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煜词是其生活和感情的真实记录,以宣泄悲恨为表现特征,凡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的,他便以文学艺术作为排遣感情的媒介。这与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观点类似。而正是这一点使李煜词有了非同寻常的美学价值,也使李煜成为“词中之帝”,“词中南面王”。  相似文献   

2.
公元九七五年。宋将曹彬攻破金陵,南唐后主李煜从帝王之尊一下子变成了阶下囚。但是,这—历史性的变化,并没有能够推翻李煜在南唐词坛上的领袖地位,更没有摘掉他在词中用以抒情表意的白描艺术“皇冠”。 李煜填词,素以白描见长,历来为词评家所称誉。周之绮《词评》说:“予谓重光天籁也,恐非人为所及。”这种“清水芙蓉”式的自然美,正是李煜娴熟地运用白描手法所取得的艺术效果。谭丕模先生就认为: “李煜的白描手法是用最通俗、最现实的语言表达了最深沉,最伤感的感情”。胡应麟《诗薮杂编》则把李煜词和温韦词作了  相似文献   

3.
李煜词在词史的发展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对后来的“婉约”与“豪放”派均有影响。李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无论前期还是后期,他都以真情作词,善用白描,无意经营却丽质天成。而后期词作中,将一腔痛苦化作词作,运用精妙的比喻,变无形的愁为有形。本文试就李煜词艺术特色做简要分析,对其史上的地位做简单评价。  相似文献   

4.
南唐后主李煜,处继韦庄之后而开苏辛豪放派之先河的重要地位,其词的艺术成就达到了同时代的顶峰。他集韦庄的“疏而显”及温庭筠的“深而密”特色于一身,创造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艺术财富。研究李煜的词,不仅可以从中得到艺术的享受,从而提高对词的鉴赏能力,同时也可以推动词学研究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煜是我国词史上一位有重要影响的作家。他的词以其率真、本色和“粗服乱头”式的自然为主要特征,但并非不讲艺术美。李煜的词结句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各臻其妙一本文将李煜词的结句分为五类进行赏析:一、以景作结,情在其中;二、情语作结,荡气回肠;三、情状作结,形神兼备;四、以梦作结,虚中见情;五、比兴作结,意蕴无穷。  相似文献   

6.
特殊的身世地位,敏感的心灵触角,杰出的艺术才华,使南唐后主李煜在词坛上独树一帜。千百年来,人们对李煜词所产生的情感共鸣之强,从李煜词中获得的审美愉悦之多,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不多见的。关于李煜词,前人有许多评价。如周济言其“如生马驹,不受控捉、”“粗服乱头”(《介存斋论词杂著》);王鹏运称其“超逸绝伦,虚灵在骨”(《半塘老人遗稿》);周  相似文献   

7.
曹娜 《文教资料》2009,(31):6-7
南唐后主李煜是南唐词人中成就较高的作家,也是我国词史上杰出的词人之一。李煜词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在题材内容上前后期虽有所不同.但都有其一贯的特点,就是“真”。本文试就李煜词的本色和真情性展开论述,以展示李煜词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李煜不但是五代时期南唐末代皇帝,而且是才华横溢的杰出词人。他以自然流畅的词笔抒发了血泪交织的感情,为词的发展披荆斩棘、开疆拓土。佛学大盛的时代、笃信佛教的家风、避灾躲祸的需求,使李煜自小就接触了佛教,佛教的悲苦观、色空观对李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往的研究者多从思想内容的层面上考察佛教与李煜词的关系。其实,佛教对李煜词的影响,不但体现在思想内容方面,而且在艺术特点上也有所映射。现从李煜词的直观性、思辨性、譬喻性三个方面论述禅宗美学对李煜词艺术上的影响,以便对李煜词和佛教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李煜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词人。他生活在动乱的五代十国时期。独特的生活经历以及他在词中所抒发的复杂情感。给李煜的研究者带来了许多困难。对李煜其人其词的评价,历来众说不一。本文,试图通过对李煜词的悲剧特色的论述,寻求一条更能够贴近李煜其人其词本来面目的途径,给予较为客观正确的评价。为了论述的方便,我们把他的生平和词以宋太祖开宝八年(975)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升元元年(937)——开宝八年为前期;开宝八年——太平兴国三年(978)为后期。  相似文献   

