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世纪20年代德国人Saloman最早提出超高速加工(High Speed Cutting,简称HSC)的概念,并于1931年申请了专利。50年代末及60年代初,美国和日本开始涉足此领域,在此期间德国已针对不同的超高速切削加工过程及有效的机械结构进行了许多基础性研究工作。随着超高速加工主轴技术的发展,使得刀具切削速度得到很大提高,70年代诞生了第一台HSC机床。真正将HSC技术应用于实践是在80年代初期,因飞机制造业为降低加工时间以及对一些小型特殊零件的薄壁加工而提出了快速铣削的要求。80年代中期机床制造商开始将HSC技术应用于机床制造中。根据1996年德国对HSC机床市场需求的预测,其年增长率将为200%-300%。如此高的增长率是缘于超高速加工使得产品的加工时间缩短、成本降低,并且加工质量得到很大提高,从而增加了产品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预测》1992,(3)
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表明,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明显变化,进入新的较高速的增长阶段:工业生产速度明显加快,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市场销售稳中见旺,外贸进出口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但同时贷款规模也增加较多,物价起步较高。 1 国民经济进入新的较快发展阶段今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一季度工业总产值完成608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2%。其中,轻工业增长16.4%,重工业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在去年回升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3.
1 概述根据国家信息中心使用联合国LINK模型提供的预测数据,结合其他部门提供的资料,我们对90年代中期“四小龙”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进入90年代,“四小龙”国民(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较高水平,人均为5500~14100美元。预计到90年代中期,“四小龙”将以4.08%~8.9%的增速持续发展。尽管增速比80年代略低,但由于基数高,增长实绩相当可观,扣除价格上涨因素,1986年总量比1989年增长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甘肃乡镇企业产值增长势头迅猛。87年上半年的增长速度,不仅远远高出被称为“居高不下”的全国工业生产增长速度近40个百分点,还高出全国乡镇企业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但在产值超高速增长的同时,效益  相似文献   

5.
1 90年代世界经济和贸易环境 8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平均为2.9%,是战后最慢的十年。其中发达国家为2.6%,发展中国家为2.9%,苏联、东欧国家为4.8%。经过80年代的努力,亚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其中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四小龙”及东盟国家、中国等是典型的代表,日本也是发达国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90年代,亚太仍将是世界  相似文献   

6.
非典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一手抓非典防治,一手抓经济建设的总体要求,哈市A区密切关注非典疫情对经济工作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使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本文就非典对A区经济的影响调研概述如下。一、非典对A区经济的影响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1-4月份,A区实现GDP同比增长17.1%,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同比增长分别为6.7%、17.9%和17.5%,全区实现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19.9%、19.1%和30.9%。财政收入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7.
[赛迪网讯]12月15日消息:据市场研究公司IDC当地时间周一发表预测称,中国2004年IT市场将增长18%,达到294亿美元,占亚太地区(不含日本)IT市场份额的35%。 亚太地区(不含日本)IT市场价值在2004年预计将达到880亿美元,增长11%。中国的IT市场增长速度比亚太地区IT市场的增长速度快50%以上。  相似文献   

8.
苏江 《预测》1992,11(4):42-45
在80年代的最后两年里,世界经济的发展速度在略有加快之后,很快又重新减慢。这样,整个80年代便成了战后以来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慢的10年,世界经济在低速而又不稳定的情况下迎来了90年代,那么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又将如何呢? 1 从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来看90年代初美国经济衰退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客观存在的周期性现象。历史上世界经济危机已发生过多次,具体时间如下表所示:  相似文献   

9.
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以下简称东盟四国)在传统上对外贸易结构单一化,出口商品主要是橡胶、大米、石油、锡等农矿、热带产品,而消费品、工业品则严重依赖进口,贸易对象集中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为改变这种状况,东盟四国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调整贸易结构,发展民族工业,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份额逐渐扩大,创汇大幅度增长。1970—1988年,世界出口总额约增长8.5倍,东盟四国出口增长15.7倍,比世界出口额增长速度高1倍。工业品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泰国已达80%,马来西亚为70%,菲律宾为50%左右,印尼约为40%。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颁布的1997、2002以及2007年投入产出表,考察了中国经济产出对于消费、投资及出口需求的诱发和依存关系,对1997-2007年间中国产业产出增长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最终需求对于中国生产的整体诱发程度呈现出上升趋势,中国目前的生产诱发效果重心主要在工业部门,且迅速地从轻工业向重工业升级;(2)1997-2007十年间中国产业产出的依存结构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经济已经从"内需依存型"转变为"出口导向型";(3)1997到2007十年间中国产业产出的增长约有90%归因于最终需求的拉动,由技术进步所推动的生产增长约占整体的10%,但从产业结构上看,近年来中国经济重心过于倾向于工业部门,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发展,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增长。文章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预测》1993,12(6):1-5
自1992年初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由低速到高速,继而又回落的发展过程,同时,与之互为因果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也经过了从以扩张经济为主变为以抑制恶性通货膨胀为主的政策调整。把这种变化放在近一年中国经济的变化周期中,不难看出,目前二者同时逼近一个新的转折点。证19.7%左右。其中,轻工业增长18.5%,重工业增长19.8%;全民工业企业生产增长7.8%,集体增长33.7%。从而全年工业总产值将达34720亿元,增长22.8%,略快于上年。其中轻工业增长21%,重工业增长24%,全民和集体工业各为9%和40%。判断第四季度工业生产下滑趋势会停止并暂时性回升,其主要数量依据是历史上两次工业生产下滑同时突发贷款的作用规律。1985年第4季和1989年第1季,当时工业速度正从高  相似文献   

