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8 毫秒
1.
《老子》一书是《道经》和《德经》的合编;二者的关系是《道经》为经,《德经》为新的阐发,《道经》和《德经》合编符合古书经传合编、师徒作品合编的通例;《道经》是老子亲著,反映了春秋及以上许多古老的观念,透露出浓郁的楚文化信息,《德经》折射出战国时代齐国史影,很可能成于稷下学者环渊之手。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对成书于南北朝末年的道教经籍《太上妙法本相经》的系列研究之一。作者主要从这部道经中出现的大量佛教概念和词汇入手,揭示其佛教因素的来源;指出此经的造作者主要受到北朝佛教的影响,故此经应属北朝道教的产物;关注从北朝末年到唐代,《本相经》中这些佛教因素被删改和去留的状况及原因,从而揭示中古道经吸收佛教因素的某些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敦煌写卷中的道经,为道经文献及中古汉语研究提供了可贵的材料。本文摘取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道经中一些条目,解释其中的词语,通过释义以校正敦煌道经写卷和《道藏》各自的错误。  相似文献   

4.
敦煌本道教《升玄内教经》的文本顺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行古代典籍中散见的佚文,对道教散佚经典《升玄内教经》几件不明卷次的敦煌吐鲁番写卷的卷次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两件敦煌写卷的文本进行了拼合,从而对道教佚经《升玄内教经》的文本顺序进行了排列,以期能够更好地恢复这部中古时期颇为流行的道教经典的旧貌。  相似文献   

5.
北宋陈景元《上清大洞真经玉诀音义》音取《广韵》,求正存雅,合于宋代注家风气。反切用字讲求等呼、洪细的协洽,是继《集韵》之后反切改良的又一次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6.
方加胜  崔媛媛 《文教资料》2010,(18):122-124
《异苑》是南朝刘宋时期著名的志怪小说,其中也记录了许多史实,其语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研究中古汉语的重要文献资料。但由于传抄等原因,此书传本讹误甚多。此书虽经今人校勘,但由于文字理解方面的偏差,现有的校理成果未能尽如人意。现依据文献记载,对其进行校释整理。  相似文献   

7.
《俄藏黑水城文献》所收录的西夏文TKl89V号残片实为《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又简称《仁王经》),本文首次对残存经文进行录文整理和汉译,并曼过与《大正藏》所收唐不空汉文译本的对照,指出西夏文本乃根据不空本所译。整件文书为西夏佛教史补充了一份新材料。  相似文献   

8.
党燕妮 《家教指南》2007,(2):104-109
敦煌本《阎罗王授记经》(《佛说十王经》)显示了中古时期敦煌乃至中国十王信仰的盛行,是研究中古时期民众信仰及佛教本土化、民间化表现的重要资料.本文对《俄藏敦煌文献》中的10件《佛说阎罗王授记令四众逆修生七斋功德往生净土经》残卷进行了释录缀合,并对相关问题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古汉语异形词是指中古汉语阶段中同时或先后产生的同音、同义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以《抱朴子内篇》为例可以看出,中古道经中的异形词对辞书编纂、古籍校理与汉语词汇史研究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以来研究原本《玉篇》音韵的有两部专著和十二篇论文,可以从三方面进行综述:一、原本《玉篇》音系全面研究;二、原本《玉篇》音系零散研究;三、以原本《玉篇》音系为基础,讨论中古标准音。  相似文献   

11.
敦煌遗书中现存7篇《维摩诘经讲经文》,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文献资料,考察了其中5篇《维摩诘经讲经文》的创作年代。  相似文献   

12.
《周易》居“六经”之首,乾卦又位列《周易》六十四卦之首,历来为学者所重视。借助出土文献,如马王堆帛书《周易》、双古堆汉墓《周易》、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周易》,对《周易》乾卦今古文问题进行探讨,不仅可以彰显乾卦经文今古文两种不同文本的形态,还有助于深化对《周易》文本早期形成史和早期易学史的研究,进而推动经今古文问题研究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道经注疏数量繁多,理应是中国传统训诂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道经训诂却是当前中国训诂学研究的空白点。《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解义》是南宋道士董思靖对《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的注解之书。此书偏重解释词义,兼及注音、辨字、介绍名物典制与校勘文本,对经中字词作了详细注解,于语言文字学研究颇有价值。对《解义》的训诂材料进行研究,有利于发掘以《解义》为代表的道经注疏文献的价值,阐明道经注疏文献对中国训诂学史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太上洞渊神咒经》是道教的一部重要典籍,是洞渊派之首经。通过对出现于其中的五个词语进行了考释,对前贤的观点及《汉语大词典》中的若干注释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以期有利于对道经文献的研读及《汉语大词典》编纂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南朝刘宋陆修静道经,作为中古汉语语料的组成部分,应是辞书编纂的重要依据。在对其道经词语析释的基础上,指出《汉语大词典》存在的一些词目失收、义项漏略、书证年代滞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敦煌文献中伯2459V《佛本行集经》卷七,斯4194《佛本行集经》卷第二十八、第二十九节录,伯2837《佛本行集经》(拟),伯3317《佛本行集经》第三卷已下《缘起简子目号》四个写卷进行了一一考证,发现三卷并非抄写的《佛本行集经》原文,而疑似是《佛本行集经》讲经文,而伯3317卷《简子目号》也可能是《佛本行集经》讲经文的提纲。总之,此四卷内容显示了佛经到讲经文的发展痕迹。  相似文献   

17.
《百喻经》是研究中古词汇系统的一部重要语料,书中偏正式复音词内部的语义和词性构成较为复杂,对其构词状况和特点加以探讨,可以为中古时期偏正式构词法的发展特点提供一些佐证。  相似文献   

18.
敦煌研究院藏3叶婆罗谜字梵语-回鹘语双语残片。本文认定这3叶残片所书文本为《法身经》。通过对目前已经发布的《法身经》的不同写本进行比较归类,进一步判断这3叶残片属于丝路北道的《法身经》写本系统,与南道的《法身经》写本系统有所区别。本文还对残片进行了换写、转写与释读,并参照《法身经》的五个汉译本,对经文的性质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敦煌本陆修静《灵宝经目》所著录的东晋末年一批古灵宝经中 ,《洞玄灵宝三元威仪自然真经》和《灵宝威仪经诀上》是两部对中古道教科仪产生了重大影响的道经。《三元威仪自然真经》除少部分内容收录在《正统道藏》外 ,其余大部分已经散佚。《灵宝威仪经诀上》则完全散佚 ,然而敦煌文书和南北朝至唐宋道书则保存了这两部经典的大量佚文。本文考察了两部经典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历史上的流传 ,并指出学术界往往把唐宋道书对《三元威仪自然真经》的征引误作唐宋材料来使用。  相似文献   

20.
《生经》是西晋时期译经家竺法护的重要译作。但由于其流传年代久远,再加之教徒们对于佛典的整理和校勘不是很认真,因此,《生经》不仅在句读上存在着一些不确之处,其经文文字上也偶有讹误。为使词汇研究更加准确,文章就句读和文字讹误两方面较为仔细地进行了整理和校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