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乌索酸抗急性肝损伤的作用.方法:利用D-氨基半乳糖(D-GalN)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病理模型,分别以乌索酸按15、30、60mg/kg小鼠口服给药,观察其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肝脏形态学的影响.结果:急性肝损伤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乌索酸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ALT、AST、MDA明显降低(P〈0.05),光镜下肝细胞脂肪变性、水样变性明显减轻;结论:乌索酸对D—GalN所致的急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陆英中乌索酸的分离制备及HPLC分析(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分离制备陆英中的乌索酸,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醇提凝析法”分离制备乌索酸,HPLC法测定其含量,色谱柱为Symmetry Shield RP18,流动相为甲醇-水(88:12),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20nm,柱温25℃.结果:乌索酸在4.6~23.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2%(RSD为0.75%).结论:“醇提凝析法”分离制备乌索酸工艺先进,实用可行;HPLC法测定乌索酸含量准确、可靠,可用于乌索酸含量测定分析。  相似文献   

3.
采用感官分析与薄层限量法对陆英不同炮制品进行探讨,实验表明:对陆英鲜品进行杀青处理,黄酒浸润后于120℃蒸制1h,再于60℃烘箱中烘干,乌索酸含量较高,颜色翠绿、口感好。  相似文献   

4.
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研究牛皮杜鹃叶水煎液的镇痛作用,观察其对小鼠痛阈提高百分率与扭体抑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牛皮杜鹃叶水煎液高、中、低剂量组(1.2g/kg、0.6g/kg、0.3g/kg)与给药前和生理盐水组比较均可延长小鼠热板反应潜伏期并减少小鼠扭体次数,且与给药剂量成正比.在热板实验中,给药后与给药前比较,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差异极显著(P 〈0.01),低剂量组差异显著(P 〈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高、中、低剂量组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 〈0.01).在扭体实验中,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高剂量组差异显著(P 〈0.05).因此,牛皮杜鹃叶水煎液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5.
乌索酸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其体外溶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制剂中乌索酸的溶出度.方法:选择聚乙烯吡咯烷酮K30、泊洛沙姆188两种载体,用溶剂法制备乌索酸固体分散体;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测定固体分散体的体外溶出度,并检测分析了乌索酸的峰纯度.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乌索酸的溶出度,结果准确可靠、稳定、无载体的干扰.制备的固体分散体能显著地提高乌索酸的体外溶出度;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载体制备的固体分散体溶出速度快于泊洛沙姆.结论:选择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载体制备乌索酸固体分散体可显著提高乌索酸的体外溶出度.  相似文献   

6.
将66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11组:正常组、模型组及鬼针草全草、叶和枝总黄酮治疗组,每治疗组分为低、中和高剂量(40、80、160 mg/kg)亚组,鬼针草总黄酮(TFB)采用正交试验法提取.治疗组连续灌胃14 d后以四氯化碳(CCl4)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IFCC速率法检测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观察不同生理部位TFB对小鼠急性肝损伤时肝功能的影响,探讨其肝损伤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叶和全草TFB(40 mg/kg)和枝TFB(80 mg/kg)能极显著降低ALT含量(P<0.01);仅有叶TFB(40 mg/kg)能极显著降低AST含量(P<0.01),而枝TFB(160 mg/kg)能极显著升高AST(P<0.01)含量;叶和全草TFB在40 mg/kg时LDH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提示鬼针草不同生理部位TFB在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不同,仅有叶TFB在低剂量(40 mg/kg)时表现出较好的肝保护作用,其余鬼针草各组提示可能肝毒性较大.  相似文献   

