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笔者:您是怎么想到在口腔科搞发明?陆金泉:我的发明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1997年12月10日,全国劳动模范、上海发明协会副会长包起帆到来我这装烤瓷牙,我们互相交流,他的发明创  相似文献   

2.
大江东去,一去不复回:大雁南飞,年年应时归.正是1984年秋,《发明与创新》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应运而生。创刊伊始,杂志社便确定了办刊宗旨:弘扬发明创新精神、普及发明创新知识、宣传发明创新人物.推介发明创新成果。求新求变,是我们播种的信念:勤奋踏实,是我们工作的格言。  相似文献   

3.
《科学生活》2010,(6):56-59
美国《时代》杂志评选出2009年"50项最佳发明",美国新一代载人火箭"战神"荣登榜首,被评为2009年最佳发明。下面介绍其中30项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发明。  相似文献   

4.
《世界发明》2007,(1):18-24
2006年,科技与创意再一次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生活脉动。2006年11月6日,美国《时代》杂志评选出本年度最佳发明,为数百万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娱乐、学习、休闲新方式的视频文件交换网站YouTube当选年度最佳发明的"状元"。此外,1加仑天然气能跑3145英里的超低能耗车、不沾水的纳米雨伞等38件优秀发明分别入选运输、家庭、食品与烹饪等等九大类年度最佳发明之列。虽然这其中有些发明对于我们目前的生活来说,或许还是遥远的梦想,但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们的生活会因为这些发明增添更为靓丽的色彩——  相似文献   

5.
今年10月,是《发明与革新》出刊100期暨创刊10周年,我们怀着无比喜悦和激动的心情,向一直关心、爱护、支持本刊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和为本刊撰稿的作者及广大读者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因为没有你们的支持,就没有本刊今日的辉煌。 《发明与革新》创办于1984年秋,1985年7月,中国发明协会选定为会刊。10年来,在中国发明协会和地方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本刊顾问和编委会的具体指导下,我们始终不渝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弘扬创新精神,普及发明知识,传播发明信息,促进经济振兴”的办刊宗旨和正确的舆论导向,竭诚为发明家、企业家和广大发明爱好者服务。在宣传我国的科技政策,介绍发明者开拓创新的业绩,普及发明创造知识,报道国内外最新发明信息,维护发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发明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等方面都做了大量舆论工作,累计发表各类文稿3600余篇约800万字,宣传发明革新人物和发明企业家600余人,介绍新发明新产品新设想5500项,为宣传我国发明事业,推动我国群众性发明、革新与合理化建议活动的深入开展和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0年的辛勤耕耘,使本刊从内容到形  相似文献   

6.
编读往来     
《世界发明》2003,26(10):45-45
亲爱的读者朋友: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你们伴随着《世界发明》走过了25个春秋。25年来,虽然编辑部的工作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我们为读者朋友服务的宗旨没有变。是你们给了我们办刊的热情;是你们给了我们办刊的信心;是你们给了我们办刊的智慧;是你们给了我们办好《世界发明》杂志不竭的动力!在此,我们向你们——《世界发明》忠实的读者和亲密的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7.
我们根据《世界100科学家排行榜》①、《中国———发明之国》②、《世界发明·发现大典》③、《古今中外三百名人》④、《中华之光》⑤、《20世纪最伟大工程技术成就》⑥、《20世纪我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⑦等七部书的记载,按年代顺序选编了“世界科技史上的100项重要发明”,制成下表。世界科技史上的100项重要发明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序号发明年代国家或地域发明者发明名称评价或影响1785年1793年1807年1821年1829年1837年1839年1840年1846…  相似文献   

8.
科技发明给我们带来日新月异的感觉,天天变着花样挑动我们的神经。环顾2006年度的发明,我们依据"环保、节能"的标准,评选出2006年度十大发明。至于"谷歌实景地图"虽然并非环保发明,但它是今年最酷的发明,所以也一并介绍给读者。  相似文献   

9.
<正>发明家们提出新点子时总是坚信,人们为了节约时间、金钱或其他好处,总有一天会发现它们的价值。美国的专利系统为新的发明提供法律保护,使它们免于市场竞争的恶果。如果一个发明十分成功且持有者愿意,发明者们就能从自己的创意中获益。自从1790年第一个专利被批准以来,这个系统已经大大促进了美国的发展。然而在已有的近九百万个发明中,大部分的发明都有一些致命的错误,在某些方面不切实际,或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有用。就让我们看一看来自1865年的一些空想发明。  相似文献   

