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索智能集体评审的流程、特征及对我国同行评审的启示。【方法】 介绍智能集体评审实验,概括智能集体评审的特征,分析其对我国学术期刊同行评审的启示。【结果】 智能集体评审是一种限时的在线开放同行评审,采取专家匿名评审方式。评审过程中,评审人之间可进行学术交流。评审意见快速而全面,有利于提高论文的学术质量,是一种可行的同行评审方式。【结论】 作为一种全新的同行评审方式,智能集体评审全面推行尚需时日,但其给当前同行评审以重要启示:一是加快信息技术的应用;二是为评审专家提供交流机会。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度地球科学部评审工作仍将维护公正性放在评审工作的首位,力求保证评审质量、提高评审效率;严格按程序评审,防范利益冲突,落实各项保密与回避制度;加强民主决策和制约监督,惩戒科研不端行为,重视评审工作中的科学道德建设。1评审工作概况会议评审阶段,开展评审专家会前承诺和公正性调查。强调工作人员评审纪律的"三条红线"(选择的评议专家明显偏离合理范围,通风报信,影响专家)和"零容忍",以进一步提高评审质量和科学基  相似文献   

3.
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之一,同时也是其内部控制评审的重要环节。目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审的主要问题,是评审不准确。针对我国贷款业务内控评审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模糊评审法.探讨贷款业务内部控制的客观评审。  相似文献   

4.
在招投标活动中,评标委员会依据招标文件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为了保证评审的准确性,专家对一些评审细节必须注意,如果单纯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而忽略细节,必然造成评审工作的不严谨。为做好评审工作,本文从细节方面入手,提出了评审投标文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完善评审机制”作为新时代科学基金深化改革的三大任务之一,构建“负责任、讲信誉、计贡献(Responsibility, Credibility, Contribution, RCC)”评审机制是关键所在。2020年起,地球科学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两个学科陆续进行了RCC评审机制改革试点工作。本文简要介绍了RCC评审机制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其内涵,并重点总结了两个学科2020—2021年度RCC试点工作的实施情况,最后梳理了RCC评审机制试点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阶段实施RCC评审机制提供建议。试点工作初步显示RCC评审机制获得了评审专家和申请人的认可,促进了负责任的基金评审,为构建良好评审环境和维护科学基金公正性提供有力支撑。试点项目的申请人认为超过85%的评审意见有帮助,会评专家认为送审项目中超过93%的评审意见质量达到了良好。RCC评审机制的实施提升了项目评审质量,促进了评审专家与申请人良性互动,是完善评审机制和优化学术生态的有效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阐述管理评审的前期策划、评审输入、评审实施、评审输出、材料归档等环节,逐一介绍了检验检测机构应如何加强管理体系管理评审的质量控制,为确保管理评审活动能够实现持续改进和完善管理体系的工作目标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学术期刊同行评审的发展、方式及挑战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同行评审是学术期刊审稿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方法。本文回顾了同行评审的起源,介绍和分析了学术期刊同行评审的方式及其利弊。网络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式评审方式,同行评审遭遇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国外大多数医学期刊的审稿标准中内容评审与方法学评审并重,方法学评审是评估稿件学术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方法学评审的意义、方法学评审的内容及方法学评审的程序和方法三方面展开讨论,呼吁国内医学期刊应重视稿件的方法学评审工作.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研究目的,以河南省国标舞评审现状为研究对象,以河南省的288名注册评审为调查对象。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河南省国标舞评审的人数、裁判等级、年龄结构、学历层次、职业类型进行调查并进行分析,经过一系列调查发现河南省国标舞评审整体人数偏少,特别是高级别的国标舞评审,同时各地市评审数量不均衡。河南省国标舞评审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年轻的评审发展较好。高学历评审偏少,专科及以下学历人员占比较大。以业余培训班教师较多,缺少在普通高校的专业教师。执裁机会较少,占半数以上的年轻评审有裁判证而不能实践使用。  相似文献   

10.
江新华 《科学学研究》2005,23(5):618-622
当今我国学界学术评审领域的失范行为时有发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学术评审制度存在着缺陷。本文界定了学术评审制度的概念,分析了学术评审制度主要的缺陷,提出了进行学术评审制度创新的主要举施。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1,(18)
研究中国民航适航条款要求,分析梳理了飞艇运行符合性评审对应的适航法规及工作流程。通过对飞艇AEG评审工作机构、评审模式以及评审流程进行阐述,提升飞艇企业对AEG评审工作的认识,给民用飞艇研发企业运行符合性评审工作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思路,推动飞艇研发取得商业成功。  相似文献   