7.
昆明种小鼠100只随机均分10组:分别为口服和腹腔注射黄芩苷制剂大(2.0g/kg)、中(1.og/kg)、小(0.5g/kg)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口服和腹腔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0.01g/kg)和空白对照组(口服和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7d,最后一次给药后30min,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致炎1h后颈椎脱臼致死,冲下左右两耳片分别称重,测定小鼠耳廓的肿胀率和肿胀抑制率。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口服黄芩苷大剂量组小鼠耳廓的肿胀率显著降低(P〈0.01);腹腔注射黄芩苷大剂量组小鼠耳廓肿胀率显著降低(P〈0.01),中、小剂量组肿胀率降低(P〈0.05)。表明黄芩苷口服或腹腔注射对小鼠均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呈现量效关系,且腹腔注射抗炎效果强于口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生姜醇提物对糖尿病小鼠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KM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C组,n=10)、模型组(DM组,n=10)及生姜醇提物干预组(ZGB组,n=10)。DM组及ZGB组小鼠尾静脉注射2%四氧嘧啶(90mg/kg)建立糖尿病肾损害模型。造模成功后,ZGB组给予生姜醇提物溶液0.5mL(300mg/kg·d)灌胃14d,DM组及C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14d后小鼠断头取血,测定血糖、血清肌酐、尿素氮含量,检测肾组织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变化,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DM组比较,ZGB组血糖、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明显低于DM组(P〈0.01);肾组织MDA含量明显低于DM组(P〈0.01),而T—SOD活力则较DM组升高(P〈0.01)。光镜下ZGB组肾脏组织形态学的异常改变较模型组减轻。结论:生姜醇提物对糖尿病小鼠的肾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金樱子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肝功能及血脂代谢的调节作用,取50只昆明小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RLP低剂量组、RLP中剂量组、RLP高剂量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100ms/kg·d、200mg/kg·d、400mg/kg·d连续灌胃30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于试验前一周在继续灌胃的基础上,除正常对照组外,分剐于第l、3、5天给小鼠按25mg/kg体重腹腔注射地塞米松(Dex)建立免疫抑制动物模型.摘小鼠眼球取血,用试剂盒测定小鼠血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结果表明,金樱子多糖能显著降低免疫抑制小鼠血清中TC、LDL—C、AST、Au含量,对HDL—C和TG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因此,金樱子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肝功能及血脂代谢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HPLC法测定30种省产天然植物中乌索酸的含量(IV)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测定30种省产天然植物中乌索酸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SymmetryShield RP18,流动相甲醇-水-磷酸(88∶12∶0.1),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25℃.结果:测得30种省产天然植物中乌索酸的含量为0.106~0.583%.结论:HPLC法测定乌索酸含量灵敏、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乙醇为提取液,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对提取得率的影响,用HPLC测定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确定最优提取工艺;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齐墩果酸和熊果酸,TLC,HPLC检测分离效果。结果显示,齐墩果酸最佳提取参数为95%的乙醇、温度为50℃、料液比为1∶10、时间2h;熊果酸最佳提取参数为95%的乙醇、温度为70℃、料液比为1∶6、时间3h。该工艺为光皮木瓜的综合利用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阿魏酸甲酯一氧化氮供体(FMND)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并对其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进行测定。方法:以乙酸乙酯提取后,漩涡,高速离心,氮气吹干,流动相复溶后进样。色谱条件: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流速:1.0mL/min。柱温:30℃。结果:小鼠灌胃给予50mg/kg的FMND后吸收较快,迟滞时间为6.6min,约1.5h达到血药浓度高峰。体内分布符合有时滞的二室模型。分布半衰期为1.04h,消除半衰期为9.44h,吸收半衰期为0.94h。结论:阿魏酸甲酯一氧化氮供体在小鼠体内吸收较快,分布平衡相对较快,消除半衰期较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镜下止血治疗老年性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44例老年性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甲组80例采用胃镜下喷洒和或注射止血治疗;乙组64例予以每天2次静脉滴注奥美拉唑40mg,疗程5天。治疗期间记录病人的72h治疗成功率、再出血率、止血时间、住院天数作为疗效判断指标。结果:72h治疗成功率分别为87.5%(70)、50.0%(32);再出血率分别为6.25%(5)、26.6%(17);止血时间(h)分别为46.2±14.5、86.8±19.4;住院天数(d)分别为15.8±2.0、24.1±4.2,甲乙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镜下止血治疗老年出血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较内科治疗更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实验选用某猪场断奶仔猪40头,随机分成4组。每日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和形式的锌添加剂,即添加氧化锌来源100mg/kg锌(工组,即对照组)、氧化锌来源3000mg/kg锌(Ⅱ组)、蛋氨酸锌来源100mg/kg锌(Ⅲ组)和蛋氨酸锌来源300mg/kg锌(Ⅳ组)。通过记录仔猪采食量、日增重和腹泻率,并在试验期第14天、第28天和第42天检测血常规,研究不同水平和形式的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高剂量氧化锌(3000mg/kg锌)和蛋氨酸锌(300mg/kg锌)都能显著促进断奶仔猪的生长,且蛋氨酸锌来源的锌与氧化锌来源的锌以相同剂量添加时前者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给小麦新品种郑麦7698、众麦998提供适宜播期,以郑麦7698、众麦99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对群体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间冬前分蘖差异大,春季差异减小,但这种差异一直维持到成熟期;播期与穗数、产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35**、-0.886*.经回归分析,郑麦7698的回归模型:Y(穗数)=759.8-40.2X、Y(产量)=10827-552,7X;众麦998;Y(穗数)=568.6-11.5X、Y(产量)=10235-250.9X.在播量为150kg/hm2的条件下,郑麦7698、众麦998适宜播期为10月10-15日,此期播种有利于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实现较高的经济产量和效益.播期提前应减少播量,郑麦7698最早不能早于10月5日,众麦998不能早于10月10日;播期推迟应适当增加播量,播期每推迟5天,播量增加30kg/hm 2,这样才能有利于实现不同播期条件下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6.
探讨甲醛染毒对运动大鼠血红蛋白(HB)含量的影响及刺五加的保护作用.采用40只2月龄雄性Wistar大鼠,体重180±10g,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刺五加组进行动式染毒,甲醛染毒剂量分别为0.8mg/m3、2.4mg/m3.每天染毒30min,每周6次,连续4周,刺五加的灌胃剂量为104.17mg/kg,测定运动大鼠HB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HB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刺五加组与模型组相比,刺五加组大鼠HB含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由实验得:甲醛可以造成运动大鼠HB含量降低,而灌服刺五加可以有效缓解其毒性.  相似文献   

