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扈楠 《视听界》2008,(3):101
城市台传播范围有限,为应对央视、省台,以及报纸、广播、网络的竞争,城市台大行本土化策略,力图贴近当地受众以求得生存。尽管如此,观众和广告商仍不断流失。笔者认为,重构新媒体时代下城市台的竞争优势至为重要,可从分析顾客价值人手。  相似文献   

2.
一、城市电视台的竞争环境扫描目前,城市电视台面临的的竞争是全方位的:有来自电视行业内部的竞争,有来自广播的竞争,有来自平面媒体的竞争,有来自数宇电视和新媒体的竞争,还有来自国外的竞争.  相似文献   

3.
媒体融合背景下,城市广播要将自己建设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必须明晰办台思路,办好"应急广播",拉近受众距离,提升服务功能为城市广播影响力打造奠定基础;疏理组织架构,科学设置新媒体部门,打造"中央厨房","技术前置"为城市广播影响力打造创造条件;改造编播流程,节目编排强化"流媒体"特征,内容生产追求"复合型"输出,传播方式突出"聚合化"发力,为城市广播影响力打造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被称为第四媒体的因特网的飞速发展,使传统媒体之间的竞争更趋白热化。对于传播手段相对处于劣势的城市广播来说,一方面承受着来自报纸、电视、网络等优势媒体的冲击,一方面又承受着来自中央台、省台的压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找准自己的发展战略,是关系到城市广播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一、城市广播要围绕地域经济和地域文化做文章。以“接近”的优势吸引听众  相似文献   

5.
陈旻  秦婧 《声屏世界》2017,(6):19-21
当前,城市广播电视台不仅面对来自央视、 卫视及省级地面频道的竞争压力,也面临着新媒体的冲击.作为"立台之本"的新闻节目该如何以自身的"提质"来应对多重的"围攻"?本文作者以城市台的电视新闻节目作为考察对象,提出了城市台应借助自身与百姓最为贴近,与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最为贴近等优势,加强舆论引导力,通过把"硬"新闻"软着陆";重视"观众体验",满足受众信息与精神需求;重构生产流程,真正实现融媒体;创新载体,用技术创新引领电视发展等为路径的创优思路.  相似文献   

6.
全国城市台《华夏城市风景线》节目评奖总结表彰大会暨第三届全国《金话筒》奖研讨会,于1997年12月8-10日在深圳举行。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同向荣、广东省广播电视厅副厅长梁振快等有关领导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获奖节目主持人及部分台长、专家教授共m多人参加了会议’同向荣在会上作了《贯彻十五大精神,深化广播改革》的讲话,他说,我们发展到了一个“开门办广播,联合办节目”的新时代.这次全国几十个城市电台联办联播的烨夏城市风景线》节目,就是开门办广播、联合办节目的一个重要举动,这个方向值得提倡。因为一个白的能量、作用总有…  相似文献   

7.
面对新媒体的巨大竞争压力,传统广播主持人如何发挥自身综合优势,为平台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创新的方案,本文从城市台一线的实践出发,予以深入思索和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8.
周欣欣 《视听界》2012,(4):21-24
城市台作为我国电视市场多元竞争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经历了四级办台、有线电视大发展、无线有线合并以及集团化等多个发展阶段后,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独具特色的市场化道路。然而,在有限的受众注意力资源及广告资源不断被新媒体分流,在传统电视媒体的蛋糕不断缩小的情况下,困于一方的城市电视台,深深感受到了多方压力。本文借助CSM媒介研究所有调查城市的收视调查数据,从竞争环境、受众特征、节目竞争等角度,解读城市电视媒体之忧,探索媒介融合之下城市台的突破可能。  相似文献   

9.
在九十年代初期,热线加直播的出现,曾经创造了广播的辉煌,互动节目的出现,增加了听众的黏着度,专业化办台,使得节目更具有针对性,广播变成窄播,广告主的目标人群更加精准。但这些随着互联网的出现,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在这个媒体碎片化的时代,广播的优势不再彰显,在现代传播环境下,广播又回归到弱势媒体的时代,其实在新媒体时代到来之前,广播相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的诞生和普及给传统的传播理念造成了极大的颠覆。新媒体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信息的传播和获取途径,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变得更加简单和便捷。在全新的媒体传播趋势下,必须要加强对新媒体的研究和应用,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和价值,提升对台广播效果。文章就新媒体在对台广播中的应用及实践展开了分析和探讨,提出新媒体发展形势下对台广播的策略,并就新媒体与对台广播的协同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期增强对台广播的实际效果,并对相关方面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广播似乎成了广播人一个沉重的话题。说起广播,嗟叹者有之,充满信心者有之,为之奋斗者更大有人在。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这种心态在业内人士中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为什么存在这种状态,它的核心是广播的"弱势"论。是的,随着改革的深入,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地市级的广播电台,不仅面临着电视、报纸以及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而且还要承受着来自省级台越来越大的竞争  相似文献   

