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会符号学学派认为语言符号一般由三类意义构成,即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称呼语作为人类社会历史产物具有社会内涵,并且在言语交际中体现一定语用功能。称呼语可以分为六大类,在翻译各类称呼语时必须权衡这三种意义,从而实现译文和原文在功能上的对等。  相似文献   

2.
甘国芳 《学语文》2014,(1):74-75
一、亲属称谓语的泛化及文化内涵1.亲属称谓语的泛化亲属称谓语的泛化,是指用亲属称谓语称呼没有亲属关系的人的现象。也有学者把它叫做“拟亲属称谓语”。这种称呼方式常常在非正式场合使用,交际双方多为偶尔相逢的陌生人,运用亲属称谓语只是向对方表示敬意。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例子看,我们一起探讨亲属称谓语泛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如何选择恰当的称呼语是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通过对英汉称呼语的比较分析 ,探讨这两种语言中称呼语的使用差异 ,指出正确使用称呼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  一、语言与称呼语  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 ,“称呼”是当面招呼用的表示彼此关系的名称。如汉语中的“同志”、“哥哥” ;英语中的“mother”、“madam”等。在语言交往过程中 ,称呼语是使用最广泛的词语 ,往往是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个信息。不同的称呼不仅反映了交谈双方的身分角色、社会地位和亲疏程度 ,而且实现了交际双方的感情交流。因此 ,如何根据讲…  相似文献   

4.
词义的演变有其内在的动因和演变机制。在历史长河中,"乖"一词的词义几经变迁。本文主要通过语料分析及问卷调查两种研究方法探究"乖"字的使用情况,并尝试推断它是如何演变出"违背,背离"和"顺从,不淘气;聪明"两个完全相反的义项。同时,对"乖"字在河南新乡方言中作为称呼语泛化这一现象进行了考察,并尝试分析其泛化的演变机制。  相似文献   

5.
正一、亲属称谓语的泛化及文化内涵1.亲属称谓语的泛化亲属称谓语的泛化,是指用亲属称谓语称呼没有亲属关系的人的现象。也有学者把它叫做"拟亲属称谓语"。这种称呼方式常常在非正式场合使用,交际双方多为偶尔相逢的陌生人,运用亲属称谓语只是向对方表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日常言语交际中"美女"称呼日益流行起来并走向泛化。本文主要从"美女"称呼语泛化的表现,泛化的原因以及语言学的角度对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小姐"称呼语的泛化及其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小姐"称呼语使用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它泛化的趋势.通过对它泛化的社会文化背景、语言学成因、言语交际功能以及它在具体语境中的使用的特点,说明"小姐"称呼语的泛化决非偶然,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并预测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它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社交称呼语.  相似文献   

8.
"朋友"从古至今的意义演变展现出如下趋势:它连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开始的血源性基础逐渐朝着非血源性基础发展,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进一步淡化血缘基础。由于人们的心理原因、社会称谓语和泛称称谓语复合形式省略、社会称呼语的缺失,人们出于某种交际需求,"朋友"逐渐具有了称呼语的性质,并出现了称呼语泛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称呼语“亲”的语用功能析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用语"亲"的使用范围逐步扩张,由网络内部社区语泛化演变为社会共同语。"亲"可归入称呼语范畴,其语用功能主要包括招呼与情感表达两方面,凸显交际中言者对听者的主动示好。  相似文献   

10.
受到社会关系、社会地位、个人感情或语境场景的影响,称呼语有时会出现语用变异。汉英称呼语中均存在着这种现象,但二者之间是不一样。这给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带来一些障碍,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文章分析了汉英称呼语的语用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11.
称呼语是言语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对称呼语的研究罕有涉及到关联理论的范围内。该文从关联理论中关于认知和语境的理论角度出发,探讨交际中称呼语的礼貌和言外之意的交际功能。本文拓展了称呼语的研究范围,也拓宽了关联理论的实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美女"作为称呼语呈现泛化的趋势.本文初步分析"美女"泛化这一现象,并从语言内部、社会历史和社会心理等方面探究其泛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称呼语使用,作为一种语码选择,须受制于客观语境下的社会语言规则。而实际言语交际中不乏偏离语言规则、转换使用称呼语的现象。本文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此进行考察并指出,交际者试图运用称呼语转换这一策略手段,表达自己对交际双方相互关系的认识和意愿,传递亲疏关系的信息,从而达到调整相互关系状态之目的。  相似文献   

14.
称呼语作为一个简短而又敏感的语项最能反映交际双方包括权势和社会距离、身份和地位等各种关系,因而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选择恰当的称呼语是说话者社会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汉英社会称呼语的对比研究,探讨了制约称呼语选择的因素,它不仅有利于人们了解文化的差异,也有利于教学中改善针对称呼语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吴莉 《文教资料》2014,(31):114-116
当今社会女性称呼语“美女”一词流行,甚至有泛化趋势。本文从语言内部结构、现代女性称呼语发展、社会历史、社会心理等方面探究“美女”一词流行泛化的原因、发展脉络及其使用中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林凤 《考试周刊》2007,(46):60-61
称呼语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用来打招呼的表示彼此关系的词语。不同时代、不同场合指称同一对象的称呼语不同。近年来,社交场合中表示面称的称呼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曾经一度占主导地位的"同志"、"师傅"逐渐被"小姐"、"先生"等取而代之,并在全社会流行开来。这不仅仅涉及语言学问题,也涉及到社会文化等因素。本文试对"小姐"称呼语作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变化,日常言语交际中“美女”“帅哥”等称呼语流行起来。文章以汉语中的流行称呼语“美女”为对象,重点从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和礼貌原则等语用学视度,解读流行称呼语,旨在指出:流行称呼语在互动性人际交往中,具有很强、很丰富的动态语境特征与鲜明的时代特征;流行称呼语在使用过程中如何以言行事以及如何避免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18.
"同志"称呼语的语义功能与语用条件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下半叶中国大陆语言交际中,"同志"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称呼语,它不仅是政治语言中最常见的一个称呼语,同时也一直被认为是大陆社会人群最合适的泛尊称.但随着社会的变化,"同志"的语义和语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政治语言中,除了正式场合,"同志"已经不能简单地被视为"同一政党成员的互称";而作为泛尊称,它也正日益被另一些称呼所替代,这些称呼语或为传统西式称呼语的复活(如"先生"小姐"),或为专指性称呼语的泛化(如"师傅"、"老师"、"老板").这不但是由于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思想文明意识变化的一个表征.  相似文献   

19.
章根据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的理论,着重分析在俄语言语交际过程中如何对第二人称呼语“Tbl”和“Bbl”进行正确选择以避免交际不畅从而提高交际质量。章从社会的、心理的和语用的角度审视俄语中呼语的选择问题,力图为俄语学习掌握俄语第二人称呼语“Tbl”和“Bbl”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陈亚红 《文教资料》2011,(29):30-32
受到社会关系、社会地位、个人感情或语境场景的影响,称呼语有时会出现语用变异。汉英称呼语中均存在这种现象,但二者之间是不一样的。这给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带来一些障碍而出现语用失误.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本文主要分析了汉英称呼语的语用变异,这有助于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减少语用失误.有利于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