17.
时间压力是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引入时间压力和任务类型变量探讨两者对决策策略的影响。结果显示:(1)高时间压力明显低于非时间压力信息搜索的深度,而重要任务决策的信息搜索深度要高于非重要任务的搜索深度;(2)无论在高时间压力还是非时间压力下,被试在进行重要任务决策时,倾向于采用代偿决策策略,即基于选项的加工;而在进行非重要任务决策时,被试所采用的策略是非代偿的,即基于属性的加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180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3组:芬太尼组(F组芬太尼用量20μg/kg),舒芬太尼1组(S1组舒芬太尼用量为0.5μg/kg),舒芬太尼2组(S2组舒芬太尼用量为1μg/kg)。比较3组患者镇静后10 min时、麻醉诱导即时、气管插管后3 min、二氧化碳气腹、二氧化碳气腹15 min、手术结束时的SBP、DBP。推算MBP、HR、ECG、SpO2。观察患者手术结束时到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初醒时间,气导管拔出的时间及拔管时患者SBP、DBP。推算MBP、HR、ECG、SpO2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S1组和S2组两组患者在气管插管,二氧化碳气腹前后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小,而F组患者的波动相对较大。S1,S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1组与F组比较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气导管拔出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拔管时患者SBP、DBP、MBP、HR,S1组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且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与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S2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明显延长,部分患者需要加用阿片类药物拮抗药,使用拮抗药后部分患者有烦躁、不自主体动等并发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舒芬太尼0.5μg/kg,能良好的控制因气管插管,二氧化碳气腹导致的应急反应,维护血流动力学的平稳,同时不影响患者术后的苏醒。  相似文献   

19.
对商丘10种不同类型土质对强筋小麦品质与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池栽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自然条件下,小麦籽粒产量与土质类型本身属性关系不大,土壤基础肥力和全氮含量对小麦籽粒产量影响较大,速效氮和全氮含量与小麦品质呈显著正相关.5种达到二级强筋小麦品质标准的土壤基础肥力是:有机质11 4.4g/kg、全氮(N)08.5 g/kg、速效氮(N)913.mg/kg、速效磷(P)92.4mg/kg、速效钾913.2 mg/kg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