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继红 《成才之路》2013,(14):79-79
体育素质教育实施以来,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可促进学生正常的生长发育,使学生身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和身体素质,基本活动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如何正确处理好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使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得以落实呢?一、体育教学中的育体和育心相结合学校体育追求学生身体的发展是体育运动本  相似文献   

2.
王海滨 《教书育人》2012,(12):56-57
一"大体育"发展格局的内涵学校"大体育"发展格局,从广义上说,就是以体育教育教学"三基一尖"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健身意识、终身健身知识、终身健身技术、终身健身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深化体育课程建设改革与发展,坚持"育  相似文献   

3.
葛晓春 《考试周刊》2014,(36):109-109
<正>体育教学不仅能增进学生的健康,而且是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场地。每一所学校、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当紧密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真正发挥体育的"育体育心"之道。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我校非常重视对学生的体育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以"健康第一"为目标,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身心全面发展。下面,笔者以我校为例,谈谈职高学校如何立足长远发展,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理想的潜在课程。体育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是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是通过教师的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来实现的,是学生易接受的、主动的、高效的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体育教师要在注重体育理论、体育技能教学的同时,挖掘体育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发挥体育的育体、育心、育德、育美的多重功能。  相似文献   

5.
"轻体育"既健体又健心,"轻体育"新潮如果被引入体育课,驻足小学体育课,那么学生厌上体育的现象将被避免,使体育课成为学生强身健体、乐于参与的乐园。本文简述"轻体育"为体育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和同仁们共同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思想家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们不仅要把育人视为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处理好教学与育人的关系,而且要坚持做到教中有育,育中有教,两紧密联系,互相促进。体育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增强学生体质,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明的一条有效途径。结合体育教学的目的及其特点;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发展迥异个性、陶冶美的情操、培养明行为以及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7.
学生身体的锻炼、体育知识技能技巧的掌握,都是与认识、情感、意志和兴趣等心理活动分不开的。教师只有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掌握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进行卓有成效的体育教育,才能促进和激发学生一些良好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的形成与发展,才能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育体与育心相结合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8.
曲扬 《教育与职业》2008,(2):117-118
高校是学生接受学校体育的最后一站,能否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高校体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体育课应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在体育教学中应实施"轻体育"教学模式,使学生在高校期间通过"轻体育"锻炼,达到塑造完美人格的体育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9.
体育游戏在阳光体育教学中有很大的作用,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轻松愉快,活泼有趣,达到育体、育心、育人的教学目的,从而使学生在游戏的活动中感知快乐,感受生活,培养兴趣,提高素质。学会团结、真诚帮助、理解忍让、懂得遵守规则,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0.
马秀萍 《考试周刊》2014,(66):13-13
<正>体育教学不仅能增进学生健康和体质,还是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每一所学校、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当从根本上转变观念,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以"健康第一"为目标,紧密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教育,真正发挥体育"育体育心"之道。为此笔者认为,中职体育课改必须从"细"、"严"、"实"和"活"四方面着手扎实推进,从教学思想、内容和  相似文献   

11.
杨量雄 《广东教育》2004,(12):41-42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将“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学校体育目标而言,则是要强健学生的体魄,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协调发展,从而达到育体、育心和育人,使学生终身受益的目的。而要实现和完成这一目标和任务,就必须首先激发学生的休育活动兴趣。  相似文献   

12.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形式,体育教师在确定每一堂课的具体任务时,都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在传授知识、技术、技能和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一、强化育人意识 体育教学缺乏育人意识是多年的老问题,少部分人甚至把教书和育人割裂开来。笔者认为:教是育的基本内容和体现形式,是育的基础和前提;育是教的结果和目标体现。教中有育,育中有教,教书育人是一个根本的教学原则和规律,是其他所有教学原则的共同归宿。体育教…  相似文献   

13.
快乐体育思想的传入,对我国的学校体育实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快乐体育理论认为: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它强调乐学、育体、育心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随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通过对体育评价的正确认识,改变传统的体育评价模式,采用多元化、过程性等评价方法,从而体现出以发展学生为本,达到体育既育体又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项目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到职业教育中,有它的特定意义,运用到体育教学中更能体现"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发挥体育"育体、育人、育心"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对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途径、策略进行研究与探讨,目的在于为有效地促进体育教学育美功能的发挥,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意识,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提供理论依据与支撑.  相似文献   

17.
体育跟其他学科一样,也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 为指导的师生双边活动。因此,有必要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调 查研究,对现行的体育课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学生不喜欢上体 育课的原因,并研究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从而实现体育课堂教 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课间活动组织形式,是贯彻落实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有力保证。自大课间体育活动发展并推广以来,由于体育活动练习强度适宜、活动内容丰富等优点深受广大中小学师生的广泛欢迎,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与艺术"2+1"相结合的特色体育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以及艺术技能水平,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从而达到育体、育智、育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主要介绍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设计原则、活动组织和管理,分析了特色大课间体育活动实践的成效,并总结了几点实践经验,以期为在全国各地范围全面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前言学校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兴趣、习惯、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文化教育活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做到"育体和育心相结合"。体育学习的心理障碍是指在参与体育学习过程中,影响正常学习行为和对自身行为  相似文献   

20.
杨霞 《当代家庭教育》2023,(17):240-242
体育学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应试教育理念下,教师往往比较关注体育学科的“育体”作用,对其“育心”作用并没有足够的关注,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坚持健康第一,落实立德树人,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引领,重视育体、育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中,要立足学生学情,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巧妙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后延伸活动中,要借助多样化体育活动,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多措并举推进体育与健康教育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