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力伟  张丽华 《体育世界》2011,(10):119-120
体育游戏是从游戏中发展和派生出来的,是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具有鲜明的教育学意义的运动项目。本文从教育学和体育学的角度,阐述了体育游戏的内涵特征,论述了体育游戏的功能和教育优势,旨在提高人们对体育游戏这一多元多功能的快乐体验的教育形式的认识,从而将它合理而巧妙地运用于体育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体育院校开设轮滑课程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滑运动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深受不同层次学生的喜爱并且具有较高的教育与锻炼价值的运动,尤其是近几年,轮滑运动迅速蔓延起来,鉴于轮滑运动有其独特的健身和娱乐功能,好多大中小学都开始开设轮滑课,而专门性体育院校开设轮滑课的却很少。因此,作为专门培养体育师资的体育院校来说,开设轮滑课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3.
论体操的功能衍变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体操运动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论述了体操的功能衍变过程。认为军事训练、教育手段和社会健身是体操的三大主要功能,并对各功能的衍变过程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体操在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发展趋势:军事训练功能退化,教育功能在弱化,社会健身功能在中国当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将发挥主要作用。并对如何发挥其社会健身功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运动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等研究方法,对轮滑运动的发展历史和健身价值进行分析。认为轮滑运动具有观赏性强、刺激性大、娱乐性广等特点,并具有一定的健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符合奥运会的选项要求。对轮滑进入奥运会的可行性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轮滑运动对大学生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分析其变化趋势及特点,为科学的健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选取吉林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轮滑专项30名大学生与运动人体科学学院人体专业30名大学生,通过心功能测试、最大摄氧量间接测试身体成分测定作对比,了解轮滑运动对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并将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轮滑运动对大学生的腰臀比、心功能指数和最大摄氧量指标与人体专业学生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轮滑运动专项学生的身高、体重、脂肪百分比和安静时的心率与人体专业的学生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轮滑运动对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心肺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尤其是对心功能指数的提高极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研究方法,对轮滑运动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基础等方面进行理论阐述。认为轮滑运动具有一定的健身价值、社会价值和可观的经济效益。目的是为了正确指导人们积极开展和参加这项健身运动,以进一步提高全民健身功效。  相似文献   

7.
高校轮滑体育教学课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滑运动是一项集健身、娱乐和观赏性于一体的体育项目。它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故深受学生的喜爱。目前已有不少高校开设轮滑教学课。通过对我校轮滑技术教学的实验研究发现:多媒体技术在轮滑教学上的运用,对丰富授课内容、增加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查阅大量相关学术论文,结合本专业所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访谈等方法介绍了中老人心肺功能的一些常识,从生理角度分析了扭秧歌对中老年人心肺功能的影响,并提倡在社区中合理具体的开展此项运动,以提高中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并为其他健身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轮滑教学中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轮滑运动是一项融健身、竞技、娱乐、趣味、技巧、休闲、惊险和刺激于一体的运动项目,受到全世界青少年和儿童的喜爱。它能有效地改善和提高运动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提高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内脏器官的功能。全面提高和综合发展人体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性、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能力等各方面素质。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各关节的灵活性,对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积极果断的判断能力和集体主义的道德风尚以及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体操运动的起源及健身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体操的起源谈起,从体操的健身功能扩展,通过竞技体操和大众健美操对比说明基础普及和提高的哲学关系,着重指出体操在发展中必须注意健身功能的开发,才能保证体操运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速度轮滑作为一种体育竞技项目,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影响了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有的教学地位.教学实践表明,速度轮滑教学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能增强体魄、活跃业余生活,缓解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提高竞争的意识;高校开设速度轮滑课程能增加体育教学的场地,促进体育教师一专多能,提高体育教学的器材多样化,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对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内容、方法和手段具有优化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与发展,人们越来越强调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提倡学习的自我调控,这对于高校轮滑教学来讲,既是新思路又是新挑战。在体育教学中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高校体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学生内驱角度出发,探讨在轮滑教学实践中,自我效能感对学生行为、态度、情绪等方面的影响,并依据自我效能理论,在轮滑教学的内容安排、目标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和学习氛围营造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为高校轮滑教学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普通高等院校轮滑课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颜东  张建国 《冰雪运动》2007,29(4):58-59,68
轮滑运动是一项深受大学生喜爱并且具有较高的教育与锻炼价值的运动。为促进这一新兴的体育项目在河南省高校的开展及普及,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据统计法等对河南省高校开展轮滑课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河南省高校轮滑课的开展不容乐观的现状。并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认真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引进专业教练积极营造轮滑活动氛围等一系列有利于进一步开设轮滑课的对策,旨在为河南省高校轮滑课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通过对体育游戏特征的分析,阐述了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为中学体育教师合理运用体育游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坚持”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黑龙江省高校轮滑课程目标设定、内容选择、课程设置、师资条件、场地器材的现状,总结黑龙江省高校轮滑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利用和开发学校体育资源,有效推进高校轮滑运动有效途径,旨在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使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6.
哈尔滨市高校轮滑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靡全球的轮滑运动,广泛受到年轻人和在校大学生们的青睐。为使轮滑运动在哈尔滨市高校中更好更快地发展,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哈尔滨市高校轮滑运动开展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哈尔滨市高校轮滑运动的开展存在教师结构不够合理、教学设计不够创新、课教学条件不尽完善等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师资水平、深化轮滑教学改革、加强轮滑场馆建设、营造课外活动氛围等应对措施,为更好地促进轮滑运动在高校中的进一步普及与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轮滑运动是一项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它融娱乐性和健身性于一体,不受场地、气候等条件的影响,有益于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从事轮滑的练习能够在心理上和生理上得到很好的锻炼。正因为轮滑运动充分体现了健康与活力的结合,所以深受青少年们的喜爱,将轮滑运动列入五年制高等学校体育教学课程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校利用轮滑提高速滑课教学效果探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尹威 《冰雪运动》2008,30(4):87-89
分析了当前北方高校完成滑冰教学任务的限制因素,针对北方普通高校大多数滑冰场建在室外,暖冬气温对上冰时间长短影响较大,使得速度滑冰教学任务受到影响这一现象,认为应合理安排秋冬季教学内容,秋季教学安排轮滑课教学内容;利用轮滑打好速滑课非冰期陆地学生身体素质、技术基础;应用CAI课件创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运用滑冰与轮滑相关性、迁移性教学,使北方普通高校在较短的冰期内高效率地完成速度滑冰课教学任务,提高速度滑冰课教学效果;建议把利用轮滑提高速度滑冰课教学效果纳入速滑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轮滑项目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轮滑运动是一项受到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在社会和普通高校中得到普遍开展,但轮滑活动的过程中运动损伤发生的几率相对较高,严重影响轮滑运动的开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轮滑活动中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和损伤部位,为高校轮滑运动的教学、训练、课外活动以及全民健身活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轮滑课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克服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勇 《冰雪运动》2007,29(6):38-40
通过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认为轮滑教学中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意志品质差,轮滑动作难度和动作危险性大,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不符合学生的实际等是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优化课堂教学氛围等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对策,以提高轮滑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