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国的人民的新闻事业,是在革命战争中诞生和成长起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的新闻事业进入了社会主义的新的发展阶段。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人民的新闻事业空前发展的局面。报纸 1950年,全国共有各类报纸205种,全年累计印数4亿多一点,当时全国人口5亿多,人均一年还读不到一份报纸。目前,全国共有报纸1500多种,全年累计印数达200多亿份,全国人口11亿,人均年占有报纸近20份。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各种专业报刊蓬勃兴起,平均每两天就有一份新的报纸出版。历史  相似文献   

2.
建国50年来,中国地市报新闻事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地市报纸如雨后春笋一般破土而出,从1980年1月到1989年底短短十年时间,全国新发展地市党委机关报约120家,总数达到280多家,到目前全国地市报纸已发展到325家。回顾地市报所走过的50年历程,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20年中,地市报新闻事业发展有以下6个方面特色。  相似文献   

3.
报纸事业 新疆新闻事业的建设始终十分重视多民族的特点,使多民族文字的报纸共同发展。1949年12月6日,中共中央新疆分局机关报《新疆日报》汉文版创刊以后,接着于1950年元旦创办了维吾尔和哈萨克文版,同年8月1日又创办了蒙古文版。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后,《新疆日报》即成为自治区党委机关报,4种文版的期发量从创刊初期的1.6万多份上升到3.6万多份。1950年,中共南疆区委和南疆行署在维吾尔族聚居的喀什创办了《天南日报》(今《喀什日报》的前身)维吾尔文版。1953年9月1日又创办了汉文版。1950年元月,中共伊犁区委和伊犁行署在哈萨克族居住较集中的伊宁创办了《伊犁日报》哈萨克和维吾尔文版,1957年10月1日又创办汉文版。自治区大多数地、州领导机关在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期陆续创办了多种民族文字的机关报。“文化大革命”中这些报刊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多数停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报纸事业迅速恢复和发展,到1994年,16个地州市全都恢复了创办机关报(其中《吐鲁番报》是1987年批准,1988年元旦创刊)。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委员会机关报是《新疆军垦报》,师级机关报有《石河子报》、《绿原报》、《准噶尔时报》、《伊犁垦区报》、《奎屯晨报》等。《新疆日报》4种文版的期发量近20万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和首都新闻学会受有关部门委托,于去年初开始对全国1985年3月1日之前的报纸进行了“统一表格、通讯方式”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八十年代,我国报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去年三月一日前创刊的报纸共2192家,报社从业人员103,332人,去年二月期发总数为2亿零722万余份。经省委和省府以上机关批准、注册的1776家报纸中,1950年前创刊的108家,占6.1%;而1980年后创刊的达1008家,占56.8%,现在  相似文献   

5.
陈绚 《新闻前哨》2014,(9):87-88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新闻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1950年,全国(不包括台湾省,下同)通过邮局发行的报纸有140种,每期发行总数230万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1月1日成立新闻总署,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一个部门,根据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于1949年11月1日成立.  相似文献   

6.
台湾新闻事业的发展经历了曲折道路。1949年国民党政府迁台以后,长期实行戒严统治,限制报纸登记证和报纸发行纸张,对大陆资讯严加管制。这种“报禁”直到1987年7月才除解。几年来,台湾新闻事业有了较快地发展,报纸的数量由“报禁”时的31家增加到140余家。据台湾“新闻局”1990年底统计,台湾报纸发行总数达到600万份,平均每三人一份,已接近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设备先进人员年轻台湾的主要报纸非常重视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加速作业自动化进程。我们在《联合报》和《中国时报》编辑中心大厅看到,大约有400人同时在一个约一千多平方米的大平  相似文献   

7.
所谓“媒介大战”是指近两年来国内大众传播媒介竞争蜂起的局势。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全国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大潮。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和实践,成为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纷纷介入激烈竞争的宏观背景。短短的几年时间,我国大众传媒的发展是惊人的。首先是大众传播界的媒介新成员迅速增多。据统计,1978年,我国拥有报纸总数为186种;1992年底,我国拥有的报纸总数为1775种,发行量已达1.7亿份。其中,1992年上半年全国报纸总数比1991年同期增长7.3%,平均每三天就有一种新报诞生。1979年,我国仅有广播电台93座。到1991年,全国已有666座广播电台。92年到93年初各地各种专业电台,如“经济台”、“交通台”、“新闻台”、“文  相似文献   

