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一、信息文化对教育渗透的两个层面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深刻地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超越了纯粹技术的界线,在世界范围内正形成一种新的文化——信息文化。一般认为它是“人们信息活动中所创造的不同于自然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们在信息社会生活的方式。”基于这一界定,本文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对信息文化进行结构解析。  相似文献   

2.
一、信息文化对教育渗透的两个层面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深刻地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超越了纯粹技术的界线,在世界范围内正形成一种新的文化——信息文化。一般认为它是“人们信息活动中所创造的不同于自然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们在信息社会生活的方式。”基于这一界定,本文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对信息文化进行结构解析。物质层面的信息文化表现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加工与传递的物化环境。精神层面的信息文化表现为人们在由信息技术构筑的社会环境里的信息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20世纪50年…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改变,计算机文化、网络文化已逐渐成为一种基础文化,信息能力也日益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的一种基本生存能力。现代远程教育是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的新型教育形式,是建立在现代电子通信技术基础上的网络教育,以面授教学、函授教学和广播电视(视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时代发展性的新兴学科。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正在发生改变,计算机文化、网络文化已逐渐成为一种基础文化,信息能力也日益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的一种基本生存能力。邓小平同志早就提出“计算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社会进入了新的时代———信息社会,现代信息社会通过新工具、新方式和新理念极大地扩展了人类的思维空间。“而正是这种新的极大的思维空间,构成了人类发展的新的平台,成为了新的社会形态的重要标志。按照目前比较通俗的语言,这样一种作为现代社会的平台和重要标志的思维空间,也就是信息世界中所谓的虚拟空间。”[1]可见,人们生存和活动的空间已经不再局限于物质空间,而是扩大到了广袤的虚拟空间———现代信息技术营造的数字空间。这个空间是一个令人无限遐想的空间,它能使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  相似文献   

6.
许玮 《高教研究》2004,20(2):28-31
我们的社会已步人了二十一世纪的信息社会。在现代社会中,对于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作为衡量人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有着广泛和深入的应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7.
胡泉 《新课程研究》2009,(12):166-166,178
现代社会正逐步走进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手段,而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个基本要素、一种生活的素养。信息素养已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已经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白新民 《新疆教育》2012,(23):54-55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已经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步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信息技术的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信息文化的形态与内涵 --解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 ,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信息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信息社会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文化 ,它是由信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文化。本文在揭示信息文化的形态和内涵的基础上 ,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信息文化教育的内容作了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已经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步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信息技术的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因此,信息技术教学要在实践中切实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一、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重大意义人类即将跨人21世纪,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不仅预示着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更预示着信息社会已经来临。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应用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步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我国如不在这方面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迎头赶上,就会拉大与其他国家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上的差距。在全国积极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以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经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步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信息技术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因此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应用信息的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已经演变成一种文化现象,即信息文化;信息文化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社会对劳动者基本素质培养的要求;信息文化的培养需要在浓郁的信息文化氛围中进行,一个健康浓郁的校园信息文化是信息技术教育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正在悄然发生改变.计算机文化、网络文化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一部分,获取信息的能力也日益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必备的一项基本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中,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运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中。日新月异的变化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不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基本技能,将难以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借鉴。因此其教学方法绝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一定...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全方面的发展,而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成为具有全面文化基础(特别是信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高尚道德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尤其是物质生活条件的巨大改善,现代社会的信息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使我们教师面临一个新的教育命题: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就前瞻性地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要求个体能主动地摄取最有用的信息,是文化多元、环境复杂的社会,要求人们有独立思维能力,也就是说,弘扬人的主体性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技术之一。当前,计算机与网络逐步渗透于各行各业,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贴近,网络电话、智能小区、网上银行逐一亮相,人们清醒地看到:不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将难以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电脑要从娃娃抓起,信息技术学科教育已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之一。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也飞速发展起来,它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学习方式。从小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既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如何开展小学信息技术课,是每一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人类步人信息化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叩开了信息化社会的大门。信息能力已成为人才在信息社会中得以生存竞争的基本能力,信息化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更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因此,作为培养在信息化社会生存的人的教育事业,也就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一名新世纪的信息技术课教师,更应义不容辞地做好信息技术学科的开路先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