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时下,一提到公开课,便千夫所指,“演戏”、“作秀”诸如此类的词汇竟成了公开课的代名词。尽管如此,从全国到地方,每个层次的竞赛课、观摩课、研究课依然如火如荼。只要哪个地方有公开教学,教师们就会不远千里,趋之若鹜,争先恐后地报名参与。笔作为一名从公开课中成长起来的青年教师,很想替公开课说几句公道话。  相似文献   

2.
裘老师:你来信说,为了这次省级公开课的“成功”,领导和老师们都在“运筹帷幄”,你也在“秣马厉兵”,争取把“百家争鸣”融于一课之中。可是,反复的试讲折腾得你近乎失去了自信,因为每一次试讲后,你的课总被“挑剔”得“体无完肤”。你说,为了顺利地抵达彼岸,公开课的战船必须驶上“安全”的航道……我理解你的心情。课被“挑剔”得“体无完肤”,心里难免不是滋味。但你不要失却自信,要辩证地看待“挑剔”,智慧地转化“挑剔”。下面的故事也许能带给你一些启迪。从前,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毕,他拿到市场上去展出,旁边…  相似文献   

3.
有不少青年教师语文基础很好,备课也很认真。但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语文备课的奧秘究竟在哪里?这里谈两点体会,供青年同行们参考。 一、从思想上必须明确:“备课”绝不仅是抄教参,写教案,也不仅仅是去“分析课文”,最要  相似文献   

4.
公开课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它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就如磨刀石,可以让你快速地磨出锋利的"宝剑";也似拐仗,可以帮助你,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成长;又像舞台,可以让你展示风采、实现自我价值;也是明镜,可以照见自己的不足,使你日趋完善和成熟。所以,上好公开课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必须在思想上重视,在行动中体现,把上好每一节公开课当作进步的阶梯。那么,如何才能上好小学音乐公开课呢?通过这几年的  相似文献   

5.
初三后期的一堂作文评讲课实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写在这次公开课前】称这次公开课为“刀尖上的一次舞蹈”,原因有一:一是这段日子正是公开课遭受“诟病”的多事之秋,大大小小的语报刊们似乎正联合起来炮轰“公开课”。青年教师“一课成名”自然早被抨击得一无是处.甚至连教学大师们的“示范课…研究课”等等也正遭受质疑。但中国的现实向来如此,不管理论如何肆无忌惮漫天飞舞,老百姓们还得自过自的柴米油盐的普通日子。就像中国的校园,虽然无数血气方刚的“改革”们哇啦哇啦叫嚷着在西方发达国家根本没有“公开课”一说,但中国的校长们是不会搭理这些前卫喧嚣的时髦理论的。我敢说,公开课、竞赛课、示范课、研究课绝不会淡出中国校园。这是理论不能支配而必须靠国情来决定的中国教育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6.
公开课上中学生紧张心理浅析天津市宁河县芦台一中李天嵩和普通课不同,公开课上中学生的心理是十分复杂的,而其中表现最明显且带有共性的心理现象便是紧张。在被调查的某县城中学300名学生中,公开课上“特别紧张”的占35%;“很紧张”的占40%,“比较紧张”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指导了不少青年教师在省内外开设各种类型的公开课。2010年11月,我指导一位教师参加福建省首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并获得了省一等奖,这促使我不断地思考怎样的课才算得上优质课,上好优质课的奥秘在哪里?哪些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和心智发展特点的内容需要我们去解密呢?我  相似文献   

8.
宋玮 《内蒙古教育》2012,(20):75-76
对于青年教师来说,上好一节公开课既是挑战又是学习:说它是挑战,因为公开课不同于我们平时的常态课,它要求我们把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和能力融合在一起,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但我更倾向于后者,把它视作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每上完一节公开课,仿佛完成一次蜕变,尽管过程很痛苦,但换来的是突飞猛进的成长。在工作的两年中,我也承担了学校的一些公开课。起初,在刚刚得知自己要上公开课时,特别紧张,简直就是寝食难安;慢  相似文献   

9.
青年教师刚出大学大门时,有着大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可踏上平凡的教坛之后,心理往往失衡。待遇低,地位低,工资只够吃饭,无法进行交往。更重要的是,“就这样窝囊地当一辈子教师”的困惑象巨石一样压着青年教师的心。于是,有些干脆“跳槽”;有些还想当教师,但要到南方发达地区去当,反正在内地要受许多“窝囊气”,“还是特区好”。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公开课这一活动形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和青睐,对公开课大加褒奖之辞的有之,当然对公开课进行指责甚至声讨的也有之。面对如此众多的“反思”,我觉得过分地美化公开课固然不对,但一味地否定公开课更是不妥。在此,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与同行们切磋、探讨,以还公开课一个公道。  相似文献   

