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评论与历史理论有着极大的相似性,以历史理论来观照新闻评论,就能更深入地理解新闻评论的功能,从历史理论认识、借鉴、教育功能出发,可以发现新闻评论有着四个层次的功能.即认识事实、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改造世界。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新闻评论从恢复新生、稳步前行到蓬勃发展,已逐渐步入崭新的历史轨道。作为社会变革之声的话语体现,新闻评论在这一时期的嬗变、创新和发展,使其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如何更好地发挥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反思中国新闻评论在变革之中的新探索,历史蕴含着丰富的经验启示,即坚持新闻评论的党性原则置于首位,新闻专业意识回归是其本质,大众化参与评论势不可挡。  相似文献   

3.
一和新闻报道一样,新闻评论同样记录着"正在发生的历史"。 新闻评论的复兴和趋于繁荣是这个时代赋予思考者的历史酬劳。  相似文献   

4.
报刊新闻评论自身演变在新闻报道方式逐渐丰富的影响下,出现了评论散文化现象。新闻评论散文化有其历史的渊源,在我国报刊评论发展史上,报刊评论这一“舶来品”在中国立足之始就与夹叙夹议的散文体裁相融合,“形成了述评式言论的胚胎”[1]。散文化的报刊评论就是早期多样化的评论文体中的一种。由于历史的原因,建国以后的新闻评论较为突出其政论性,评论对象也常局限于国内外的政治大事,尤其在“文革”期间,散文体报刊言论一度销声匿迹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整体发展进步以及新闻改革的深入,新闻评论的内涵和功用得到了新的…  相似文献   

5.
杨彬 《青年记者》2006,(19):73-74
报纸、广播和电视三种媒体,出现最早的是报纸,广播次之,电视最晚。具体到新闻评论,也是报纸评论诞生得最早,历史最长,而广播电视评论则是这个大家族中的年轻成员。从新闻评论发展的历史来看,伴随着广播电视评论产生的,是不同媒体间的新闻评论体的相互借鉴和相互融合。这条相互借鉴和相互融合之路,呈现了一种从“移植”到“嫁接”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肖杨 《新闻知识》2006,(10):49-51
现今,各种媒体上的新闻评论形式多种多样。可以说,名义上,新闻评论还充当着报纸的旗帜和灵魂,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新闻评论多元化已经成为其发展方向,更有甚者,提出新闻评论娱乐化的主张。的确,新闻评论在传播中越来越重视快乐主义原则,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一、从中国新闻评论发展史,把握中国新闻评论发展娱乐化、大众化的历史脉络19世纪末期,中国新闻事业走向上近代化之路。从王韬创办《循环日报》开始,中国新闻评论真正发展起来。之后,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时务文体”、张季鸾的新闻评论、毛泽东的政治评论等等在中国新闻史上占有了重要…  相似文献   

7.
报纸新闻评论的转型有这么几个方面的表现:一、报纸评论的地位变迁与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总体命运紧密相连,新闻评论作为报纸的"旗帜"和"喉舌",有过发挥巨大社会影响的辉煌历史,也经历过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之后无可奈何的边缘化时期。九十年代以后,新闻评论虽然已逐渐从此前评论过度政治化所导致的公信力低谷中恢复,但总的  相似文献   

8.
新闻评论“电视化”是指突破电视传媒对文字的简单翻版和图解,探索一种能够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独特表现潜能的评论样式。《试论我国新闻评论的“电视化”进程》一文,对中国新闻评论“电视化”进程做了历史回顾,并就其对传播方式的影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新闻作品的评论,作为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课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评论文学作品在中外均有较长的历史,并有不少专著、专论。但对新闻作品评论的研究、探讨尚未深入,也很少关于新闻作品评论的专著、专论。近年来,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我国评论新闻作品的实  相似文献   

10.
根据新闻评论的一般特征和党报新闻评论的特点,特别是根据建国三十五年来作为执政党的党报新闻评论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我们可以对新闻评论的作用作一个恰当的估计:它是社会舆论的集中反映,它担负着引导社会舆论的重任,但是它不可能凭空制造社会舆论。在这个问题上,党报评论工作者必须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切忌陷入唯意志论的泥潭中去。历史的发展和舆论的制造历来,办报纸,写评论,都是为了造舆论。或造革命的舆论,推动历史的发展;或造反动的舆论,遏制历史的前进。这,是人所共知的。  相似文献   