12.
广播有学吗?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广播人在想什么、做什么?广播学研讨如何推进广播在新媒体竞争格局下的生存与发展? 2010年11月,中央电台广播学会联手中国传媒大学召开第二届中国广播学研讨会,近90名来自国内外新闻院校和媒体机构的代表与会,就“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广播发展战略”总议题及相关分议题进行了充分研讨。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广播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摆在地方电台面前一个新课题就是地方电台今后怎么办?本文拟就省台与市台的差异化竞争与发展进行探讨。一、省台与市台同质化竞争的困局与出路当前,在同一个城市,省台、市台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过去,广播多以覆盖区域、行政等级作为依据选择内容制作播出节目,"广"而"泛",因此省、市电台在同一城市竞争时,当地市电台面向相对窄的受众群,相对好的接近性和灵活性,轻易就可以赢得较高的收听率,而省台则满足于全省老大的感觉。但近年来,广播类型化、专业化和特色化改革,省电台逐渐淡化行政区域色彩,开始以不同的听众群体对广播节目内容的  相似文献   

14.
县级广播电视台在新媒体环境下要获得长远发展,就需要结合市场形势加快资源整合,积极探索转型发展的新路径,才能更好地扩大影响力、提高综合竞争优势。本文对县级广播电视台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县级广播电视台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张昆 《传媒》2020,(10):32-33
昆明广播电视台一直致力于建设“西部一流、省会前列、全国先进”的广电传媒。节目信号覆盖以昆明行政区域为主,同时建有中国城市网络电视台(CUTV)昆明台。全台现办有6个电视频道和4套广播频率及台官网、无线昆明APP、K2阳光频道官方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全天总播出时长240小时。6个电视频道实行专业化、本土化、差异化、市场化定位和优势互补的策略,在节目形态多元化、栏目品牌营销化等多方面建立起自身鲜明的风格,确立了自身的竞争优势,打造出了《昆明新闻》《街头巷尾》《爱情36计》《动情帮你忙》等一系列名牌栏目。  相似文献   

16.
1983年,我国制定的"四级办电视"方针,即中央、省、市、县"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事业建设,这一方针使中国电视事业结构向多级办台转变。时至今日,全国电视台数量达上千座,区县级电视台更是数量庞大、结构冗杂,存在诸多发展瓶颈,加之数字新媒体应用的迅速扩张,使大多数区县级电视台面临挑战。在新的大媒体环境下,如何寻求区县级电视台的全新突破,如何与数字新媒体融合成为了摆脱窘境的关键。本文以海沧区广播电视台为例,结合本地区位优势、本土文化及对台特色,探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之道,旨在分析及解决区县级电视台的转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曹璐 《中国广播》2010,(11):16-19
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国情特色背景下。中国广播媒介亦处于新媒体时代媒介生态背景下的媒介转型。本次城市广播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探讨当代中国城市广播的发展与变革,体现了城市广播决策层对当代城市广播发展的战略思考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技术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并对广播行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为了应对新媒体背景下的激烈竞争与挑战,广播这种传统的媒体需要转变自身的发展思路,以更好地实现自身的良性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在广播行业中,广播记者的转型是决定广播行业转型的关键,使广播能够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本文就广播记者在新媒体背景下的角色转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构成传统电视的核心要素,如人才、品牌、内容、版权、收视、广告等面临全面危机,对城市台来说,更是形势严峻、危机重重,如果不能强化员工的危机意识、进行多方面的危机教育,城市台的发展岌岌可危。本文以中山广播电视台为例,分析危机教育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和相应对策,希望电视从业者时刻保持危机感,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奋发有为。  相似文献   

20.
刘洪涛 《新闻采编》2006,(3):21-21,26
城市广播如何发展,许多电台正在改革与创新,在频率资源紧缺的条件下,“市场细分、听众细分、功率趋小,对象分明”已成为广播发展的趋势,城市广播向小型化转变已成为事实。笔者认为应在确立大台权威的基础上,多办小功率同频覆盖播出的特色电台,满足城市听众的收听要求。小功率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