11.
在一次送教下乡的活动中,有位教师这样问我:"你的这节课确实上得很精彩,但我很想知道,你平时也是这样上课的吗?"确实,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每天少则两节课,多则四五节课,再加上其他的与教学有关的活动,如果每节课都像准备公开课那样去准备的话,精力肯定是不够的,但我认为,只要自己做个"有心人",不断地给自己下达准备上公开课的任务,哪怕没有老师听课也要达到公开课的水平和质量,这样,时时给自己加压,才会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2.
<正>上公开课是每一位教师教学生涯中都会遇到的事情。青年教师凭着公开课可以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时还可以让同行提出宝贵的建议,以提高教学水平;老教师可以向年轻教师展示自己的教学,供同行学习。那么,到底如何来上好一堂公开课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上好公开课。  相似文献   

13.
<正>笔者学校青年教师"一人一课"工作已经连续开展多年,即青年教师每学期每人向全校教师开设一节公开课,此项工作很好地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根据学校规定,开学初,笔者要向全校教师开设一节公开课。本着"常态化,真实化"的思想,笔者按照教学计划上的进度开设一节武术课,笔者没有因为追求课堂"有序、有效",而提前在上课班级"磨课、修课",仅告知学生"下节课,我们班级要开设公开课"。真实地讲,笔者对这节公开课没有太大期望,  相似文献   

14.
黄琼 《幼儿教育》2002,(9):28-28
“徐老师的妙计”所叙之事,在公开教研活动中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下面我想从这一事件所提供的一些关键词——“公开课”“活动效果”“小捣蛋”,来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幼教同行们一起进行“现场”的教学研究。一、“公开课”——如何理解教研活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裘老师:你来信说,“为了这次省级公开课的‘成功’,领导和老师们都在‘运筹帷幄’,你也在‘秣马厉兵’。争取把‘百家争鸣’融与一课之中,可是反复地试讲折腾得你近乎失去了自信,因为每一次试讲后,总被‘挑剔’得‘体无完肤’。为了顺利地抵达彼岸,你公开课的战船必须驶上‘安全’的航道……你问我对此有何看法?”首先,我羡慕你的造化。二十岁刚出头就拥有了上省级公开课的机会,且有那么多“贵人”相助。你尤当珍视。其次,我理解你的心情。课“总被‘挑剔’得‘体无完肤’”,心里难免不是滋味。但不要失却自信,要辩证地看待“挑剔”,智慧地…  相似文献   

16.
笔者听过一些教师的好课,写点东西用着的时候,会去找执教老师,想把那些细节找回来,然而,教师却早忘了。当时教师临场的“火花”,学生的精彩闪光点,竟没有一点痕迹留存在执教者的心里,有的连当时打印教案也没留存。我很遗憾,当然遗憾的不仅仅是找不到这些有用的教学细节,也正好验证了长时间的一个困惑,为什么有的教师有时课讲得很好,但有时却不怎么样,公开课能上演精彩,随堂课却会“砸锅”,确实在教学上没有用够“心”,只是当任务完成而已。这就是素质不错的教师进步不大的原因之一。我们成天泡在教学里的教师,遇到的精彩的东西肯定不会少,遗…  相似文献   

17.
语文公开课开展得十分红火,但热闹背后存在着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形式主义之风盛行,有“表演课”之嫌疑;众多的语文课“得意忘言”又似思想品德课;教师以“尖子生”为中心,有走过场之实……公开课失去了它的本真,使许多奔着学习的目的来的教师,特别是一些青年教师深受其害。公开课不能忘记教学的根本目的,唯有真实、朴实、踏实、平实才是公开课的生命。  相似文献   

18.
一节课的收尾,越来越被老师们重视。因为人的心理往往对最近、最新发生的事件印象特别深刻。尤其在一些公开课上,越来越多的教师追寻一种新颖的、能吸引人眼球的课堂结尾。于是,老师绞尽脑汁、使尽招术,花样不断翻新,令人眼前一亮。不过静心一想,难免眉头一皱。现列举常见的课堂收尾种种:虚晃一枪———脱逃式阅读完课文《在大海中永生》,学生被邓小平伟大的人格、卓越的成就震撼了。老师包含深情地说:“此刻,你想对邓爷爷说什么呢?”学生纷纷举手表露心中的感想:“邓爷爷,你真伟大!”;“邓爷爷,你是我们中国人民的骄傲!”;“邓爷爷,你真了…  相似文献   

19.
“一课成功,笑傲教坛”。多少教师因为一课成功而一举成名,“春风得意马蹄疾”,各种荣誉纷至沓来,教而优则仕;而又有多少教师因为一课“失利”而备受冷落,从此一蹶不振,郁郁寡欢。为了上好公开课,多少教师孜孜以求,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为伊消得人憔悴”。为了上好公开课,取悦于听课者,许多教师片面地追求多变的形式、花哨的结构,课堂上各种媒体一应俱全,十八般兵器“齐上阵”,把课堂教学当成一件工艺品,但却是绣花枕头,华而不实,哗众取宠。如此花哨的包装,虽是教师精品之作,但学生有如走马观花,惊叹之余望尘莫及,能吸收的“养分”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20.
公开课是相对传统常规课而言的一种教学示范课,是教师间进行交流学习,展示教师个人教学水平的重要平台。因此,教师应重视公开课的开展与实施,历史科目的公开示范课更是如此。上好历史公开课对历史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