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书宣传是出版工作的重要一环 从出版的全过程看,除编、印、发外,图书宣传也是重要的环节。出版社生产了图书,送到读者手中,获得社会的肯定,才算真正完成了出版任务。出版社不仅是图书的生产者,还是图书的宣传推广者,图书宣传是出版社为读者服务,加强出版者与读者联系的重要手段,它不仅与发行工作密不可分,而且贯穿编辑出版过程始终,典型的事例可举方鸣先生策划的《东方书林之旅丛书》,它包括  相似文献   

2.
一、市场记录在图书编辑工作中的作用  所谓市场记录 ,是近期在相关因素作用下同类或相近的图书在市场的销量或某个作者近期作品的市场表现。它主要存在于图书的版权页和大众传媒的图书销售榜中。市场记录的公开传播很重要 ,只有这样 ,其他出版单位的编辑才能够合法而自由地使用。市场记录在图书编辑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主要有三 :作用一是为图书编辑进行市场营销提供决策依据。图书出版业的“市场营销 ,是一个从产品策划到市场运行的全过程 ,按照图书出版的流程 ,就是编、印、发 ,营销应该贯穿编、印、发全过程”[1] 。图书“营销的重点在编…  相似文献   

3.
图书发行作为图书商品大生产中的流通环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在编、印、发等诸环节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我国新闻出版业十几年的改革经验表明,图书发行工作滞后,不仅导致图书生产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还会严重制约编、印、物诸环节的发展,图书发行机制的僵化,必然导致出版物生产的萎缩。我国出版改革中,历来把图书发行改革列居重要地位,从实际情况看,出版改革也是从发行体制改革开始的。  相似文献   

4.
耿晓鹏 《出版广角》2012,(10):61-63
20世纪80年代,我国图书出版业开始转型,然而,计划经济体制下以"编、印、发"为基本环节的图书出版业在市场化进程中活力不足。在这种产业转型背景下,民营图书出版业出现并首先进入图书发行环节,尔后活跃于发行环节的一些民营书商适时渗透到出版产业链的上游环节。出版社与民营公司的"合作出版"是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书业发生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也是我国图书出版产业格局当中一对重要的"双边"关系。  相似文献   

5.
总结出版社十多年来改革的经验,大体可归纳为这样几种模式。一是简单承包式(或叫双效目标考核。下同)。即直接把图书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指标承包到编辑个人。二是方块承包式。即以编辑室为单位承包图书的两个效益。三是条条承包式。即以编辑室为龙头或重组编、印、发人员一条龙承包图书的两个效益。四是全员承包式。即以社为承包单位,各生产环节实行目标管理。五是集团承包式。即几个出版社联合成立出版集团,下设编、印、发、供等子公司,共同完成图书的生产流程和承包图书的两个效益。前两种改革模式,是让一个生产环节来承包图书最终产生的两个效益。实际上这是违背经济规律的。因为图书产品的生产以至变为商品,需要几个生产环节(或叫工序,  相似文献   

6.
当前出版发行界图书经营资金出现了空前的紧张状态,《中国图书商报》刊登了李薇薇同志“关于全国出版系统‘债务链’情况的调查报告”指出:出版业资金陷入了空前未有的困难。报告对整个出版系统——编、印、发、供四个环节的“债务链”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对“债务链”成因、问题的症结和解决的措施等,从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全程策划与现代编辑的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程策划是一种先进的经营思想和出版理念。它要求编辑把图书选题当作企业的项目来策划和经营,而不是停留在一个点子、设想的提出和书稿的组织这个层面上。从整体意义而言,出版的全程策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图书组、编、印、发各个环节策划的总和,它离不开图书生...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对图书出版业的冲击是全方位的,编、印、发各环节都经历着巨大的变革.读者需求的多样化与个性化,传播手段的多样化,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使图书出版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在网络环境下,图书出版业必须优先考虑三大应对策略:直销、按需出版和数字化.  相似文献   

9.
古洁 《出版参考》2007,(7S):23-23
在网络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对图书出版业的冲击是全方位的,编、印、发各环节都经历着巨大的变革。读者需求的多样化与个性化,传播手段的多样化,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使图书出版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在网络环境下,图书出版业必须优先考虑三大应对策略:直销、按需出版和数字化。  相似文献   

10.
系统论的观点认为:客观世界都是系统,一个企业是一个系统,一个部门是一个系统。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图书的出版,要经过编、印、发等环节,显然构成了一个出版系统。这就要用系统的理论和科学方法组织图书的生产,利用最佳捷径,获得最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几年  相似文献   

