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音韵学是分析研究汉字的字音和它的历史变化的一门科学。它是中国一门传统的学问,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传统的语文学又称为小学,其内容包括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分别研究汉字的形、音、义。这么一门古老的学问,如今还有没有实用价值呢?我们认为,音韵学是语文教师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语文教师学习和掌握一些音韵学知识对其语文教学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音韵学是分析研究汉字的字音和它的历史变化的一门科学。它是中国一门传统的学问,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传统的语文学又称为小学,其内容包括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分别研究汉字的形、音、义。这么一门古老的学问,如今还有没有实用价值呢?我们认为。音韵学是语文教师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语文教师学习和掌握一些音韵学知识对其语文教学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我国有重视识字教学的传统。汉代称“文字学”为“小学”,就因为儿童入学先学文字而得名。隋唐以后,“小学”的含义范围扩大,成为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的总称。直到清朝末年,有人认为“小学”之不确切了,才主张另立  相似文献   

4.
近来谈反训的文章称反训即反义同词。“反训”是训诂学术语,训诂学与文字学,音韵学构成传统的小学。“反义同词”是基于现代语言学的新提法。既然小学不同于语言学、训诂学不同于语义学,术语对科学体系的依存性告诉我们,反训也很难与反义同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5.
1)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以人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2)中国、印度、希腊一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3)我国的小学: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训诂学解释字义,文字学分析字形,音韵学研究字音。  相似文献   

6.
古代汉语,是一门综合性的语言文字学课程,传统的说法叫做“小学”,其范围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各自成为专门的学科。至清代末叶,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接受西洋学说,认为“小学”的名称不够确切,撰文主张改称为“中国语言文字学”,后来大家同意这一意见。顾名思义,中国语言文字学既要讲文字、音韵、训诂,还要讲词汇学、语法学、语源学、修辞学等有关专门课程,这样才能全面应用而不偏废。讲授古代汉语课,要求做到全面掌握古代汉语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并借助文史工具书能顺利阅读一般古籍而无扞格,这就  相似文献   

7.
音韵学是我国传统的一门学问,它来源于语文研究和教学的实践,也为进一步开展语文研究、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服务。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音韵学有点神秘化,一些中文系科的大学生和不少中学语文教师,在学习和进修古代汉语时,感到有关音韵知识部分是个难点;对于音韵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更有些怀疑。其实,音韵学本是语文学科中的一个分支,在我们说话、写作中都离不开音韵知识,只是平时没有注意它,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音韵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也是无疑的。问  相似文献   

8.
音韵学是中国传统小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小学三科中,它产生的最晚,发展的却最快,与训诂学、文字学鼎足而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训诂学以“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唐孔颖达《诗经·周南·关雎》注)为已任,而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通过古音知识来揭开字形的翳蔽,从而正确地理解古义。清代学者段玉裁说“音韵明而六书明,六书明而古经传无不可通”(《寄戴东原先生书》)。实际上,段玉裁先生这里所指的“音韵”当主要指“探源六经,旁征诸子,下及屈宋,以考唐虞三代之学”(劳乃宣《等韵一得·序》)的古音学。在古音学的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尤其…  相似文献   

9.
杨帆 《现代语文》2014,(4):20-21
训诂学是我国传统的语言学之一,与文字学、音韵学统称为小学,文字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字形,音韵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字音,训诂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字义。训诂的“训”字,《说文·言部》:“训,说教也。”段注:“说释而教之。”“诂”字,《说文·言部》:“诂,训故言也。”段注:“故言者,旧言也。十口所识前言也。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之谓诂。……故,即诂也。训故者,顺释其故言也。”所以,训诂学主要研究的是古代书面语,对古语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0.
音韵学是我国传统语言学的一个重要部门,是学习和研究汉语言文学所必修的基础学科。章太炎曾说:“音以表言,言以达意,舍声音而为语言文字者,天下无有。”(转引自罗常培《汉语言韵学导论》第21页)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和研究的实践,证明了这话是很有道理的。我国传统语言学包括三大部门,即文字学、声韵学和训诂学,古代统称为“小学”。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  相似文献   