10.
每年的10月,是科学收获的季节。 一百多年来,在我们在这个季节收获了许许多多影响我们整个人类发展的科学发现与发明。从X射线到今天的核磁共振,这些发明为人类的福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我们今天的现代生活,或多或少都是靠这些发现发明所赐。  相似文献   

11.
数数,是绝大多数人都会做的一件事,但是我们是如何掌握这种能力的,到现在为止,还无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要知道,数字的发明只能追溯到四五千年以前,这意味着人类不可能是从有了数字才开始懂得数学的,因为这点时间根本不够我们的大脑进化出来一个特殊的区域专门用来学习数学。也就是说,早在数字发明之前,人类就已经掌握了数学这种文化发明了。  相似文献   

12.
1998年—2003年,中国在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方面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多,但是中国科技大奖的发明一等奖连续六年空缺,说明了什么?有人认为:“说明了我们这六年来都没有出现有说服力、有国际竞争力的发明。”作者认为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  相似文献   

13.
二、产物学方面的分类这里所说的发明主要是相对于发明产物而言的。发明产物的不同存在形式和特征,是此方面分类的根本依据。(一)根据人类所利用客观规律的内容不同,我们可以将发明分为自然科学发明与社会科学发明。客观规律主要是由自然运动规律和社会运动规律构成。由人类对具体自然运动规律的能动利用而产生的发明,我们称为自然科学发明。自然科学发明可具体分为物理类发明、化学类发明、生物学类发明和数学类发明。由人类对具体物理运动规律的能动利用而形成的发明称为物理性发明,主要包括:机械力学类发明,如杠杆、滑轮、舟船等;热学类…  相似文献   

14.
我们常说,发明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发明家。但是,不是每个发明都有市场。由于有的发明家固有的性格和天性,注定他们的市场意识不会很强,搞出来的发明往往脱离现实,终最还是束之高阁。比如,大家一起讨论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时,往往都是发明的启蒙,但不要把这些特殊性方法当成一项发明而整日盲目追求。  相似文献   

15.
时代呼唤发明企业家本刊评论员一批致力于发明产业化的优秀发明企业家,5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嘉奖。这是我国发明界和企业界的一件喜事。我们向荣获首届全国优秀发明企业家称号的杰出代表表示热烈祝贺和敬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评选优秀发明企业...  相似文献   

16.
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隆重的颁奖会,表彰“聂荣臻发明创新奖”获得者,并以此纪念聂荣臻同志诞辰100周年。此时此刻,我们更加怀念中国发明协会原名誉会长聂荣臻同志。聂荣臻同志是我们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又是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奠基人。他不仅在我党、我军的建设和发展中建立了丰功伟绩,而且为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尤其是国防科技事业作出了功垂千古的杰出贡献。聂荣臻同志十分关心我国的群众性发明创造活动。早在1985年中国发明协会成立时,聂荣…  相似文献   

17.
从法律权益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的发明可以概括地分为专利性发明和非专利性发明。一、专利性发明专利性发明,是指那些可以作为产品进行工业制造或可以作为工艺手段及技术手段直接应用于工业制造领域中进行产品生产的,并符合国家专利法的相关规定,由此能够取得国家专利审查机关的认可而获得国家专利权的发明。例如,电灯的发明,电话的发明,塑料的发明,硫化橡胶的制造方法的发明等,皆属于专利性发明。我们通常所说的发明,主要指的就是这种狭义的专利性发明。我们将专利性发明的这种可以作为工业产品进行工业制造的及作为工艺手段或技术手段直接应…  相似文献   

18.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美国是发明家的摇篮。美国人的实用主义和敢想敢干的精神似乎注定了发明要在这个年轻的国度遍地开花。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名字有:发明电灯、留声机的爱迪生,发明电话的贝尔,发明交流电的特斯拉,  相似文献   

19.
读编对对碰     
正编辑部的叔叔阿姨们:你们好!自从2011年订阅了《发明与创新》后,我们的写作水平提高了不少。同学们都说《发明与创新》杂志太好看了,有的说喜欢看"科学大爆炸",有的说喜欢看"创新大擂台"……现在我们班有些同学还订阅了《全国优秀作文》,不过我始终坚持订阅《发明与创新》,因为从杂志中我学  相似文献   

20.
向动物学习     
正动物不仅是我们的好朋友,还是我们的老师呢,人类很多发明,就是从动物老师那里学来的。今后,我们更要向动物老师好好学习,模仿或复制它们身上的优点,做出更多更实用的发明作品。借鉴特殊技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曾和英法联军在比利时的伊泊尔地区展开激战,双方对峙半年之久。1915年,德军为了打破长期僵持的局面,用氯气攻击对方,结果使5万英法联军士兵中毒死亡,战场上大量的野生动物也未曾幸免,相继中毒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