成.将单体液压支柱插入柱鞋上的柱筒内,金属铰梁卡扣在单体液压支柱上,使一排单体液压支柱形成一个整体,将双向千斤顶的一端与柱鞋联接,另一端与溜子联接,用它完成推溜和移架的工序.连体支架结构简单,技术含量低,成本不到综采液压支架的3%.使用连体支架的关键是解决支架上的单体液压支柱全部卸压后,支架的稳定和空顶区域的处理.本文通过一套完整的方案,解决了人工稳定支架和空顶区域的问题,能达到安全可靠,经济高效.  相似文献   

15.
采煤机滚筒的自适应液压调高系统对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的自动化和高效化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该文提出了一种采煤机截割滚筒自适应液压调高系统的实现方法,该方法能够解决采煤机摇臂在正常工作中根据煤层厚度的变化进行自动调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矿用移动救生舱将成为我国煤矿井下矿工的一种重要逃生装备[1],通过对隔爆箱、电池组、管理系统等方面研究,设计一种可满足救生舱使用要求的电源系统。文中对系统的原理、结构进行了介绍,并进行了相关测试。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GB/T 25974.3-2010煤矿用液压支架第3部分:液压控制系统及阀"国家标准已经颁布数年,对应欧洲"EN 1804-3:2001井下采矿机械液压支架安全要求第3部分:液压控制系统"标准,且各大生产厂家均已按照该标准进行设计和生产,并申领安全标志证书。其中"A类阀"特指用于A类支架的换向阀、立柱安全阀和立柱液控单向阀。在耐久性能方面提出了数倍于原MT 419-1995标准的新指标,换向阀、立柱液控单向阀工作循环次数更是要求达到30000次,对于阀内部密封,特别是动密封耐久性和零件可靠性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液压支架是现代煤矿采煤工作面的支护设备,也可以用  相似文献   

18.
龙湖井田范围内的54^A层,煤层厚0.75m,底板有0.2m原砂质泥岩及2m厚中砂岩,回采中使用DZ0.8单体液压支柱支护,顶板来压时,单体支柱钻底,造成顶板下沉量大,且顶板破碎经常发生的切顶支柱扑倒和局部冒顶事故,不但严重威胁安全,而且单产只有0.3—0.4万t/月,初期支柱均穿铁制底鞋防止支柱钻底,但操作复杂,工效低,铁鞋管理难度大,丢失严重,不但材料费大幅度提高,而且生产管理难度大。由于54^A属上部煤层,提高54^A煤层的单产对释放其它下部煤层,保证我矿生产接续,意义非常重大,经过广泛的调查与研究,我们采用气囊与单体支柱联合支护在一采区右四片54^A采煤工作面进行试验,结果相当成功,至今已取得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7,(21)
近年来煤矿企业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和煤矿需求量需求量的增加在不断地提高井下输送效率,而矿用胶带机的使用无疑大大提高了输送效率还有降低了输运成本。胶带机集中控制系统是一种将自动化﹑信息化﹑网络﹑计算机工业控制等技术为一体的自动化系统。本文主要研究矿用胶带机集中控制系统,该系统使得胶带机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保证了输运安全性,提高了输运效率。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建设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政策的推广,鼓励新能源电池在煤矿领域的应用。矿用救生舱锂离子蓄电池后备电源系统的需求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该文简述了一种矿用救生舱锂离子蓄电池后备电源系统的设计,对其组成、原理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