11.
通假字浅说     
通假字的研究涉及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多学科领域,越来越被专家学者重视.近几年来,归纳整理通假字的专著,杂志上的专论文章也不少,但众说纷纭,对通假字概念的理解及其使用情况相当不一.理论上的模糊,导致教学上知识的混乱,古今字“通”,异体字“通”,多义词“通”,“通”成了万能的钥匙.所以,对通假字给予历史的科学的解释,是古代汉语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的迫切愿望.  相似文献   

12.
张锦文 《现代语文》2006,(10):118-119
音韵学是中国传统小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小学三科中,它产生的最晚,发展的却最快,与训诂学、文字学鼎足而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训诂学以"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唐孔颖达<诗经·周南·关雎>注)为已任,而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通过古音知识来揭开字形的翳蔽,从而正确地理解古义.  相似文献   

13.
顾炎武身当明清鼎革之际,标举经世致用之实学,其金石学著作《金石文字记》博赡通贯,在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三个方面都取得了很高成就,体现了其以小学明经通史的学术路径.《金石文字记》一书的音韵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正韵书之误,确定字音,利用音韵学知识考证石刻文字变化过程;其文字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正字之误,利用文字学考察文字变化;训诂学成就则主要体现在以义训为基础,着重考察词义源流及词义分化.  相似文献   

14.
学点音韵学     
音韵学是我国一门传统的学问。它是专门研究汉语各个时期的语音系统及其演变规律的,经前人不断补充,修正,至今业已建成了一套完整的传统音韵学体系。 传统音韵学由古音学、今音学和等韵学三大部分组成。“古音学”主要研究先秦两汉时代的音韵系统;“今音学”(又名“中古音学”)则以研究隋唐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门工具学科,训诂学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用途。本文只讨论其在语文教学、特别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在各级各类学校的语文教学中普遍运用训诂学所提供的各项原则、规律和方法,将能极大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根据训诂学在语文教学中可能的应用方式,下文将从“发微”、“补阙”、“纠缪”、“明道”四个方面分别进行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16.
陈树 《现代语文》2006,(10):22-23
有清一代,训诂学发展到新的高峰,是中国训诂学史上的黄金时代.清代的训诂学著作数量之富、开掘之深,可以上溯到两汉.一批不朽的经典之作传于后世,影响深远.清代的训诂学者治学理念正确、研究方法科学.他们对训诂学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将音韵学、文字学、语法学等成就融合运用于训诂学,大大突破了前人,将中国传统的"小学"发挥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17.
传统语言学又称为小学。《汉书·艺文志》把文字学称为小学,但因文字兼有形、音、义三个方面,因此小学就成了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统称。在封建社会里,小学是经学的附庸,只为少数经生所垄断,而经学所包括的《诗》、《书》、《易》、《礼》、《春秋》等典籍,时代久远,文字艰深。因此,小学研究往往被视为畏途。  相似文献   

18.
黄季刚先生曾以“音韵在二者(文字、音韵、训话)为纲领,为先知”的话来定位音韵学的地位,并且他还进一步指出,“若将其归于形义,则可为传统语言文字学之锁钥”。徐复先生作为他的嫡系弟子,得以倾听其教诲,得其思想精髓,并多所创建。  相似文献   

19.
“文字学”是我国传统语言学中的一个称谓,过去也曾称作“小学”。颜师古给《汉书》作注时曾说:“小学调文字之学也。”后兰先生说:“把文字学叫做‘小学’,这个名称是西汉人定的。”并指出“单把文字叫做‘小学’,实在不很恰当。”随着学科的发展,人们认识逐渐深化,一般学者把我国传统语言学——“小学”,分为文字、音韵、训治三个分支。近代语言学大师黄侃说:“今之所调小学者,则中国文字、声韵、训治之学也。”黄先生特别加了“中国”这样的限制词,指向就更加明确,f‘音韵”、“训治”大家都公认是中国传统语言学特有的称谓…  相似文献   

20.
汉语音韵学是分析研究中国古代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汉字读音及变化的一种专门学问。它与文字学、训诂学三足鼎立,对于研究古代汉语及汉语史,研究汉语词源学、古诗文用韵和更深入了解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这门学问较枯燥,加上术语多、附会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