12.
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评审研究一种新的评审方法,并用数据验证了该评审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该新方法采用基于BP神经网络非线性映射技术,不仅可以提高项目评审效率、评审的客观性及择优性,同时也避免人为确定权重,为有关政府部门改进基金评审方法提供了一种选择,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成良斌  刘燕美 《软科学》1996,11(3):5-8,13
<正>从控制论的角度看,科技奖励评审过程是一个控制过程。科技奖励评审是评审主体(评审专家、管理人员和组织者)对客体(候选奖励对象)的评定、审核的过程,其中评审主体就是控制者,评审客体就是被控对象。评定、审核的过程就是一个选择、控制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评选出获奖项目和人员,以实现评审组织者在奖励章程或条例中制定的各项规定。科技奖励评审系统满足控制论关于系统的选择性、可控性和目的性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从系统论视角出发,分析学术出版过程中出现的信任危机,提出应对危机的策略,从理论和技术上提高同行评审工作质量,提升同行评审的信任度。【方法】 以文献调查和案例分析为主要方法,综述已有的关于同行评审现状和问题研究以及信任危机的相关理论,结合案例,从社会、经济、文化等不同角度剖析同行评审体系存在信任危机的原因,最后针对同行评审体系的问题和各方面原因,结合目前国内外的创新尝试,提出应对策略。【结果】 社会转型时期,同行评审主体之间缺乏完全信任,传媒影响加剧了同行评审参与主体之间的信任危机,同行评审客观性与审稿人主观性之间矛盾不可调和使同行评审信任危机无法消除。【结论】 通过设立同行评审内部的监督机制、重视传媒影响、完善网络同行评审系统平台,巩固同行评审信任,促进学术出版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2021年1月)以发布时间为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发布《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行为准则与督查规定》,以加强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以下简称"国家科技奖")评审活动的监督检查,规范评审过程中有关组织和个人的行为,保证评审活动公平、公正、廉洁高效、依法进行。该规定适用于国家科技奖评审活动的组织者及其工作人员、评审专家、提名者及其工作人员和评审对象及其所属工作人员。(来源: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相似文献   

16.
同行评议形式的争论及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概括了目前存在的四种同行评议形式(单盲评审、双盲评审、公开评审和发表后评审)在学术出版过程中的作用、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调研并分析了一些国际出版机构、作者、审稿人、期刊编辑对同行评议形式的态度。指出目前研究人员所关心的问题仍然偏重于符合科学习惯的常规评审形式(单盲或双盲评审),然而在网络环境下的学术交流新模式中,公开评审可能使同行评议真正对科学研究过程有所贡献。但目前公开评审仍处于试验阶段,改变现有的论文评审程序或习惯,将是科学出版领域的一项长期工程。  相似文献   

17.
科技计划项目专家评审是立项的重要环节,现代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会议评审的单一方式,网络评审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通过对广域网和局域网评审方式的简介,重点对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局域网评审系统的设计思路和使用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30所高职院校的职称评审标准为调查对象,分析职称评审权下放后的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现状,并针对评审标准提出建议:坚持职业道德为先,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推进业绩考核多元化,注重评审结果与岗位聘任相衔接。  相似文献   

19.
关于科技评审专家的选择及其评审行为的判断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猛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19(3):119-122,129
针对科技评审中评审专家的评审行为难以定量判断,科技管理部门选择客观公正的评审专家困难的难题,提出了专家选择及专家评审行为判断的算法,并将此算法通过软件实现;进行了试验验证,得到了与专家实际评审情况一致的结果.为科技管理部门提供了选择优秀评审专家的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如何评审科技论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评审科技论文。审稿人在稿件评审过程中通常需要履行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①按审稿单的评审要求判断稿件是否适合于发表;②就稿件可否直接录用、修改后录用或退稿给出建议;③给稿件的作者提供详细的评审意见;④给期刊的编辑提供详细的评审意见。科技论文的评审应基于重要性、学术性、论证是否充分及文字表达等方面。本文结合笔者本人的经历探讨如何按审稿单的要求评审稿件、如何给稿件的作者和期刊的编辑提供详细的评审意见,以及有关审稿风格、礼貌等方面的事项。论文评审的目的在于其能否进一步提高可录用稿件的总体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