11.
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就当前发生的重大问题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闻事件发表看法、阐述观点的一种政论性文体,是新闻宣传诸手段中的重型武器。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蓬勃发展,新闻评论也经历了一个历史性的变革过程,无论是新闻评论的定位,还是内容、体裁、文风及作者队伍,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呈现出了全新的发展趋势。 新闻评论的定位日益趋近新闻的本质和规律 新闻评论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我国自有职业记者起,新闻评论就作为一种独立的新闻体裁,在历史舞台上有声有色地活跃着。而且由于它具有报刊的“灵魂”和“旗帜”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2.
评论是时代的号角,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新闻评论总是以高瞻远瞩的姿态,关照现实,反思历史,成为直接影响社会舆论的最权威、最有战斗力的媒体武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经济建设中的一系列新事物、新问题,新闻评论更是顺应主流、抓住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矛盾精辟分析,释疑解难,指明方向。如何引导人们正确辨识、抉择,使新闻评论的空间变得更为广阔,题材更为丰富,社会作用更大。这要求媒体和评论者更加注重研究受众,重视受众需要,更好地发挥评论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评论是一种重要的新闻文体,也是一种生命力最强、最长寿的文体。为提升大家对新闻评论的认同感,笔者准备从广义评论的范畴,通过分析历史典籍探讨一下评论的前世今生,简述一下评论在中华文明史上留下的轨迹。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胡文龙主编的《中国新闻评论发展研究》已出版发行。该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对我国新闻评论百余年来沿革发展的基本脉络,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闻评论发展的基本状况和经验教训的研究;二是对我国百余年来各个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报刊等媒体新闻评论较为全面、系统、具体的研究;三是对新时期我国诸种新闻传媒的新闻评论多方面的改革、创新和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趋势的研究。全书共分四大部分,共26章。《中国新闻评论发展研究》@薛原  相似文献   

15.
陈瑶 《新闻爱好者》2012,(11):39-40
无论是在革命动荡的民国还是改革开放激荡的当下,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如何面对公共问题、公众舆论、社会危机,报刊已成为各种理念的重要载体,新闻评论更成为传播思想的重要利器。新闻评论在新闻学教育中也一直作为基础性专业课程。尽管如此,综观民国高校新闻评论的课程地位、教学环节、师资队伍等方面,与当下新闻评论教育相比仍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本文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搜集考证,以民国高等新闻教育机构中开设的"新闻评论"课程为研究主线,梳理该课程在新闻学教育中的实践特色,以期为当下新闻评论的教学提供新的视角和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6,(2):28-32
伴随着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抢占了新闻达到率的"第一落点",形成对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巨大冲击。以挖掘新闻事实真相、深度评议的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如何通过变革新闻生产方式和创新节目形态争夺新闻的"第二落点",着力应对新媒体的冲击与挑战成为它的基本诉求。本文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新闻评论的时效、深度、广度等核心视点出发,通过对它的节目编排的结构性分析,以及对它的历史变迁及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发展轨迹的梳理,发现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存在诸多的结构性矛盾与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7.
由于历史原因使得新闻评论在人们印象中存在辛辣、犀利等"刻板印象",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现象变得越来越纷繁复杂,特别是在涉及众多科学知识的新闻事实面前,对新闻人、新闻评议人的科学精神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新闻评论的内容和形式的分析,浅析新闻评论应具有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8.
新闻评论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以英国18世纪末建立社论制度为始,已有200年的历史;我国的新闻评论,始于19世纪70年代。新闻评论一经诞生,便以其特有的理性力量,奠定了她在整个新闻中的核心、灵魂地位,西方称之为“领导文字”或“首席文字”,我国则誉之为“旗帜与灵魂”。新闻评论创作的大量优秀作品,积极地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引导着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帮助人们校正生活的目标,坚定追求正义、公平、美好的信念。  相似文献   

19.
开拓电视评论的新领域李敏报道与评论是新闻媒介最主要、也是最常见的两种体裁。在不同的新闻传播工具中,由于报纸评论的历史较长,积累的经验较丰富,对新闻评论的运用也更为经常和广泛。相对来讲,电视评论无论是在文字写作上,还是在综合制作上,就往往表现出某种欠缺...  相似文献   

20.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2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将评论作为新闻机构、采编人员和新闻当事人的一种权利并写进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为评论的繁荣和增强评论的功能注入了新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