10.
在探论李煜词的艺术魅力过程中,很自然会涉及词作内容的探讨,以及对词人的评价。那种将李煜词说成是写“平民”的感情,并归入“爱国诗词”的范畴,与杜甫、文天祥的爱国主义诗篇相提并论;将李煜在词发展史上“树起的峰峦”,说成是“难以超越”或“未有人迈步从头越”等,并不符合实际。评价李煜的词,必须实事求是,顾及作品的全篇,作者的全人,以及所处的社会状况,才能作出较为客观而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从《人间词话》看李煜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不惜笔墨地推崇唐五代词,对南唐后主李煜更是偏爱有加,对其词进行了全面的评价,从李煜词的内容、贡献及艺术品位三方面来说,李煜词不仅是一部血泪史,其词宏大的取材、阔大的气象,更使其词注入了强烈的士大夫意识,使得词坛上"伶工之词"变为"士大夫之词",为词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李煜词之神秀亦为之添砖加瓦,增色不少。这就是《人间词话》里所展现的李煜词。  相似文献   

12.
在李煜现存的词中"梦"这一意象频频出现,构成了李煜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唐后主李煜因其独特的人生际遇而在其词作中生成了诸多的梦,他以其纯熟的艺术手法,以及真纯的个性,完成了他对的人生一梦的书写。  相似文献   

13.
李煜是我国古代词坛上一颗耀眼的星辰,他的词作是“纯任性灵”和个人才华的结晶,与温、韦等花间词派的创作截然不同,形成了那一时期特有的一股词风,同时也铸就了词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辉煌。本文通过对李煜词创作的各个时期内容进行分析,然后来探究其词作所具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不同时期李煜词的分析,结合李煜身世及心理的变化,演绎李煜词作的特色,让初读李煜词的人理解其词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李煜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词人之一,而月亮在他现存的40多首词中出现了18次。本文详细分析了这18个月亮在李煜词中的艺术特色,分析了月亮在表现作者思想感情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国维在他的论词名著《人间词话》中,对中国历史上许多有名词人作了评说。在以“意境”论词、简短而精到的词条下,王国维尤其对李煜词作了富于个性与感情的独到评价、欣赏。本文结合王国维的词论,对李煜词的创作历史背景、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及相关内容作一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17.
王璐 《现代语文》2010,(2):37-39
南唐后主李煜之词大部分郝是睥睨词坛的杰作,也为历代词评家所称道。王国维就在《人间词话》中对李煜词推崇备至,但其“眼界始大”和“阅世愈浅”的评语似乎有些矛盾,联系王国维的“境界”说,那么这个问题似乎可以迎刃而解了。根据叶嘉莹先生做出的解释,“境界”一词的落脚点其实是感受。这感受一则是对外物的真切体味,一则是将这种真切体味再现于作品中。那么,我以为用“境界”二字来评李煜词是再恰当不过了。  相似文献   

18.
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以独特敏锐的认知方式,一任感情自由倾泻的情感表现,将自己心中的喜怒哀乐“现身说法”,通过他多层次的内心需要、阶段化的创作动机、至真至纯的性格、多愁善感的气质、超凡脱俗的创作能力,比较真实地表达了他生命个体趟过人生长河的心灵感受。从个体心理研究的角度进行阐释,对更切实地体认李煜词的深层指归,更深入地认识李煜词的艺术价值不无益处。  相似文献   

19.
南唐后主李煜的词超越了感官刺激的层面,向心灵、情感的深处挖掘,把词的抒情功能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代表了晚唐词的最高成就,他的词用不同的意象承载不同的悲情。本文分析了李煜词的主要意象———梦、落花、水、雨、月。  相似文献   

20.
郭步山 《考试周刊》2014,(69):22-23
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南唐后主李煜内心纯朴,民国学者王国维先生曾经评价其有一颗赤子之心。李煜词风清丽感人、直抒胸臆,其词的艺术特质显然和李煜那颗赤子之心密切相关。本文从李煜前后期词作中彰显的赤子之心这一角度切入,阐述赤子之心与李煜词创作风格之间的关联性,并分析李煜词中的赤子之心对后世词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