12.
北京转变发展方式迫在眉睫.从2011年前三季度各省市区经济增长速度看,天津、重庆为1 6.5%,内蒙古、贵州为15%,28个省市区达到10%以上,低于10%的仅有3个:浙江9.5%,上海8.3%,北京8%.当前北京经济发展速度下降的原因,主要在于房地产调控和汽车限购,即原来的发展方式受到限制.这也表现为北京的创新驱动不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没有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北京服务、北京创造"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3.
徐连仲 《预测》1992,11(5):8-11,23
80年代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81~1990年10年间,国民生产总值(GNP)年均增长9%,使得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1978年底)确定的到本世纪末国民经济翻两番的战略目标于1988年实现了第一个翻番,提前两年完成了80年代的奋斗目标,国民经济上丁一个新台阶。在80年代我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基础上,90年代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在几年中再上一个台阶,这是我们面临的新问题,亟  相似文献   

14.
一、战后农业发展趋势的基本特点二次大战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虽有一定的增长,但其形势日显严峻。这突出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增长赶不上消费增长战后几十年来,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其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增长速度始终超过人口的增长速度。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在1974—1984年间,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总生产年平均增长2.5%,其中粮食生产年平均增长3.3%,均高于同期2.1%的人口增长速度。人均粮食产量年平均增长1.2%。但是,生产的增长落后于消费的增长。在此期间,粮食增产速度不  相似文献   

15.
软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生产函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门熙新 《软科学》1993,7(1):20-24
<正> 一、经济增长生产函数研究概述1928年的柯布——道格拉斯(C.W.Cobb——P.H.Douglas)生产函数:Y=A·K,u·L,B 形式简明,一向被认为是研究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但是,由于式中作为技术水平因子的A 被视为常数(技术水平不变),这就与现实生活中科技与经济增长的客观实际相脱节。50年代中期,索洛(R.M.Solow)强烈地感到技术进步的作用不容忽视,于是他把生产函数改写成:Y=Atf(K·L)经全微分后,得到著名的索洛增长速度方程:式中α和β分别为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索洛的增长速度方程清楚地表明:经济的增长是由资本、劳动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祝宝良 《预测》1993,12(2):12-17
从1990年下半年起,西方主要工业强国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先后进入经济衰退,日本、德国等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也明显放慢。1991年,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了4.4%,德国西部地区增长了3.0%,美国、英国、加拿大出现了负增长,实际GDP的增长率分别下降了1.2%,2.2%和1.7%。从1991年第三季度开始,美国经济率先开始走出衰退,其他主要工业国的经济也慢慢复苏,但由于需求不足,经济回升缓慢。根据今年9月份在土耳其召开的联合国Link会议上预测,今年日本、法国实际GDP将增长2.3%和2.4%,美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将分别增长1.8%,1.5%,1.3%和1.3%。英国的实际GDP仅增长0.1%。1993年,西方七个工业国的经济将会有进一步的回升,实际GDP将平均增长3%左右,这种增长趋势可能会维持到1995年。  相似文献   

17.
自2001年以来,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的大环境下仍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今年第一季度GDP实现了7.6%的增长速度,但经济的高增长并没有带来消费的增长,反而使今年第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9个百分点,导致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徐连仲 《预测》1992,11(4):2-6
1992年是我国经济经过三年治理整顿后加速发展的第一年,同前三年相比,国民经济运行的特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场需求从疲软转变到基本正常,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压缩转为较大幅度的增长,财政、信贷环境由相对紧缩转变到相对宽松,从而使国民经济由缓慢增长到较大幅度增长。 1 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万亿大关初步预测,1992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将达21211亿元(1990年不变价,下同),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0.4%。社会总产值将达48383亿元,比上年增长14.8%,五大物质生产部门发展速度预测如下:  相似文献   

19.
从收入来源看农民收入增长的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78年到现在,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持续放缓,到1997年更经历了四年增长幅度下降的严冬期,各年分别下降为4.4%、0.3%、0.5%、1.7%。虽然2001年恢复增长,2002年和2003年也实现近4.8%和4.3%的增长,扭转了连续2年增幅下滑的势头,但这仅仅是恢复性的增长,基础很不牢固。且与此同时城乡差距也从改革开放之初的2.57:1,扩大到2001年、2002年、2003年的2.9:1、3.1:1、3.2:1以上,严重影响了社会安定  相似文献   

20.
(上接第12期) 食品工业"十五"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1、增长速度和规模:在结构调整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前提下,"十五"期间食品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率为8%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