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和一项基本任务。联系语文教学实践,本文试图就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问题谈几点看法。把握教材是创新的基础条件语文是语言文字的载体,语文教材则是语文教学的载体。要实现语文教学的创新,离不开语文教材,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要在不同的课文中善于把握作者的语言特征和运用语言的特色,把握教材的系统化民整体性,从语文教学的创新需要出发,深入钻研教材中的语言现象,准…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就应该加强系统训练。教师应该钻教学大纲和语文教材,把握语文教材体系,在教学中加以体现。  相似文献   

3.
丁云能 《学语文》2011,(1):28-29
一、理解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理论.把握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语文教材价值的实现.体现在语文课堂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之中,这一活动过程实现的是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谈谈语文课本中的目录教学湖北长阳教研室翟生明目录,是正文前列出的篇章名目,它是教材的组成部分。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把教学目录作为语文教学的第一课。学好了目录,语文教学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它对于学生粗知全册教材内容,激发学生阅读教材的兴趣,明确教学要...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材为语文教学提供材料,语文教材设计对语文教学具有一定启示作用。基于现代课程论下的动态教材观、整体教材观和语文教材的特点与功能,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确定语文教材选文的教学价值,充分发挥教材选文用于学生对话与建构的教学价值,立体融合三维目标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在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教材,顾名思义,教学之材料,既是教师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组织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最重要的载体,又是教师与学生、课程标准与教学实践活动之间的中介。作为中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形成语文素养的最重要的凭借——语文教材无疑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综观当下的语文教学,对语文教材处理的错误做法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材是最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能否正确处理语文教材对语文素养的形成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评价制度的不合理与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提高是教材处理错误的主要原因。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理清教学思路,编写合理的教学方案,注重训练和学生的反馈是正确处理语文教材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美育功能就是审美教育功能,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主要来源于语文教材,依托于语文教材。汉字在音、形、义上都有很强的审美价值。语文教材中有三分之二的文章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历来是审美活动的主要客体之一。文学作品具有广泛性和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语文教材在美学上属于艺术美的范畴,其审美观具有直接性,教材内容作为一个审美观体是多样化的。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重视和挖掘教材的美育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清池 《广西教育》2006,(4A):34-34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语文教学的回归。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以教材为载体又不拘泥于教材,引领学生从课文走进祖国灿烂的文化,让学生沐浴在大语文的海洋里,深感其无穷的魅力,并吸引着学生去自主探究,使语文课充满了活力。  相似文献   

10.
把语文教材拉近生活的教学尝试河南淅川县第二高中侯克学十几年来语文教法的探讨越来越丰富多彩,语文教材的编排越来越趋于合理。但是无论从城市中学到农村中学的学生却觉得语文学习越来越狭隘;语文教材越来越远离活生生的现实,学生对语文学习和语文教材愈加疏远和排斥...  相似文献   

11.
林海燕 《成才之路》2023,(10):133-136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师往往以教材划分的课时为单位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会导致教学内容之间彼此孤立,学生的知识体系呈碎片化。而将教学设计转变为具有整体性的“大单元”形式可以有效改变这种不足,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对语文知识形成整体性认知。文章基于语文大单元精准教学经验,论述语文大单元教学意义,分析语文教材对于大单元教学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对大单元精准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以期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是中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就目前中专选用的语文教材来看,针对性较强,难易适度,比较适合中专阶段的语文教学,适合学生的语文基础。一些学校还根据其专业特点对教材做了一些拓宽和删减,使语文教学进一步贴近学生、贴近专业,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中专语文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中专语文教师教学方法、手段单一,教学模式比较传统,创新意识不强。  相似文献   

13.
哈小健 《湖南教育》2002,(13):25-25
语文学科的人文特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对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要作用。语文教学中有非常丰富的人格教育因素: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比之其它教材有得天独厚的育人因素,能陶冶人的情操;语文教学中的伦理、道德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格中的伦理结构;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格中的审美结构……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既是发展人的个性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自身的需要,离开了人的情意开发,语文能力的培养不可能真正实现。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必须加强学生人格教育。第一,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是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中国…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师的教材使用观深刻影响着语文教学和学生语文能力的养成,目前语文教师的教材使用观不够科学,经常把教材当作练习册或读本,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突出语文教材的校本化,时刻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线的教材使用观是语文教师走出教学泥潭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教学是动态三维立体模式,由客观教材、主体学生和主导教师有机统一而成。教师教的对象是学生,学生学的对象是前人语文实践经验。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语文教材始终处在被用于教学的客体位置上。客体依赖主体和主导产生作用,实现其价值。客体价值的实现,归根结底是教学主体性和主导性的实现。因此,语文教学整个立体模式成立的动因,是教学主体性和主导性的实现,而语文教学主导性同主体性的最佳结合则是其中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面对中职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缺失,学生语文基础逐年下降,语文教学所处的困境,我们从教学观念、目标设定、教材整合、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作出思考与改革。以此来改变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给中职语文教学带来生机。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师应具备纯正审美品位并在语文教学中表现其审美能力。才能构建教材、教师和学生三足和谐的语文天地,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提高语文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8.
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教材山东刘凤英我们常说,小学语文教材是进行语文教学的主要凭借。对这句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教材是“课程计划”、“教学大纲”的具体化。也可以说,小学语文教学就是借助教材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或者说,它是语文教师在本学科...  相似文献   

19.
袁昆 《教师博览》2023,(3):57-58
最新的部编版教材注重语文要素以及人文主题的双线并进,不仅保留了老版教材中的优秀内容,还满足了守正创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部编版教材中语文要素的落实,需要融入每一堂课的教学环节中,不断革新自身的教学观念,灵活地使用各种方式。教师要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整合多种教学手段,重视实践,将语文要素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使得学生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的启示兰州市八中张爱武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学方法论的总原则是:教材是例子,通过指导学生精读教材,养成独立阅读写作的习惯和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用。叶老从语文教学的性质出发,教导我们对国文教学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就效果讲,精读是准备,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