8.
1935年10月,复旦大学新闻系举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世界报纸展览会”。舒宗侨同志曾撰文介绍这次展览会并谓:“这是我国新闻史上仅有的一次世界报纸展览,也是继1928年德国科隆、万国新闻博览会后唯一的世界性报展”。(见《世界新闻事业》1980年第2期第14页)其实我国还有过一次世界报展。那是四年以后,1939年10月9、10两天,重庆中央政治学校新闻系举办了“世界报纸杂志展览会”。展出了来自30个国家的报纸500多种,杂志400多种。其  相似文献   

9.
受众多,是新闻语言的一个突出特点。这个特点是由新闻媒介系大众传播工具决定的。在美国,大约85%的家庭有报纸,98%的家庭有收音机,95%的家庭有电视机。(见[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传播学概论》第169页,新华出版社1984年9月版。)新闻媒介已相当普及。我国报纸、广播、电视,从人均占有量和覆盖率来说,落后于发达国家,但从建国40年的情况看,发展也是很快的。据1987年《中国新闻年鉴》提供的材料,1986年全国报纸增至2342家,其中邮发报纸984家,期总发数为20722万份。报纸的总数和期发总数,分别为建国初期报纸总数和期发数的16.72倍、63.79倍。各种报纸的平均密度为7.03人有一份报  相似文献   

10.
沈沣 《新闻与写作》2004,(3):39-40,48
漫画是报刊的传统内容。在美国,“花生”漫画的历史比猫王、披头士乐队还要悠久。从1950年10月2月,第一期“花生”漫画在7家美国报纸上刊载,到2000年漫画作者查尔斯·舒尔茨去世,史努比这只小狗在75个国家超过2600家报纸上露过面。而在中国,“三毛流浪记”从1947年6月15日开始在  相似文献   

11.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和自治区记协联合举办的新疆首届“双十佳优秀报纸”评比活动揭晓,10种汉文报和10种民文报分别获得“优秀报纸”称号。在此,我代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向获奖的报纸和报社的全体工作人员表示热烈祝贺。 改革开放17年来,自治区的新闻事业和全国的新闻事业一样,获得了巨大的发展。1978年以前,自治区公开发行的报纸只有37种,而且大部分是党委机关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报纸的数量增加,目前已发展到87家,报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形成以党委机关报为中心,包括经济类、信息类、科技类、政法类、生活服务类的多层次、多品种的报业结构;办报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许多报纸已受到各族读者的喜爱。这次评优活动,就是对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报业发展水平的一次大测评、大检阅。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七六年至一九八六年,是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无论从数量和规模上看,还是从质量和内容上看,新闻事业均达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水平。请看下面一组数字: 据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底统计,全国各类报纸已发展到一千五百六十九种(加上实际存在的各种小报已达二千五百余种),比一九七六年底的二百三十六种增加了百分之五百六十五,比“文革”前的一九六六年的四百一十三种,也增加了百分之二百八十;全国的广播电台已发展到一百六十一座,比一九七六年的八十九座增加百分之八十一,比一九六六年的八十七座增加百分之八十五;全国的电视台已发展到一百零四座,比一九七六年的三十二座增加了百分之二百二十五,比一九六六年的十二座增加了百分之七百六十七。(注) 十年来新闻工作在改革中取得了长足的进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方汉奇教授最近在一家报纸上发表题为《十四大以来的中国新闻事业》的文章说,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以来,继1983至1985年的那次高潮之后,出现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办报活动的第二个高潮。这一年多平均每两天半增加一家报纸,每两天增加一家期刊。目前全国已有近1800种报纸和7000种期刊。报纸种类是1978年的10倍。广播电台达500座,电视台达614座,有线电视台从无到有,已建立500座。这是中国历史上新闻事业空前繁荣的一个时期。 文章进一步分析,在大发展的同时,这一时期的中国新闻事业也出现了许多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关于人民的报纸,在上一次新闻训练班上已经讲过一次,不过现在关于这个问题有了新的发展,新的内容,需要更加充实。所谓人民的报纸,是新闻工作的一种新的观念。那么为什么要用“人民的报纸”这名词,而不用人民的新闻事业这名词呢?因为新闻事业里,报纸是主要的部分。把毛泽东思想贯穿到新闻事业中,在基础上、原则上,与旧的新闻事业是不同的。不同的地方,是看这个报纸是为什么人的,是属于什么人的,  相似文献   