11.
按需出版,即POD,是“Publish On Demand”的缩写,它作为一种全新的出版方式,通过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数字印刷系统和网络系统,突破了传统模式的印数限制,重新组合出版流程中的编、印、发各个环节,特别适合于绝版图书再版、脱销书的加印、小批量图书翻印、小规模图书出版、电子图书的纸版供应、图书情报机构的文献传递等。按需出版强调了个性化需求的满足,但同时,它又与传统的图书出版形式不可分割。例如,出版物的组稿、审批、审校等流程,基本上与传统出版过程一致。因此,按需出版在中国当前的环境中,必须与出版社相结合才能得以生存…  相似文献   

12.
丁倩 《出版参考》2021,(9):57-59
品牌图书是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和实力通行证.打造品牌图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编、印、发等多个环节密切高效的配合,而编辑是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以"时光球原创少儿科幻小说"为例,阐述编辑对图书品牌打造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出版观念在悄悄地更新着──访爱书人俱乐部本刊记者提起图书出版业,人们立即想到了编辑、出版、发行(俗称编、印、发三大块)。这观念,很久很久,似乎已经陈旧了──因为,站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高度看,从出版社编书经由工厂印刷到书店发行这三道过程,并...  相似文献   

14.
一本图书从选题设计到进入市场要经过编辑、出版、发行过程。这三个环节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有一个系统人员来负责设计、开发与监测。随着出版技术的现代化,编辑、出版、发行过程愈来愈相互渗透,图书出版过程的系统化特征更为明显。图书编辑在图书出版的系统工程中应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实践证明编辑在整个图书出版过程中应起主导作用。所谓主导作用,它主要表现在选题策划、选择作者、组织与管理、加工与监测、反馈与修正五个方面。1.选题策划选题策划在图书出版过程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它是整个出版过程的龙头、灵魂,是贯…  相似文献   

15.
一、校对与编后印前质量保障环节   在传统的图书出版过程中,介于书稿的编辑加工之后和图书印刷之前这个阶段,有排版和校对活动。校对之所以需要,因为它在书稿转换成印刷书籍阶段中,处于最后一个保障着图书内容和编排形式质量的环节,这个环节我们称之为“编后印前质量保障环节”。   校对是在近代铅活字排版和机器印刷的条件下,为了适应图书出版生产力的发展,从编辑活动中分离出来的。校对从编辑活动中这种分离,对图书出版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今天这种作用仍然是巨大的。校对活动是对照原稿在校样上进行以“校异同…  相似文献   

16.
按需出版作为一种全新的出版方式,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得到迅速发展。通过先进的数据库排版处理技术、数码印刷系统和网络系统,突破了传统模式的印量限制,重新组合出版流程中的编、印、发各个环节,特别适合断版图书、短版图书和具有较强个性化特点图书的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7.
在出版社内部,提出和实行编、印、发“一条龙”,是出版体制改革初始阶段的一种尝试,本意是为了促进出版繁荣,动机应予以肯定。然而不可否认,这条“龙”出生那一天就有先天的欠缺。因为它是出版社实行承包的直接产物,你要我承包利润指标,我就要编印发权利,“一条龙”就是在这种前提下应运而生。承包首先着眼的是图书的经济效益,这就与社会要求把图书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存在着尖  相似文献   

18.
山东出版集团是全国最大的出版集团之一,现有140多家企事业法人单位,共有职工16000多人。涉及图书的编辑、印刷、发行、物资供应、科研教育等出版产业链的全部环节,年出书3000多种,销售收入60多亿元。从最初的简单单机应用到目前的Internet应用,山东出版集团的信息化历程已近20年。多年的建设积累了“众多”的资源,这里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从编、印、发、供、贸各个环节来看,每个环节基本上都存在着各类应用系统,主要有出版业务管理系统、印刷厂生产管理系统、教材征订及图书发行系统、出版纸张管理系统等,同时也具备了简单…  相似文献   

19.
出版技术编辑工作是图书生产流程中的重要环节。一本好的图书的出版,不仅有赖于编辑对选题的成功策划,也需要出版部门专业人员的精心设计和合理安排,即对材料的选用,成本的控制,生产工艺流程的熟练掌握等。毋庸置疑,成功的出版业绩应是编、印、发互动的结果。其中,印刷出版是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大多数出版企业选择了"出版流程管理系统"作为构筑出版信息化平台的基础,虽有诸如"出版流程管理系统"、"出版信息管理系统"、"出版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生产流程管理系统"等不同的称谓,其实际包含的管理内容也有一定差别,但系统的中心内容均是将出版管理思想与IT技术融合,应用流程管理方法和手段,建立以出版社业务为主线的管理平台.此类系统一定涵盖了出版社图书编、印、发等各重要生产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