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谁之错?     
有一次,我去听一节语文课,老师让学生读课文,孩子们举手非常地踊跃,老师叫起来一个学生,只见他非常自豪地站起来。读完后,老师问:"大家有没有听出他读错的地方?"有很多学生举手,有的说:"他没有用普通话。"有的说:"他的感情不够。"有的说:"他有一个字读错了。"还有一个学生说"他的声音小。"……学生的手依然举着,他们还想指出那个朗读的同学更多的问题,我看着那个朗读的同学,只见他低  相似文献   

2.
这学期,我新接了六年级一个班的语文课。第一次改到柳莹同学的作文《记一件难忘的事》时,我一眼就看出她的作文是抄袭的。思虑较有代表性的作文,加上柳莹的这篇,然后,先把前面的几个作者叫到了办公室,我对他们说“:你们的作文写得很有特色,老师打算推荐给大家,不过,这次不是老师来朗读,而是让你们自己来朗读。现在,你们就把作文拿回去读通读熟,明天朗读给全班同学听,让大家也点评点评。”接着,我又单独把柳莹叫过来,我对她说:“刚才老师已经叫了好几位同学去准备明天读他们的优秀作文了,老师感觉你的这篇也很不错,所以,你也准备一下!”她没…  相似文献   

3.
一次,我正在布置作业:"每个生字写5遍."就听有个同学小声说:"都会写了,还让写!"我没说话就下课了.在班会上,我提出一个问题让大家讨论:老师应该怎样留作业?一个平时思维活跃的孩子发言了:"老师,您平时教的生字,我在课上就记住了.可我的字总写不好看,我能不能不抄生字,自己练练字?"经他一说,大家立刻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有的想少抄生字多练口算;有的却想多练朗读;还有几个同学要挤出时间写观察日记……看着孩子们兴奋的样子和期待老师认可的目光,我感动了--八九岁的孩子也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呀!  相似文献   

4.
板块一 小试锋芒:"问"出学问来   师:请问哪个同学写作文感觉没有任何困难?   (无人回应)   师:何止是你们,有一个网络调查说,中国78%的孩子都怕写作文.为什么怕?"无话可写".所以,今天的作文课,何老师就教大家几招,让大家"有话可写".请大家及时记笔记.第一招,问.(板书:问)今天,大家第一次见到何老师,一定想了解我,就必须通过提问.下面请全班讨论,之后派代表向何老师提出五个问题.注意只有五次提问机会! 问题设计要有差别,尽量涵盖老师的方方面面.希望通过这五次的提问对我有更全面的了解.班长带头提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板块一 小试锋芒:"问"出学问来   师:请问哪个同学写作文感觉没有任何困难?   (无人回应)   师:何止是你们,有一个网络调查说,中国78%的孩子都怕写作文.为什么怕?"无话可写".所以,今天的作文课,何老师就教大家几招,让大家"有话可写".请大家及时记笔记.第一招,问.(板书:问)今天,大家第一次见到何老师,一定想了解我,就必须通过提问.下面请全班讨论,之后派代表向何老师提出五个问题.注意只有五次提问机会! 问题设计要有差别,尽量涵盖老师的方方面面.希望通过这五次的提问对我有更全面的了解.班长带头提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观摩窦桂梅老师上的<三打白骨精>,欣赏她上的<林冲棒打洪教头>,看她演绎<丑小鸭>,老师们在惊羡之余,感觉是一种享受,尤其是听她朗读.她曾说:"朗读不那么简单,它需要功力和感觉,要能读出文字里面的酸甜苦辣,这样的朗读才会更自然,更舒展."可我们大部分老师都没有这等朗读技艺,该怎么办?笔者提几点拙见,期望能够从窦老师课文朗读艺术中受到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7.
初二(5)班的体育课上,一位男生的腿受了点伤,班主任杨老师建议他去医院看看,A同学说:"老师,那我陪他去附近的××男子医院看看吧."B同学说:"男子医院不看腿伤,是看男人不行的."大家都很好奇,"什么叫男人不行?"B同学得意地说:"男人肾亏,就不行了……"杨老师是一位文静的女教师,新婚不久,听到此,她急忙扯开话题,打断B同学说:"别听他瞎说,是看不孕不育的……""杨老师说得不对!"几个同学附和着B同学,也打断了杨老师.杨老师有些尴尬.  相似文献   

8.
正在给学生朗读金波爷爷写的《尖尖的草帽》: "我停住脚步.我在草帽下微笑着.我等待着它落在我尖尖的草帽上." "老师,老师,我觉得作者多写了几个‘我’字,可以把后面两个‘我’字删掉."宾相凯打断了我的朗读. 许多同学都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是啊,老师您说过的,一句话里有一个主语在前面就可以了,这里都有三个‘我’了."  相似文献   

9.
主题:我真棒!目的:努力让自己优秀起来。鼓励口号:某某同学,你真棒!参与人员:包市小学三年级学生和老师地点:湖南省湘阴县包市小学说话不再结巴语文课上,张媛老师问大家:“谁愿意朗读新课文?”同学们把手举得高高的,争着回答:“老师,我!”“刘佳昕,请你来朗读,好不好?”张老师说。听到张老师喊刘佳昕朗读课文,同学们顿时议论纷纷。刘佳昕涨红了脸,双手捧起课本,大声朗读起来。他的声音洪亮,朗读流畅、有感情。同学们惊讶地看着刘佳昕。他们不敢相信,以前说话口吃的他,能用这么流畅的普通话朗读课文。张老师微笑着看了看全班同学,对刘佳昕说:…  相似文献   