15.
我们党历来把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看作是整个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分重视和关心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发展。全国解放以后,党根据少数民族人民的需要,除在中央和有关省、市、自治区创办民族语广播外,还创办了十多种文版的80多家省、地、县级少数民族文字报纸,并明确规定少数民族文字报纸同当地的汉文报纸一样是党委的机关报,强调少数民族文字报纸要为广大少数民族人民服务。1980年《全国少数民族文字报纸座谈会纪要》进  相似文献   

16.
第二届全国地市报纸好新闻评选于1988年9月27日在首都揭晓,参加定评的专家、学者一致赞扬:“这次参加评选的作品水平比上届有了普遍提高,而且作品质量整齐。”“第三世界”的崛起在今年第九辑全国好新闻评选中,全国地市报纸入选了11篇,占全国报纸入选作品总数的10%,按全国报纸总数与全国地市报纸总数计算,地市报纸入选作品的平均数与全国其它报纸入选作品的平均数基本打成平局;从入选作品等级来看,地市报纸入选二等奖以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广泛谈论“银发产业”之时,“银发报业”在我国已经悄然崛起。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创办老年类报纸33家,发行总量超过300万份,全国平均每40位老人即拥有一份老年类报纸。 据全国老龄新闻研讨会介绍,近10多年来,我国老年新闻事业发展十分迅速。1984年我国第一家老年报《老人报》在广州市诞生,目前,除全国性报纸《中国老年报》之外,大多数省、区、市皆创办了老年类报纸,其中公开发行21家。同时,我国还有各类老年刊物20余家,不少全国性和地方性报纸也开辟了如“夕阳红”、“银潮”、“老年园地”等老年新闻专…  相似文献   

18.
伊拉克的新闻事业在阿拉伯世界中历史较为悠久。1869年,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便出现了第一家现代报纸《朝拉报》。《朝拉报》用阿拉伯文和土耳其文出版,在其存在的49年里共出版了2600多期。到本世纪20年代伊拉克独立前夕,已有约70家报纸。独立后各种报纸发展到150家。1936年,伊拉克建立了广播电台。1956年,建立电视台。1958年革命后,政府加强对新闻事业的控制。1958年全国有报纸68家,至1962年,在首都巴  相似文献   

19.
信息窗     
20世纪中国三大媒体发展概况报纸 世纪初的1901年只有125家,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时,报纸总数是628家。在此后22年的国民党统治时期,全国报纸的总数徘徊在1000种左右,最多的一年是1936年,一度达到1503家。新中国成立后,改变了原来的报业架构,建立了以中国共产党各级党报为主的报业体系。1950年全国专区以上报纸的总数为179家,1952年为276家,1955年为392家,这是建国初期的情况。此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逐年递增,1960年一度达到1274家。“文化大革命”中,报纸…  相似文献   

20.
据《新闻出版报》在向国庆五十周年献礼的报道中说,到1998年,我国报纸总数已达到2053种,从业人员达55万人之多。这则信息,反映了我国新闻事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可喜景象,可又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一个十分值得思考的问题,那就是如此庞大的新闻队伍,如此众多的报纸种类,各自的“产品”如何定位,市场如何选择?这是市场经济逐步渗透各行各业而产生的必解之题。报纸作为一种特殊“产品”,同样面临着市场的检验和读者的选择。没有市场的报纸,生存的危机将不可避免。因此,给自己的“产品”选准市场,定好位置,是新闻媒体迈向21世纪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