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网络应用的日益广泛,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交际交流的频率越来越高,由此便在网络交际的语境下产生了许多网络流行语。通过全面观察与分析,我们认为这些网络流行语主要是通过“比喻造词法”、“借代造词法”、“字母缩写造词法”、“数字谐音造词法”等九种造词方法而创造出来的。它们一经创造出来就能在网络交际领域广泛流行并传播,是有其客观基础与逻辑理据的。特别是通过“比喻造词法”与“借代造词法”创造出来的网络流行语尤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流行传播广泛,这是与这些造词法创造的新词符合汉语词汇发展规律,同时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有关。  相似文献   

2.
网络流行语是为由网民创造或由网民积极传播的,进而被多数网民认可、接受并在网上交际时使用的特殊用语和符号。网络流行语中出现了大量的谐音现象,据载体不同大致分成汉语谐音、数字谐音、外文谐音和符号谐音四大主要类型,究其主观原因有求快、求趣、求同。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流行语中,外语语音词汇的借用非常显,大量的外语语音词汇以各种形式被借用到汉语中来;一方面是由于受向外语借词的传统习惯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则是受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谐音造词在汉语中大量存在,北京话这方面的词数量多,具有代表性,但其中很多词的谐音理据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刘敬林、刘瑞明二先生近作《北京方言词谐音语理据研究》对此做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三项重要成果:为“词的理据中断”补充出“谐音造词法”新类型;论证了汉语谐音造词法中存在“三曲折”的特殊类型;为“语流音变”补充出“同音兼并”的新类型。  相似文献   

5.
地名就是地理实体或行政区域的名称,地名是专有名词中的一个特殊类别,它拥有其他专有名词所不具备的特征,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因素.这样在研究地名的创造过程中就不得不把文化因素考虑在内.本文将详细讨论汉语地名的造词法,即说明法、比拟法、减缩法、典故法、谐音、雅化法及音译法等.  相似文献   

6.
中文网络流行语之所以能流行与其传播方式符合语言经济性原则密不可分。尽管中文网络流行语存在大量的谐音词,非中文语言在汉语网络语言中的引用与转换,拼音缩写、合词、派生词等语码混合现象,但无论表现形式如何,其原理都在基本遵循语言经济性原则。  相似文献   

7.
汉语的词汇以其丰富多彩著称于世,这是因为除按汉语造词法造出相当多的词以外,从古到今还借用了为数不少的外来词。本文就外来词的音译方式,归纳出四种独特型态:即音义密合型,形象联想型,广告口彩型,幽默诙谐型。  相似文献   

8.
从应用语言学的视角,分析了汉语表达中外语词语的借用形式和近年来汉语表达中频繁出现外语借用词的原因;阐释了汉语中外语词语借用现象的合理性和外语借用词的合法性,并对借用外语词的语言行为的规范意义和规范方法作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9.
网络流行语成为语言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它在产生与传播过程中形成自身符号化、谐音和省略缩写的独特语言特征。翻译中英文网络流行语过程中,可以根据语言所产生的不同文化背景、语言使用背景使用直译、意译、拼缀法、音译和直译加注释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发展会对汉语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与汉语的发展规律并不冲突,它仍然是遵照语言的规律而产生、发展、变化的。首先,网络流行语符合汉语的使用特点;其次,体现了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可变性的特征,符合语言发展变化的轨迹;同时网络流行语在产生、发展过程中获得了社会大众的集体认同,也会促使其进一步流行。因此,网络流行语并没有污染汉语。  相似文献   

11.
说“养基”     
在证券交易范围,新造词“养基”频繁出现在报刊和网络上,成了现在的流行语。“养基”是仿拟“养鸡”而成的(谐音仿拟、比喻、拟物、移连、类推),它的出现与流行符合基民的需要,也是汉语语素构词反映语用需要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说"养基"     
在证券交易范围,新造词"养基"频繁出现在报刊和网络上,成了现在的流行语,"养基"是仿拟"养鸡"而成的(谐音仿拟、比喻、拟物、移连、类推),它的出现与流行符合基民的需要,也是汉语语素构词反映语用需要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方言,是现代汉语在网络世界中的新的变体。它是网络与语言结合的产物。谐音修辞是网络语言中常见的现象。它的大量出现同网络语言独特的生成环境及使用者的心理相关。网络谐音共可分为汉语谐音、英文谐音、数字谐音、符号谐音、字母谐音、数字字母缩略谐音等共六类。谐音在网络语言中取得了积极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网络特殊的语境里,网民们为了提高输入速度,增加信息含量,改造了汉语和英语的一些词汇,把文字、符号、数字、字母、图片进行替换镶嵌。本文主要从特点、类型及影响对网络流行语进行分析。从换字类型来看,可分为三类:音变、谐音、符号。从特上来说,网络语言不但新颖、简洁,而且形象、诙谐,但也有些粗俗。从对主流语言的影响上来说,网络流行语的不断更新增多,那些不经常上网的人,偶尔上网和别人的交流就会出现不知所云的现象。网络流行语的不断涌现大大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语汇和表达方式,增强了现代汉语的表现力,同时它也具有使用不规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网络语言中的谐音是网络新词汇产生的主要方式,以往网络中的谐音仿词主要是汉语与汉语的谐音仿拟,英汉结构的谐音仿词是近年才出现的。这类仿词根据其来源可以分为:成语谐音、惯用语谐音、古诗词谐音和专有名词谐音。英汉结构谐音仿词的出现不仅有语言内部的原因,还有语言外部的原因,还表现出了特有的辞趣。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模因论研究视角探讨广告语和网络流行语等语用语言的语用目的和实现其特定语用功能的语用机制,认为通过仿制、谐音、韵律、依附和煽情等语用机制,广告语和网络流行语等语用语言达到了促进自身复制与传播的语用目的。  相似文献   

17.
周梅 《楚雄师专学报》2013,(8):34-37,41
汉语谐音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它普遍存在于汉民族的民风民俗和文学作品中。笔者试从汉语语音和汉语语义文化特质两个方面探讨汉语谐音的内部形式基础和转化机制。汉语谐音从形式上看是依据语音来延展的,亦即汉语语音是汉语谐音的形式基础;汉语谐音从内容上看是依据汉语语义的民族文化特质来进行“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转化的。  相似文献   

18.
汉语方言拟声造词法是汉语方言词组成方法的一种,用模拟声音创造出来的方言词除象声词外主要是名词.拟声造词法分单纯词造词法和合成词造词法两类.拟声造词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有取声为名、稚婴学语、拟声达义、禽言自呼等.  相似文献   

19.
六朝乐府诗对后世的影响,最主要的是使全国各地方言产生了特殊的谐音造词法:隐实示虚,设难成趣,使汉语有了数量众多的有智巧艺术性的词。此尚未有人论述,本文以南京方言为例做补空白而充分的论证。  相似文献   

20.
谐音衔接作为一种语篇衔接手段,可以分为“显性谐音衔接”和“隐性谐音衔接”两大类。文章运用从网络上收集.到的“杯具”及衍生的谐音流行语,对这两大类谐音衔接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谐音衔接在本质上是语义的,语音只是衔接的表层手段,深层目的是实现篇章的语义连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