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明 《红领巾》2005,(4):75-77,80
本文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就业政策指导、就业观念指导、就业信息指导、就业心理指导、就业技巧指导和创业指导等,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要方法有:就业指导应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邀请用人单位领导或专家参与就业指导以及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等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就业政策指导、就业观念指导、就业信息指导、就业心理指导、就业技巧指导和创业指导等,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要方法有:就业指导应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邀请用人单位领导或专家参与就业指导以及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等等.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和内容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郭平 《宜宾学院学报》2003,5(5):68-70,73
大学生就业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有利于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有利于大学生的学习、就业和成才。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客包括就业思想指导、政策指导、信息指导、心理指导、求职技巧指导和创业指导。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严峻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决定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要摒弃落后的就业指导观念,创造性地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为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和就业指导创新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如何创造性地指导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5.
韩雪芳 《林区教学》2014,(4):116-117
面对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高校必须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研究有效的措施,打通大学生就业的各种通道,实现大学生的有效就业。影响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原因有很多,主要体现在:大学扩招的现实影响;旧的经济体制的影响;大学人才培养的模式与现实社会需求有差距;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职业目标不清晰。基于此,提出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有效策略,即: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培养一批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建立科学、完善、长效的就业指导体系。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35,自引:8,他引:35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随着高校毕业生外部就业环境的变化,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专题为此对全国20余所高校的就业工作机构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我们认为,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领域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问题一:就业指导定位问题有待解决我国在就业指导的定位,存在着两个相互连带的问题。其一,从就业开展指导时间的角度看,我国处于基本上以毕业班学生为对象的“第四年指导”状态,国家要求的“全程化指导”的应有局面还远未形成。而且,对于就业指导“从何时开始”这一工作范围定位的重要问题,各高校基本上都存…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教育指导模式是指在一定就业教育指导理论影响下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突出主要面貌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活动样式的简化描述,是就业教育指导理论方法的具体体现.我国现阶段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加上民办高校本身的特殊性,认真探索一种具有民办高校特色、适合民办高校的就业指导模式,是当前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杨金蕾 《科教导刊》2023,(2):139-141
就业指导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观念、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近些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要求各高校在教学计划中纳入就业指导课程,将就业创业指导课程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促进大学生就业、成才。现阶段,部分高校在就业指导教育中还存在着较多问题,就业指导课程难以充分发挥其功能。因此,高校应进一步优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与指导策略,不断提升就业指导水平。  相似文献   

9.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为此分析大学毕业生择业的主要因素,探讨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对策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广东省某高校毕业生的调查研究为例,分析了影响广东大学毕业生择业行为的三种主要因素,并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调整学校有关的课程体系、加强就业指导课的建设和加快培养高素质就业指导队伍、细化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创业指导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个性化就业指导有助于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但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指导方法落后、服务意识缺乏等问题。为此,应通过革新高校就业指导模式、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突出就业指导的服务性等方式,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