10.
这学期,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当要请学生站起来个别朗读时,他们就会一下子矮半截——头都埋得低低的!没有几个愿意站起来朗读;然而叫他们集体朗读时,他们一个个都精神饱满,读得有滋有味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找来陈涛同学询问,他是个胆大的孩子,回答问题挺积极的,可最近也不肯主动站起来读课文了。他的回答令我吃惊。他说:老师,你检查我们朗读时,总先说:‘请大家仔细听,××同学有没有读错的地方?’于是,大家都扳着手指头数他读错了几处。想到将要接受同学的‘弹劾’,我就会特别紧张,越紧张就越读不好,就不愿读了。”啊?问题竟然出…  相似文献   

11.
一、让学生争当"小老师",做个好学生 学习<燕子>时,学生说:假如我是作者,我要写燕子的外形和飞行.学习这一课,我觉得应该把书读熟背会,要喜欢上燕子.在学习生字词时,学生说:让我来告诉你吧,"偶尔"的意思是……我来考考王艺同学:"生趣"的意思是什么?我想请教朱真宇同学:"小圆晕"是什么?朗读第三自然段,学生说:我还想读这一自然段.有的说:朱楚妍同学"还有"这个词读得好,换气时,语气也调整得轻快了.有的说:老师把"飞到那边的柳树下了"最后四个字一日气读出来,读得好.对学生的精彩发言,我情不自禁地带头鼓掌.  相似文献   

12.
每次上课,一走进教室,立刻会听到一阵热烈的掌声。一年多来,我一直接受这种特殊的礼遇,简直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走过教室门口的老师,听到掌声,频频侧目,疑问与惊诧写在脸上:怎么回事?有人会问,老师也有歌星、影星、笑星的魅力吗?非也,这掌声可不是为我响起。原来,我们两个班在上课前都有个美丽的约定:课前三分钟读一篇作文或者其他精美短文,学生按座位次序轮流朗读。朗读前,掌声告诉值读的同学:欢迎你朗读;告诉其他同学:请安静,注意倾听。朗读后,掌声是向朗读的同学表示赞赏,表示感谢。开展这一活动,可以说都是作文“惹的祸”。按规定,中学…  相似文献   

13.
放学前,班主任钟老师到班上宣读一个通知:下周五,全校举行一次演讲比赛,主题:母爱.每个班一到两名同学参加,请大家物色候选人. 教室里一阵沉默,没人说话.通常情况下,班上要民主的事,所有同学习惯不吭声,由钟老师一锤定音.钟老师说:"我看这样吧,就由伍小梦一人参加,大家说呢?"  相似文献   

14.
新学期开学,学校调来一位姓缪的新老师,缪老师向同学们自我介绍说:"同学们好,我姓缪……"缪老师话未说完,下面就有同学起哄:"喵……喵……"面对学生的起哄,缪老师微微一笑说:"妙不妙,大家以后就知道了."话说完,台下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15.
苗老师有一头乌黑秀丽的长发、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和一张小巧玲珑的嘴巴. 苗老师的眼睛是会说话的"信使".一次语文课上,苗老师让我朗读课文,我因担心读不好而迟迟不敢开口.这时,我看到了苗老师的那双大眼睛好像在说:"勇敢些,李雪柯,读错了老师和同学都不会怪你的."受到鼓舞的我不再感到害怕了,立刻大声地朗读起来.  相似文献   

16.
蒋光宇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2,(32):I0002-I0002
学魏书生的故事之六十二:学习是享受魏书生老师教的学生每天都写一篇日记,从进入中学开始,一直写到毕业。说是日记,其实许多是命题作文,题目由魏老师来出。刚入学没几天,学生问":老师,今天日记的题目是什么?"魏老师说:"写《谈学习是享受》吧!""学习那么苦,怎么能是享受?""每件事都是有一失必有一得,有一苦必有一甜。大家站在甜的一面想一想,保证有享受的感觉。"结果,这篇文章许多同学写得非常成功。过了些天,学生又问":今天日记的题目是什么?"魏老师说":《谈学习是享受》。"学生喊:"老师说错了,已经写过了!"  相似文献   

17.
一、温情谈话,体验情绪师:大家看,我们班有坐姿端正的×××同学,有字迹工整的××同学,有神气十足的×××同学,还有……面对这么多优秀的同学和听课的老师,猜猜看,段老师心里是什么感觉?生:老师很高兴。生:老师很激动。生:老师很紧张。师:(走到一个学生面前,让该生用手感受老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一次,和胡老师聊天,她说:"当我再次走进加拿大的时候.我已经非常习惯用笔来描写在加拿大的所见所闻."这次奉献给大家的小故事有两个:其一是胡老师的外孙豆豆到音乐厅演出的故事:其二是豆豆和同学拍的8分钟电影的故事.期望这些故事能给大家的生活、工作带来点启示,同时,我想胡光锑老师这种勤于笔耕的习惯也会给大家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一节语文课上,正在进行朗读训练。老师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小节,读完后再请其他同学来对他的朗读进行评议。有同学发言表扬了他读得好的地方,也有同学指出了他朗读中的不足。接着老师问大家:“刚才几位同学讲得有没有道理呀?”大部分同学点头赞同,少数几位没有反应。读书的同学此时神色焦急,欲言又止。接着练读第二小节,老师采用了相同的教学程序……一节音乐课上,老师请一位同学到教室中间做一段歌表演,表演完了,老师请其他同学来指出他的优缺点,最后老师再做小结性的评价。此类教例在各门学科的课堂里都可以找到。固然,与传统…  相似文献   

20.
一、温情谈话,体验情绪师:大家看,我们班有坐姿端正的×××同学,有字迹工整的××同学,有神气十足的×××同学,还有……面对这么多优秀的同学和听课的老师,猜猜看,段老师心里是什么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